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7 19:25:48 | 利好高考网
沈阳农业大学是一所地方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坐落在沈抚同城连接带中心区域天柱山南麓,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南与沈水浑河相望,占地面积10246亩。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
沈阳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农业教育的始兴时期—1906年清政府设立的省立奉天农业学堂,以后经历了奉天农业大学、东北大学农学院和沈阳农学院几个历史时期,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与复旦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成了新的沈阳农学院。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10月,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几代沈农人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开展的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今天的沈阳农业大学已成为教学和科研并举,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体系。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115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57个本科专业;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24个辽宁省重点学科。根据科睿唯安发布的最新ESI数据显示,我校农业科学持续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学校设有16个学院、4个教学部(中心、所);有包括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内的省级以上(含沈阳市)科学研究机构82个、基础实验室及实验教学中心19个。
建校以来,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自1990年以来,已有25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校现有教职工1683人,其中专任教师1186人,教授216人,副教授43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20人和硕士研究生导师554人。专业教师中有院士2人,特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2人,辽宁省“院士培养工程”人选1人,辽宁省首批高端人才引进工程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7人、特聘教授20人,辽宁省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4人。一支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学校具备了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进行多学科联合科技攻关的基础和优势。
学校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和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涵盖8个专业,省级特色、重点支持和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试点专业40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优秀网络课程2门,辽宁省精品课程21门,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辽宁省视频公开课2门,首批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3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76个。
学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着力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建校以来,学校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本、专科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11万人。我校毕业生基础扎实,爱岗敬业,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现有在校生2123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340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69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0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729人,留学生212人,成人继续教育生3453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发扬光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2000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市的各类科研项目5000余项,有198项成果获国家、省(部)、市奖励,70%的科研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学校先后在辽宁省10个市24个县(区)建立了科教基点,选派46名科技人员到当地担任科技副县(市)、乡(镇)长或科技顾问,有力地推动了“科教兴农”工作的深入开展。
学校积极构建国际合作平台,不断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与15个国家的47所院校结为友好学校。
进入“十二五”以来,全校师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学校成功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今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包括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17个建筑单体的新教学科研区和占地500亩、设施先进的校内新教学科研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位于海城、辽中、彰武等地占地4300亩的校外长期教学科研基地建设任务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新的基地建成后将为高水平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保障,极大地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形成了坚韧不拔、坚持发展、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坚持事在人为的沈农精神,创造了沈农速度,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辽宁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高校平安校园、沈阳市先进党委、沈阳市先进单位、服务沈阳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
在新形势下,学校正在围绕人才队伍、学科建设两大工作重点,努力开创内涵提升的新局面。沈阳农业大学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沈阳农业大学整体实力和外界口碑评价如何,是正在报考择校的考生与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收集整理的校友评价、大学排名及学校介绍等信息,相对能够反映出学校的一些现状,可作为同学们志愿填报时的一个参考。
沈阳农业大学好不好
评价1
学校的校风很好,同学热情,非常朴实,是重点211大学。农学专业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学科,未来就业方向我打算从事科研,继续深造研究。
评价2
学校同学朴实厚道,涉农专业是学校特色,农业大学校园很有趣,能看到一些新事物,学校活动也很多
评价3
学校教学资质优良,学校环境各方面在沈阳的大学里来说还是不错的,主要是农学、畜牧兽医、园艺这些专业比较有特色,也好就业,教师的水平也都很高,学生积极进取。
评价4
学校属于辽宁省内重点院校,特色专业有园林业,畜牧兽医业,学术氛围浓厚,教师认真负责,教学设备良好,住宿条件也不错,
评价5
校区学风好,毕竟是老牌学校。科研投入大,项目多。老师都很和蔼,而且认真负责
评价6
学校是农业院校,知名度高。管理专业是新兴专业,老师年轻,授课方式新颖, 学校社会认可度高。
评价7利好高考网
学校的景色十分优美 环境特别好,绿化面积挺大的,校园环境应该说是特别好了,很安静也很干净,四季都很美。
评价8
沈阳农业大学是一所重点大学,学习氛围浓厚,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雄厚,环境优雅,硬件设施齐全,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学校交通便利,方便师生出行。
评价9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师资力量强大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主要学习作物栽培学,师资力量还是不错的,老师也都很认真负责。
评价10
学校位置好,绿化好,校园面积大,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同学热情有进取心学习氛围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实践性要求高,好就业。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对于沈阳农业大学是否是你心仪的学校,还需要同学们经过多维度来衡量判断!
沈阳农业大学全国排名
根据校友会大学排行榜数据看,沈阳农业大学全国排名第141位,在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219位,在软科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141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沈阳农业大学 | 校友会 | 141 | 沈阳市 | 农林类 | 普通本科 |
沈阳农业大学 | 武书连 | 219 | 沈阳市 | 农林类 | 普通本科 |
沈阳农业大学 | 软科 | 141 | 沈阳市 | 农林类 | 普通本科 |
沈阳农业大学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南与沈水浑河相望,北倚天柱山,占地面积10246亩。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
沈阳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的省立奉天农业学堂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以复旦大学农学院与东北农学院部分系科为基础,成立了新的沈阳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0年,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以辽宁管理为主,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几代沈农人前赴后继,开拓创新,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 * 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秉承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学术育人的理念,大力实施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校友荣校战略,带领全校师生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面向“十四五”,学校正向着建设“全国一流,东北特色,沈农品质”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学校拥有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体系。设有16个学院、4个教学部(中心、所),现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11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58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学校入选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辽宁省20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5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有包括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内的省级以上科学研究机构94个、基础实验室及实验教学中心19个。
建校以来,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现有教师1770人,其中,教授243人,副教授363人,博士生导师126人,硕士生导师39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6人,优青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人选7人,入选科技部创新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中国科协托举工程1人,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7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领军人才3人、攀登学者3人、特聘教授8人、百千万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24人。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4人,辽宁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17人、千人层次人选 24人、万人层次人选40人。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辽宁省优秀教师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由院士、杰青领衔、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学校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优秀网络课程2门,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1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育德、育能、育责上下功夫,培养了一大批顶天立业的农业人才。现有在校生2230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248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870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98人,非全日制研究生872人,留学生444人,成人学历研究生3072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本、专科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13万人,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作为辽宁省唯一一所农业本科院校,学校牢记使命担当,始终瞄准农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摊子”“奶罐子”等做大文章,大力加强乡村振兴研究院建设,为辽宁、东北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副食供应”等重大民生需求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自1982年辽宁省实行“一二三工程”以来,陆续在全省10个市30个县区设立了科教基点,先后选派400余名科技人员挂职服务农村农业生产第一线,选拔31名教师党员担任贫困乡村“第一书记”。培训农村经纪人、新型农民等各类农业科技人才2.5万人。“十三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670项,学校科研经费总数达10.3亿元,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716篇。牵头组建了中国生物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辽宁省农业产业校企联盟、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校企联盟,成立了国家生物炭研究院。陈温福院士团队研发的北方超级稻、生物炭肥料,李天来院士团队推广的设施蔬菜、几代沈农人自主研发的寒富苹果,新民的草莓、法库的牛、昌图的猪、黑山的鸡、西丰的鹿等已经成为我省的靓丽名片,更是我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沈农在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辽宁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高校平安校园、沈阳市先进党委、沈阳市先进单位、服务沈阳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辽宁省 |
创建时间 | 1952年 | 博士点数量 | 一级:10,二级:61 |
硕士点数量 | 一级:21,二级:87 | 学校类型 | 农林类 |
所在城市 | 沈阳市 | 办学层次 | 普通本科 |
一、沈阳农业大学联系电话沈阳农业大学联系电话:024-88490405二、沈阳农业大学简介沈阳农业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南与沈水浑河相望,北倚天柱山,占地面积10246亩。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沈阳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的省立奉天农业学堂。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以复旦大学农学院与东北农学院部分系科
沈阳建筑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沈阳建筑大学宿舍图片 沈阳建筑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沈阳建筑大学宿舍图片大学宿舍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沈阳建筑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也就成了同学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沈阳建筑大学招生信息网公布的沈阳建筑大学宿舍条件沈阳建筑大学宿舍条件我校现有12栋学生宿舍楼、3个学生食堂,分别坐落在校园东、西部生活区。教学区内有“世界名校沙龙”和“仙人居”交流就餐场所,方便学生读书交流和
沈阳工业大学简介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研究应用型大学,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阳机电学院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在“双一流”建设中被列为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由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央校区、兴顺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位于辽阳市的辽阳分校组成,总占地面积151.1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6.
沈阳最好的学校排名 沈阳最好的学校排名在2022年沈阳市大学最新排名中,东北大学排名第一位,辽宁大学排名第二位,中国医科大学排名第三位,沈阳农业大学排名第四位,沈阳工业大学排名第五位。 1.沈阳航空航天教育部沈阳市本科飞行类 2.东北大学辽宁省教育部沈阳市本科综合 3.辽宁大学辽宁省教育部沈阳市本科综合 4.沈阳大学辽宁省沈阳市本科综合 5.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省沈阳市
沈阳化工大学吃住怎么样? 住宿一般为4人间(1200元/年)、6人间(900元/年)。学校一个3个食堂,一二食堂在校内,三食堂在生活城,食堂菜品多样,种类丰富,味道还是挺不错的。 1952年7月,新中国第一所化学工业技术学校在沈阳诞生。它就是沈阳化工大学的前身—“沈阳化学工业技术学校”。新中国化学工业和兵器工业的重要领导者,曾任石油化工部副部长、第五机械部部长,时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
沈阳师范大学怎么样?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下著名喜剧演员巩汉林老师的母校——沈阳师范大学。1、沈阳师范大学简介及就业考研:沈阳师范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并主管,沈阳师范大学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2年,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
沈阳理工大学2021最新排名是怎么样的? 沈阳理工大学2021最新排名是【校友会版】309名,【软科版】293名。 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是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创建于1948年。1960年组建成立沈阳工业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4.4万平方米。校园内建有局域网,图书馆面积4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43.55万册。
沈阳建筑大学简介沈阳建筑大学地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沈阳,位于风光壮美的浑河南岸。学校是一所以建筑、土木等学科为特色和优势,以工为主,工、管、理、文、农、艺术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诞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一所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伴随着共和国前进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