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9 23:11:05 | 利好高考网
填写成绩信息:需要填写的成绩可能包括各学期期末成绩(部分高校要求有单科排名)、英语及选考科目首考成绩、部分高校需要高三最近三次模拟考成绩。
2022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步骤
【1】登录:阳光高考网,点击右侧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进入,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2】注册:首次登陆需要注册学信网账号,注册必须实名,请留家长的常用电话,注册后登陆,并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3】填写基本信息:根据左侧列表提示,逐项完成基本信息填写,可能存疑的内容有:
● 考生类型:城市应届、农村应届、城市往届、农村往届四个选项,根据个人情况填写农村应届或农村往届;
● 学科类型:江苏省的考生都是“综合课改”
● 照片电子稿:班主任有毕业证一寸照电子稿,也可以利用“教育考试网”中的“高考报名信息”中的照片。
● 中学信息:(举例)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江苏清江中学
● 联系电话:咨询班主任
●户籍信息务必与户口本一致,初审结束后会到当地派出所进行户籍审核。
【4】填写成绩信息:需要填写的成绩可能包括各学期期末成绩(部分高校要求有单科排名)、英语及选考科目首考成绩、部分高校需要高三最近三次模拟考成绩。关于成绩填写需要关注如下内容:
● 请如实填写各项成绩,由于伪造成绩造成的后果自负;
● 部分高校要求提交成绩单,可根据学校教务处提供的成绩单模板,如实填写个人成绩,并加盖学校公章;
● 成绩来源:教务处已将历次期末考试成绩及最近联考成绩发给班主任,可以到各班班主任处查询;
● 填写单科排名时,高一两次期末考试总人数填写全年级人数,高二后按分科人数填写总人数;
● 没有开设考试无成绩的科目需要填“无”;
【5】填写综合信息:社会实践活动与获奖记录,此处均需要证明材料(荣誉证书之类)
【6】志愿填报:完成上述信息填报后,点击“志愿管理”进入下列界面,选择目标高校进行志愿填报。
● 进入高校志愿填报后显示该高校“志愿填报说明”,请仔细阅读;选择专业时,部分高校只能选专业大类,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根据具体招生计划进行填报;在“是否服从调剂”处,有的高校是默认“是”或者“否”的选项的,请注意查看。
●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确认成功”。
【7】下载申请表: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要本人签字,中学校长签字、盖章。
【8】材料上传:根据各高校要求上传所需的材料扫描件,如拍照上传,照片要端正、清晰;
● 上传后点击“完成上传”按钮才能保存成功。上传成功后,等待高校审核,在高校报名时间内,考生可以重新上传申请表。
● 在报名时期间,志愿填报完成提交后如需要修改,可撤销该志愿,重新填报。
【9】录取工作:
● 初审:审核通过,名单公示,结果可以登录系统查询;
● 部分高校需要组织校测,根据校测结果适当降分录取,请关注各校招生章程;
● 志愿填报:如“高校专项计划”已被录取,将不再参与后续投档,若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的志愿填报与投档
专项计划招生限制条件如下:
1、面向区域为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
2、农村学生,要求勤奋好学、成绩优良。
3、符合本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4、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5、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实施专项计划招生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发展,明确要求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加大高校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力度。实施专项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阶段扶贫宏观战略部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客观需要。
专项招生计划填报志愿:
专项招生计划与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在陕招生计划同时公布,考生可通过“招生考试特刊”或招生计划汇编查阅。其中本科在提前批本科与一批本科之间单设批次,专科在三批本科之后高职(专科)之前单设批次。
经县(区)公示合格的考生,可在网上相应的“单设批次”栏目填报志愿。本科填报时间与提前批次相同,专科填报时间与三批本科相同。采取梯度志愿模式,考生可选报三所院校,每所院校可报四个专业,同时设有“愿否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目供考生选择。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什么是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适合哪些人的相关内容。
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高校覆盖了包含北大、清华在内的全国90多所双一流高校。因此,对于广大综合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且又符合相关基础条件的农村考生来说,高校专项计划是不可错过的一个升学机会。
是高校自主选拔类招生政策的一种,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故也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也是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重要渠道之一。
1、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
2、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
3、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入选高校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均须参加高考,单报志愿,依据考生高考成绩和填报志愿进行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志愿填报方式、填报时间等以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为准。
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以上条件考生必须全部满足,高校若有其他条件,以最终公布的简章为准。农村专项对考生的户籍有严格限制,必须是国家规定的实施区域类的农村籍考生,实施区域由相关省(区、市)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利好高考网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整理的高校专项计划报名要求是什么?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国家专项服从调剂的专业范围 国家专项服从调剂的专业范围如下: 国家专项服从调剂的专业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家专项服从调剂的专业范围。 医学类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等,这些专业是满足国家医疗卫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专业。 工程类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这些专业是满足国家信
云南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条件要求 (一)国家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1.考生本人具有我省88个贫困县连续三年以上户籍(于2020年9月1日以前转入),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2.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迪庆州考生应具有迪庆州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二)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1.考生本人具有我省实施区域共100个县中的农村区域连续三年以上农村户
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时间 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时间4月25日前。 高校专项计划,又叫做“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条件 2024年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条件如下: 想要报考2024年的农村专项计划,考生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核心条件: 1、户籍要求:考生必须是本省农村户籍,并且在实施区域内拥有连续3年以上的户籍。同时,其父亲、母亲或法定监护人也需要具备当地的户籍。 2、学籍与实际就读: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县的高中连续就读3年,并且实际上是在该校就读,确保有真实的学籍记录。 3、高考报名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能不能家长代写 高校专项计划 考生登记表可以由家长代写。 高校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是网上填写的,所以只要登记表信息正确,可以由家长代写。 2022年参加高校专项计划需要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符合2022年 统一高考 报名条件;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高校专
云南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条件要求 (一)国家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1.考生本人具有我省88个贫困县连续三年以上户籍(于2020年9月1日以前转入),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2.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迪庆州考生应具有迪庆州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二)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1.考生本人具有我省实施区域共100个县中的农村区域连续三年以上农村户
高校专项计划有院校要求吗? 每个高校要求不一致,大部分院校可同时填报3所以上,仅有8所高校限制2所及以下。甚至有9所可以同时填报9所高校,可以说几乎不存在院校限制,一个学校可以填报专业的数量也有一定限制。 高校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专项计划考生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各省,区,市负责组织。各省,区,市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公安户籍系统,中小学生学籍系统和高考报名系统信息,细化资格审
2023年河南地方专项计划报名时间 2023年河南地方专项计划报名时间为6月30日8:00—7月2日18:00。 河南地方专项计划是针对特定群体的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旨在给予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更多的就学机会。2023年的报名时间从6月30日8:00开始,到7月2日18:00结束。这三天的报名时间为考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提交申请,并确保公平透明的招生过程。 在报名开始前,考生需要提前做
2024-04-03 06:38:50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5 14:56:22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