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1 18:53:13 | 利好高考网
2023高考生可以复读。
新高考并没有取消复读生政策,只是将复读生从应届生中区分开,将其作为社会考生参加考试。同时各省也出台了针对于复读生的衔接政策,只要符合条件的考生就可以报名新高考。
其中,复读生不需要从高二读起参加合格性考试,只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3个科目的考试。具体内容需要参考各省市地区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消息。
高考复读的不利之处:
1、选考科目固定:由于复读生仅有一年新高考的备考时间,所以考生们在必须要参加等级性考试的前提下,一般只能在“物化生”和“中政地”二选一(理科生选前者,文科生选后者)。因此,对于旧高考复速生来说,参加新高考大多是不会享受到由高考改革带来的学习自由(选科)。
2、等级赋分容易吃亏:一般情况下,新高考中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对于大多复读考生来说也不太友好。比如,原来的理科生复读后选考了“物化生”,但相比于以前理综组合可以覆盖到所有层次的理科生,现在“物化生”的选考对象主要为学霸们,故竞争更为激烈。目如果复读生自身水平相对不高,很有可能就赋到比以往高考更低的分数。
复读前准备事项:
1、档案:无论你在哪里复读,机构、原来的学校,新学校,或者在家里,档案最好放在家里。如果机构,学校需要上交,可以上交保管,但最多在高考前夕,就会必须要送回学生手中。等被大学录取之后还是学生自己带到大学上交。
2、用功程度:高一和高二的用功程度非常重要,高三的用功程度取决于学校的氛围。
3、复读费用:高考分数线达重本以上,一般免费复读。高考分数线达到两本,一般一千到几千不等,高考分数线只有三本,多数是一万到几万。
4:选择复读学校:现在政策使然公立学校不允许复读,建议找一个专门开设复读班的学校。
适合复读的考生
1、高分复读:普文、普理考生高考成绩接近或达到本科分数线,但录取的学校不理想,想复读一年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甚至有的考生接近或达到本科一批分数线,但为了能进名牌大学或211工程大学,也可以选择复读。这些考生学习基础较好,能力较强。只要艰苦努力,科学安排,复读一年实现理想是很有希望的。
2、本科线下百分内考生,这部分考生高考成绩之所以不理想各有原因,很大一批考生是因为高中起始年抓的不紧,其础知识不牢,有的考生是知识运用不灵活,缺乏规范训练,应试能力差;有的考生明易存在浦弱学科,拖了后腿。这些学生只要认直总结,对症下药,周客计划,查缺补漏,艰苦努力复读一年,就会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3、艺体考生:由于艺体考生文化课上线的要求较低,因此只要认真掌握各科基本知识和技能,强化自己的弱科,来年文化课上线是比较有把握的。
4、距离一本线成绩差距80分以内者。
5、高考成绩比平时成绩差50分以上。
6、因身体或身体状态导致发挥失常者。
如果江西后续没有出台限制复读生的规定,原则上是可以复读的。
但是2024年实行的是新高考“3+1+2”模式,使用的是新高考全国卷。除了高考模式发生变化外,高中课本也是不一样的,而且里面的知识框架、结构也会有调整,可能还会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利好高考网
要在一年的时间里适应这些变化,还要调整好心态,这对于复读生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相比于以往的旧高考而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也增加了不少,这也是家长和学生需要深思熟虑的地方。
但是从别的省的操作看,未来是不鼓励学生去复读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都出台了禁止公办学校接收复读生、办复读班的政策,学生想要复读必须自己去找一些专门的高考复读机构或者私立学校,这也增加了学生复读的成本,也打消了不少人想要复读的念头。
目前选科大多数省份为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思想政治、地理6门科目中选择3门的“6选3”模式,浙江为包括技术在内的“7选3”。其中,“6选3”还分为“3+3”以及“3+1+2”模式下的两种不同选科模式。
新高考选科一般在高一学期末或者高二上学期进行,具体时间各地政策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一次性确定三门科目的选择,考生在高考报名前可以更改所选择的科目,高考报名开后所选择的科目不能再做更改。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允许复读吗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允许复读。
新高考政策:
新高考并没有取消复读生政策,只是将复读生从应届生中区分开,将其作为社会考生参加考试。同时各省出台了针对于复读生的衔接政策,只要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报名2021年新高考。
其中,复读生不需要从高二读起参加合格性考试,只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3个科目的考试。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黑龙江省都已经明确出台了相应的新政策,2021年的高考复读生不允许入读公立高中。
河南省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将会限制复读生的志愿报考数量,2021年河南的高考生,如果是在复读的情况下,只允许填报两个志愿,不允许同应届毕业生具有同样的填报志愿资格。
高考注意事项:
1、作息:
考前一周内应遵循平时学习习惯,切忌“开夜车”,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这直接关系到考生的临场发挥:睡眠充足,场上才能保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2、饮食:
平时吃什么,考前就吃什么。要吃经常吃的熟悉的食物,不要吃从来没吃过的东西,以防食物过敏。消化道过敏会造成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脑细胞主要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所以应多吃主食。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可过度“开小灶”,不要太过油腻。
高热能的饮食会造成孩子的消化负担,甚至会产生恶心、厌食这些症状;还会产生嗜睡的感觉,精力不集中。油炸食品还会产生胃部的饱胀感,不消化。
3、家长不可过分“优待”:
家长往往对孩子应考的期望过高,对孩子的“优待”也会随之升级,突出的作法便是陪读,甚至白天不上班。殊不知,如此过分“优侍”,对考生的负面效应往往大于正面效应,易增加“有负家长厚望”的心理压力。家长只须在生活、饮食方面给予适当调整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改革之后还可以复读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2021年高考改革后复读还有机会吗?2021年高考落榜可以复读吗? 2021年的高考是备受关注的一年,许多同学和家长都在担心高考改革之后学生是否还有复读机会以及2021年高考落榜是否有资格复读。本期我们对以上问题进行讲解。 一、2021年高考改革后复读还有机会吗 答案是有机会的,复读政策虽然有一些变化但是高考并没有取消复读生政策。 国家目前并没有禁止复读的政策,所以担心不能复读
高考改革后还能复读吗 可以复读,江苏高考改革政策实施时间是2021年高考,即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启动改革,因此并不影响高三学生复读。 /iknow-pic.cdn.bcebos.com/d1160924ab18972b2f85e225e8cd7b899f510aa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
2021新高考改革后2020还能复读吗? 可以。 报名顺序是先网上填报信息,再现场确认(确认所填信息表是否正确完整,照相,签字,领取准考证),网上缴费,三个步骤。未网上缴费者现场确认的信息无效。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自己在网报系统中申请,现场确认时将材料上交招办人员。 凡是参加普通高考(包括应届毕业生)投档的考生必须要报名,为考生建立唯一的考生号,照相,采集身份证及指纹信息组建电子档案。
上三本好还是复读好? 如果自己还有信心还有追求我觉得还是复读好因为三本毕竟现在来说不是一个正经的学校也不是一个正经的毕业证很多单位是不认三本学生的。 初始学历对一个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可能影响你一生,如果初始学历是个三本,以后即使你是博士毕业,别人也会说你是个三本生。 高考改革后建议文科学生复读吗? 2024年起,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将不再分文理科,这将为考生提供更加公平和公正的竞争机会。
新高考改革后可以选专业组吗? 可以。新高考改革后出现了新的填报模式,即“院校+专业组”志愿是在志愿填报时,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单独的志愿单位,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若干个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调剂”选项,调剂只在该专业组内进行。 传统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个学校下可以填报若干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意愿;“院校专业组”模式则以一个院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将
高考志愿填了之后可以改吗 在志愿填报系统未关闭前可以修改,系统关闭后不能修改。各省份教育局对于高考填报志愿都是统一规定时间,改时间段内任何填报信息都是可以随时修改的,但是一旦错过了高考志愿报名时间就不能修改信息了。 扩展资料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
广西明年高考改革对复读生好吗 广西明年高考改革对复读生有一定影响。 因为考试模式不一样,根据广西高考改革方案,2024年将采取的是“3+1+2”模式,3就是语数英,1就是在物理和历史中选一科来考,2就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任选2门。 这个看似对复读生没有多大影响,因为对于复读生来说,如果是理科生,还是可以继续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来报考,文史类考生也是一样。但是新
新高考改革后可以选择院校加专业组吗? 可以。新高考改革后出现了新的填报模式,即“院校+专业组”志愿是在志愿填报时,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单独的志愿单位,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若干个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调剂”选项,调剂只在该专业组内进行。 传统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个学校下可以填报若干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意愿;“院校专业组”模式则以一个院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
2024-03-24 06:26:07
2023-12-18 23:55:29
2024-03-17 01:38:09
2024-03-22 00:51:15
2024-03-18 15:39:14
2024-03-07 17: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