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6 09:59:00 | 利好高考网
关于山东云平台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填写如下:
1、认清概念
首先我们要认清:综合素质评价与综合评价招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综合素质评价
山东省实行新高考改革后,确立了“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两依据”是指语数外统一高考的成绩450分+三门等级性考试各100分,共750分;综合素质评价是重要参考。(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时的社会实践有些类似,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份报告档案,会记录考生参加的活动及获得的奖励等等,只是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
综合评价: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一种方式,实行多年。2021年共有18所高校在山东省实行综合评价招生,一个是档案,一个是招生方式,截然不同!
3、在强基计划中的作用
强基计划相关政策文件中提到: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从2021年情况来看,综合素质评价主要用于强基计划校测的面试环节,作为参考材料使用。
4、对综合评价的作用
山东省综合评价报名时,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根据考生报名情况,向高校提交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同时,该档案在综合评价校测面试环节作为学校考核的重要参考。
扩展资料:
山东省综合评价报名时,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根据考生报名情况,向高校提交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同时,该档案在综合评价校测面试环节作为学校考核的重要参考。
中考的折分具体计算方法为:先将选考的三门科目原始分数由高到低排序,然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成最后的中考得分。所以三科折算后的实际满分为100分、80分、60分。下面举例子来帮助理解:
1、实考90、80、70,实得:90分ⅹ100%+80分ⅹ80%+70分ⅹ60%=196分
2、实考90、70、60,实得:90分ⅹ100%+70分ⅹ80%+60分ⅹ60%=182分
如果不乘系数的话相差20分,现在相差14分。
扩展资料:
必考科目的分数计算方式
三门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满分都是100分。语文与数学的分数直接按照卷面分来计算,英语的成绩分为笔试分数与听说考试分数两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考试成绩,与统考笔试分离,学生有两次听说考试的机会,选取其中的最高分作为中考英语听说考试成绩。体育满分40分,分为30分现场考试与10分过程性考核。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满分多少分的相关内容。
从2019年北京中考起,综合素质评价跃入人们的视线。综合素质评价开始在中考升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对于中考影响
综合素质评价满分162分,影响校额到校录取。
1、有校额到校资格的考生才需要考虑综合素质评价校额到校资格:有北京中考升学资格、同一所学校连续三年学籍、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填报校额到校批次志愿。这里的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是指,文化课成绩+体育成绩,也就是你中考查分页面最终显示的成绩
2、综合素质评价影响校额到校录取有了上面的校额到校资格后,在校额到校录取的时候,会按照“文化课成绩*70%+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体育成绩”的公式,将考生的成绩从高到低排列,进行录取。
举例说明:
在同一所初中校内:A考生有校额到校资格,中考成绩为528分,其中文化课考了490分,体育成绩考了38分。同时,A考生当年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为161分,那么A考生填报校额到校批次志愿后,录取时,其成绩按上面的公示计算就是“490*70%+161+38=542分”B考生有校额到校资格,中考成绩为528分,其中文化课成绩考了488分,体育成绩考了40分。同时,B考生当年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为162分,那么B考生填报校额到校批次志愿后,录取时,其成绩按上面的公式计算就是“488*70%+162+40=543.6分”,四舍五入后B考生成绩为544分。最终校额到校批次在录取时,先录取B考生的志愿,再录取A考生的志愿。
说明:提醒广大考生,我们常说校额到校是通过校内竞争进入优质高中的重要升学途径,考生除了要关注自己的校排名,还得关注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毕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的高低也会影响校额到校的录取。在上面列举的A、B考生的案例中,我们发现,虽然A考生和B考生的中考成绩相同,但由于文化课成绩和体育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不同,在校额到校录取的时候,其最终的分数是有所差距的,所以有校额到校资格的考生要关注这些成绩和数据。
3、综合素质评价不影响统招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只影响校额到校的录取,不影响统招、市级统筹和提前批次的录取。没有校额到校资格的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目前对大家没影响,不必做过多关注。
初中生综评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四项: 利好高考网
“基本信息和自我介绍”、“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自己填写:自我介绍,典型事迹
学校填入社会实践成绩,基础学科分数和评定
市区级奖项自动生成
学生需要做哪些工作
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和学生都要进行录入,其中初中学生必填项为3项
1、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中的自我介绍
2、共青团和少先队等德育活动
3、探究学习(科学实验或社会考察)报告或创新作品说明。(二选一)
一般会在初三中考前完成。
学生和学校全部填完之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而这个报告就是提交给目标高中打分的“试卷”。
如何得高分
在讨论得高分之前,我们首先要保证“基础分”,面子上的工程一定要做。不能有明显的漏洞。
其次追求一些硬实力得分,比如:青创大赛、赛复杯、明日科技之星、DI等等。
一定要看清活动举办单位,保证活动的“效力”。
以上就是中考的折分是怎么折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成都中考的折合分数怎么算? 升学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总分为710分; 道德与法治 、历史、生物、地理升学成绩每科总分按20分计算。 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满分各150分;物理100分(含实验操作考试15分);化学100分(含实验操作考试15分),体育与健康60分(含体育素质综合评价考核10分)。生物(含实验操作考试15分)、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满分各100分。 升学成绩以分
中考折算分数怎么算? 中考分数计算方法如下: 先将选考的三门科目原始分数由高到低排序,然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成最后的得分。按比重折合之后的分数,就是最后的分数。中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单科单卷卷面总分为120分;理科综合卷面总分为130分;文科综合卷面总分为130分。 中考成绩折算分数是对参加高考的考生中考成绩进行换算的一个指标。折算分数是参考各科成绩在全
各位中考完的学长学姐们,中考是按照折合分还是总分呢?如果是折合分,折合后的总分是多少? 各位中考完的学长学姐们,中考是按照折合分还是总分呢?如果是折合分,折合后的总分是多少? 各位中考完的学长学姐们,中考是按照折合分还是总分呢?如果是折合分,折合后的总分是多少?数学语文英语各120分, 物理政治各50分,政治开卷 化学历史各40分, 生物地理各30分,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满分各10
2022高考准考证可以折叠么折叠了怎么办 可以折叠。只要保证准考证不要破损,不涂画,条形码上不要有折痕即可,但是尽量能不折叠就不折叠,因为需要要清晰能看清上面的照片,文字。准考证是在网上报名成功,通过系统审核通过之后便可以自行打印,它是作为是否能参加考试的凭证,打印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打印。 2022高考准考证注意事项 1、凭本准考证和身份证(军人身份证)参加考试,缺一不可。
成绩与绩点的换算? 分数成绩和绩点数的换算如下: 90-100分=4.0;85-89分=3.7;82-84分=3.3;78-81分=3.0;75-77分=2.7;72-74分=2.3;68-71分=2.0;64-67分=1.5;60-63分=1.0;60以下=0。大学补考后分数记为60分,绩点则是60分对应的绩点。1.绩点是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国内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计算方法是:绩点=分
折算成百分制的成绩如何折算? 就是把总成绩按一百分算能得多少分。 “百分制”是考试成绩以100分为满分的计分方法。折百分制就是把非百分制的成绩折合成百分制的成绩。 例如语文卷面满分为150分,成绩为120分,折成百分制120÷150*100=80;数学满分120分,考了104分,折百分制为105÷120*100=87.5。 扩展资料 成绩等级 5个等级的情况:90分以上算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2019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2019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招生章程已经公布,我校于2019年3月14日-22日开展对“普高生”和“三校生”相应考核科目的测试。(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2019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确保我校2019年分类考试招生
新高考分数怎么折算? 新高考分数折算方式主要涉及到等级赋分和选择性考试成绩的折算。具体折算方式因地区和考试科目而异,但一般都会按照一定比例将考生的成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赋分制度进行分数转换。 对于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高考科目,一般采用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而对于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以及其余四选二的科目,则是采用选择性考试的模式,根据排名等第进行折算后再计入高考总分。具体的折算方
2024-04-03 06:38:50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5 14:56:22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