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4-03-30 23:11:41 | 利好高考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43010533隶属于:教育部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3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入围人数为725人。


注意:这个数字会根据招生计划和报名情况而变化,建议参考官方发布的信息。


浙大强基计划2022入围名单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强基计划在本科阶段主要在基础学科招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此外,部分学校还开放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医学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如下:

常健斐、陈佳豪、车诗霖、陈清瑶、董银、房重一、葛进、郭威德、郭小妹、黄依婷、李进鹏、李青、李文浩等。

学校简介:

中南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

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317.0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9.52万平方米;设有30个二级学院,开设103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1781人,其中本科生34906人、研究生24373人、国际学生2362人、预科生140人。

中南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在国家高等学校重新布局结构调整中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其最早溯源至分别于1903年和1914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和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湖南近代实业家梁焕奎认为,矿产资源是向国家输送膏血的,道路是国家的筋脉,这两项要务不抓住,国家就会因此困顿。而国家主权被侵夺、财富被掌控,国内人才不济被推为祸患之首。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2023

2023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是631分。

据统计,2022年中南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在全国各省基本保持在540分以上。所谓入围分,即是指除高考成绩外还要加上数学单科成绩乘以0.2,因此要报考中南大学强基计划的同学需要格外注意了。 利好高考网

中南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111计划”、“强基计划”。

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划线高校、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本博连读)的五所大学之一。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317.0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9.52万平方米;设有30个二级学院,开设103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1781人,其中本科生34906人、研究生24373人、国际学生2362人、预科生140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数618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6人。

“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204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8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利好高考网。
与“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入围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603分;物理学591分。 对于第一类考生,在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达到生源所在省公布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下同)上理科110分(含)、文科50分(含)、综合改革60分(含)的基础上。 依据高考成绩,原则上按照不超过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四倍确定各省入围我校

2024-03-28 08:22:45
上交强基计划人数湖南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上交强基计划人数湖南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3强基计划报名人数 据网络统计,今年39所强基高校总报名人次约88万人次。 一、强基计划是什么 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我部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

2024-03-24 19:35:02
上海强基计划入围人数 同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上海强基计划入围人数 同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实施三年(2020年-2022年)共招生1.8万人次。但因强基计划招录人数并未做官方统一公布。 强基计划作为高考特招的主要途径之一,增加了考生进入名校的录取成功率,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强基计划作为高考特招的主要途径之一,增加了考生进入名校的录取成功率,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强基计划的39所学校均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大学,对于想要上名校并且已经提前规划的学生来说,报

2024-03-27 02:15:02
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浙江大学强基计划2023招生人数
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浙江大学强基计划2023招生人数

选清北复交浙大强基计划中的基础学科专业好还是选央财类金融专业好? 这个,要看考生个人的发展意向。 整体上说,这一次强基计划对专业限定范围比较严,仅限于数学、理化生、文史哲、基础医学等基础性专业。如果个人专业兴趣或擅长不在这些方面,尤其对财经类兴趣浓厚的话,是不建议考虑该计划招生的。事实上,强基计划与2009年启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即珠峰计划非常相似,不知道目前有关部门对珠峰计

2024-03-15 04:53:07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同比上涨4.6% 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 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

2024-03-23 02:24:55
清华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清华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录取名单:蔡一在,胡鸣镝,甄林睿来自浙江省温州中学;陈俭德,王麒诺来自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陈一,蒋弘杰,陆金浩来自余杭区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

2024-03-27 12:55:24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03-14 14:02:03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招生人数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03-30 1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