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2 09:51:37 | 利好高考网
高考物化地组合好。
化学地理物理是一个有浓重理科属性的组合,化学和物品再六门科目中难度比较大,但是地理的话并没有太过分的文理属性,而且物化地对于专业的可选择范围性很广,再全新的高考模式下,很多学校已经在专业上录取。并且对选科目也有要求,选择物理和化学之后能选择多种理工类专业。
而且这个组合的学习难度并不简单,再难度上和传统的理科组合差不多,这个组合选择的人数也是很多的,并且这个组合的学霸非常多,所以竞争比较激烈。
化学地理物理选科组合的优势
1、化学地理物理可报专业覆盖率高
物化地是理科偏思考的组合,选择这种组合的都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由于选择了物理和化学,因此可以保证可报专业覆盖率,除了部分限制必选历史科目外,该组合可以报考理学专业、工学专业、经济学专业以及部分文学专业。
2、化学地理物理学科关联性高
物理化学和地理都是需要多理解的科目,地理科目的研究学习离不开物理基础,而化学和物理之间也是相关联的,这3门学科和数学中大部分理科思维、计算公式等都是互通的,这三门学科的学习关联度非常高。
3、化学地理物理等级赋分会更高
对于一些成绩优异但却不是顶尖的考生来说,可以通过这个组合来提升自己的排名,可以避免与选择“物化生”的顶尖学霸正面竞争。排名提升后,等级赋分可以获得更好成绩,高考总成绩也会有所提高。
4、化学地理物理学科之间可以相互调剂
物理和化学想要拿高分,就是多刷题,见证更多的题型和出题方式,但是地理的知识点都是固定的,只要理解到位,大多数题目都是可以拿下的,因此这个组合学科之间可以相互调剂,同学们也不再是枯燥无聊得刷题。
新高考物理+化学+地理选科赋分有优势:这种选择,物理化学地理整体都偏于计算,对于喜欢计算的同学而言,这个选择是非常好的。很好地规避了,需要记忆性的一些学科。只要做题训练的好,这三科拿高分还是没有问题的。就业面也不会太窄,所以这将成为喜欢计算的同学,最佳的选择。 新高考怎么选科赋分最有优势 物理+化学+生物选科赋分有优势:对于就业面而言,选了物理,那么你的就业面相对而言会广一点,所以后面两门,对于就业而言你可以稍微少考虑一些。 历史+化学+生物选科赋分有优势:历史能够和物理排在一起,说明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更多的原因是,有些同学害怕物理,觉得物理很难,从而选择历史。但相对而言,他又比较想读理科,就业面也不是太窄,因为只有历史,一门是文科,其他两门,还是理科。这种对于,想读理科,就业面广,但是又不想学习物理,同学是非常好的选择。 物理+化学+地理选科赋分有优势:这种选择,物理化学地理整体都偏于计算,对于喜欢计算的同学而言,这个选择是非常好的。很好地规避了,需要记忆性的一些学科。只要做题训练的好,这三科拿高分还是没有问题的。就业面也不会太窄,所以这将成为喜欢计算的同学,最佳的选择。 新高考选科有什么方法 在我国有各种各样的行业,而每个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学生们可以让自己在高中时期就为自己未来的方向做好准备,这样就可以在大学进入专业学习会更加容易,无论选择哪个学科,都是要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当然,选科选什么样的学科最有发言权的肯定是学生本人,而且学生一定要对自己有明确的规划,了解清楚自己究竟未来想要从事哪个方向。毕竟无论选择哪一个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都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学生也应该真正热爱这门学科,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而学生们应该保持一个观点,就是选科无论选择文科类的科目,还是理科类的科目,都是有一定发展前途的,最后主要是看自己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有一部分家长认为选择理科可以更好的找到高薪的职位,所以在选科的时候,大部分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孩子选择理科学习,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办法真正把理科内容学习明白。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改革赋分政策的利与弊?的相关内容。
四川新高考等级赋分制是指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个科目设立等级性考试,规则如下:
赋分规则: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采用赋分制,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物理类/历史类)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
排序中,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共A、B、C、D、E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2%。
等级分的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从A至E每个等级按照1分1档的分数间隔对各个等级进行连续赋分,各个等级的等级分赋分区间在17到10分不等。
实行等级赋分制的原因:
等级赋分制是为了解决以上弊端而生的。它有效克服了由于考生群体不同、试卷难度不同,通过规则换算成等级分,以名次为标准,让不同科目具有可比性。不再以分数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单科成绩在总排名中的名次为标准。
高考新政策之等级赋分制的利弊:
优势:
1、首先高考改革之后,学生选科有多种组合,因试卷难度不同,考试内容不同,原始分不能相加,就像不同币种的货币不能相加一样。赋分后不同科的成绩可以比较,也可以相加了。
2、赋分制更直观,如果两次考试的难度不同,单看分数会没有办法比较,但是用赋分制就能够比较好的体现学生的排名和水平高低了。
弊端:
1、学生进行功利性选择,“弃物理”现象容易出现。
2、赋分制后,高分段考生赋分分数可能远低于原始分。低分段考生赋分分数可能远高于原始分。
3、考生分数差可能缩减或拉大。
高考不分文的优势:
1、极大地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
2、高考改革推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改革,促进学生们从小全面发展。
3、以兴趣为引导,利于人才的成长培养,也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促进教育公平等等。 利好高考网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物化政高考最高分 物化政总分500分。根据查询飞将高考显示。 1、山东物化政分数线500分。山东省高考统计数据得知,2022年高考分数线普通类一段437分,普通类二段150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13分,物化政500分,650分以上的人群有1258人。 2、以上就是新高考物化政考分数线,山东物化政分数线相关内容。 山东高考物化政组合难吗? 个人觉得物化政比较难,原因如下: 虽然和物
各个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前三的专业和就业率) 浙江大学:心理学(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环境科学与工程(2),园艺学(1),农业资源利用(2),植物保护(2),畜牧学(2),农林经济管理(1)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1),材料科学与工程(2),冶金工程(1),矿业工程(3)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2),艺术学(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1),心
物生地组合吃亏吗 从学习难度上来看,“物生地”组合的学习难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选择热度来看,“物生地”并不是热度最低的,但为何不建议选“物生地”,不同年龄老师有不同的解释。 年轻老师这样说:在改革下物生地,可选专业缩减了很多,虽然它学习难度小,但是因为再选科目是要赋分的,所以最终的高考成绩不见得比选择学习难度大的组合更占优势。 工作了15年的老师这样说:还给我选物生地,说了几遍了,
物理化学地理组合优势容易赋分吗 物理、化学、地理的学科选择方式,专业报考率是最高的,选择范围是最广的,专业稀缺未来就业也好,竞争相对来说却还是不大的,还有利于未来的考研、保研。如果偏向于理工类,并且学习成绩较好非常适合报这种组合。 选择物理化学地理优势 选择范围最大 物理、化学、地理这三个组合,以物理作为指导,加上化学和地理可以报考99.4%以上的专业。对于报志愿来说,限制较
2022政治化学生物选科组合能报什么专业?化学生物政治组合好不好? 新高考政策的广泛实行使得考生在选择高考科目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当然这也给很多学生造成了困难,许多学生在选课时存在着盲目的问题。小编认为高考选择哪些科目应该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未来规划,比如大学想要报考什么专业。小编认为在选科时既要选择文科科目,也要选择理科科目,比如政治、化学和生物这个组合就是比较不错的,在大学时能够选择的专业面
高考物理地理历史怎么组合报志愿好? 物理政治地理可选专业 1、物理可报考专业 物理被称为理工学科的基础,该学科能报考90%以上的专业,包括地球物理学、机械类、信息电子科学类、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电子科学类等专业。 2、政治可报考专业 政治课报考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等专业。 3、地理可报考专业 地理学科专业覆盖率稍微要低一些,可报考专业有
物化政组合赋分有优势吗? 物化政组合赋分有优势,选择了物理和化学,就不用担心专业选择了,因为几乎所有的理工科专业,都要求必选物理,必选物理和化学或者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选一。 而文史类专业,多数都不限制选课,当然,选择这个组合,报文史类的专业的可能性很小,所有基本上所有专业都是可以选择的。 政治学科的特点就是好学难高,考分容易,考高分难,所以即便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很难保证政治学科学得
大学物理系排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是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基地。 目前物理系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生专业和凝聚态物理、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4个博士点,其中凝聚态物理、光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工科大佬清华大学,排名第三。 清华的老物理基础1953年调整到北大,目前清华物理系的
2024-03-24 06:26:07
2023-12-18 23:55:29
2024-03-17 01:38:09
2024-03-22 00:51:15
2024-03-18 15:39:14
2024-03-07 17: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