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0 20:40:13 | 利好高考网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法治建设、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专业及招生计划
我校202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方式分为推荐免试和普通招考。接收推荐免试生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复试考核及录取要求等另见我校《关于2021 年接收推荐免试生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通知》。推荐免试和普通招考专业目录、拟招生人数详见《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其中招生人数仅供报考时参考,录取时将根据教育部最终下达招生计划,综合考虑学校生源状况和发展需要,适当调整。
三、考研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21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1 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复试前须有2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所报考学科文章。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名前须取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获国(境)外相应学历(学位)证书者,须在参加我校复试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二)报考部分专业和单独考试的特别要求
1.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的考生,之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须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考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的考生,之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须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考生,须符合下列学历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3年以上(含3年)(从毕业后到2021年入学之日,下同);或者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工作5年以上(含5年),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或者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含2年)。
4.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必须为定向就业原单位的在职人员。且须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报考专业仅限∶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诉讼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学方向。报考学习方式∶全日制。
5.报考西藏单独考试(又称"援藏计划")的考生,必须为定向就业原单位的在职人员,须符合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的报考条件。报考专业仅限∶民商经济法学院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网络法学。报考学习方式∶全日制。
(三)其他
1.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符合(一)、(二)中各项报考条件的要求。其他报考资格及招生计划详见教育部相关通知。报考学习方式∶全日制。
2.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须符合(一)、(二)中各项报考条件的要求,并有《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义务兵退出现役登记表》(或《士官退出现役登记表》)。招生计划暂按2020年执行,最终以教育部下达的计划数为准。报考学习方式∶全日制。
3.部分学院或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高职高专学历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详见专业目录中"备注"。
四、报名流程
考生须仔细阅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教育部、考生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相关通知公告,并如实、准确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由于不按公告要求报名、不符合报考条件、误填报考信息、或故意填报虚假信息等原因,导致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普通招考报名流程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不含推荐免试生)。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报名参加普通招考,否则将取消其推免生录取资格。
(一)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教育网址∶yz.chsi.cn 公网网址∶yz.chsi.com.cn
3.考点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单独考试考生选择"中国政法大学"考点;援藏计划考生选择西藏教育考试院指定的考点。其他考生(含MBA、MPA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考生须按报考点要求办理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及参加考试。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须携带相关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或前往所选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时间及地点∶以考生所选考点通知或公告为准。逾期不再补办。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须提交考生本人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截至初试考试日期仍有效)、学历学位证书原件(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要求每学期均注册;获得高职高专、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提供学历证书;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提供学位证书)、网上报名编号、所选考点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3.未通过网上学历(或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在我校规定的时间内提供学历(或学籍)认证报告;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须提交《入伍批准书》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档案部门公章)和《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复印件。
4.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三)注意事项
1.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网上报名时须在备注中注明"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仅限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享受此政策。
2.在职人员∶报名时不必出具工作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与工作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本人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考生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2021年考研 招生章程 小编就说到这里了,更多关于考研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成绩查询,准考证打印入口,准考证打印时间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不同科目类型及录取批次的录取分数线不同。
1、安徽: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23;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91。
2、福建: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42;理科(物理类)一本线:520。
3、甘肃:文科(历史类)一本线:485;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42。
4、广东: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32;理科(物理类)一本线:538。
5、广西: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32;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75。
6、贵州: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49;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51。
7、河北: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06;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87。
8、河南: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27;理科(物理类)一本线:509。
9、黑龙江:文科(历史类)一本线:463;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29。
10、湖北: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27;理科(物理类)一本线504。
11、湖南:文科(历史类)一本线:499;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75。
12、吉林: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11;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88。
13、江苏: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25;理科(物理类)一本线:516。
14、江西: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29;理科(物理类)一本线:509。
15、辽宁: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00;理科(物理类)一本线:501。
16、内蒙古:文科(历史类)一本线:459;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27。
17、宁夏:文科(历史类)一本线:487;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12。
18、青海:文科(历史类)一本线:409;理科(物理类)一本线:335。
19、山西: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17;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98。
20、陕西:文科(历史类)一本线:484;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49。
21、四川: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38;理科(物理类)一本线:515。
22、西藏:文科(历史类)一本线:430;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00。
23、新疆:文科(历史类)一本线:443;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00。
24、云南:文科(历史类)一本线:575;理科(物理类)一本线:515。
25、重庆:文科(历史类)一本线:493;理科(物理类)一本线:476。
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各专业招生规模:
1、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25。
2、经济学:40。
3、金融工程(成思危现代金融普英班):50。
4、法学:967。
5、法学(高校专项预留计划):63。
6、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200。
7、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15。
8、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60。
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实验班):30。
10、社会学:25。
11、社会工作:15。
12、思想政治教育:30。
13、侦香学(网络犯罪侦查方向):40。
14、汉语言文学:40。
15、英语(法律英语实验班):60。
16、翻译(法律翻译实验班):40。
17、德语(法律德语实验班):20。
18、新闻学:30。
19、网络与新媒体:30。
20、工商管理:100。
21、国际商务:70。
23、公共事业管理:30。
24、国际政治:30。
25、政治学与行政学:50。
26、应用心理学:30。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政法大学官网-招生政策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报考中国政法大学高考专项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
1、中国政法大学农村专项计划招生计划及专业报考中国政法大学高考专项注意事项 1、中国政法大学农村专项计划招生计划及专业 2016年农村学生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计划为40人;签约人数根据报名及测试情况确定,控制在80人以内。 招生专业:哲学、经济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翻译、新闻学、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和公共管理类等共15个专业及1个招生大类。 2、工作程序
政法大学招生要求 (一)政治思想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崇尚科学,拒绝邪教。 3、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4、政治思想品德考核结论为合格。 (二)身体条件 1、身体条件符合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有关补充规定的要求。 2、根据教育部教学司[2003]16号文件精神,我校侦查学专业按照公安类专业的体检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线上复试难度? 你好,中国政法大学是名校当中性价比最高的了,其实它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考,法大统考计划招生人数最多,去年21级统考招生计划400多人,有十几个专业可以选择,每个专业有不同的专业线,而且法大出题比较侧重基础,不会出偏题怪题,会给初试复试命题范围,而且优先第一志愿报考法大的同学校内调剂。法大每年有一半以上都是来自普通的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同学,甚至每年有很多跨专业同
关于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关于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关于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小伙伴们可有了解过?不妨一起来关注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希望您能喜欢!关于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鉴于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分数线尚未公布,不妨先来参考下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一番
三本学校的法学专业学生考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资料链接: 提取码: ibqu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3 中国政法大学2023各专业考研分数线已经公布:专业型硕士中翻译专业复试分数线363分、社会工作专业复试分数线330分、法律(非法学)专业复试分数线350分、审计专业复试分数线245分等。 中国政法大学有2个校区,分别是昌平校区和学院路校区。 1、昌平校区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昌平校区是学校的本部所在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心
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主要包含招生专业、报名条件、报名时间、报名方式、录取办法等内容,以下是简章内容,供大家参考。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我校2023年安排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的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就读,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现将方案公布如下:
西南政法大学高考专项计划分数线 西南政法大学高考专项计划分数线是物理类538分、历史类539分。 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Law),简称“西政”,位于重庆市,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也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