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为什么有些高校取消了专升本招生计划?

2024-05-17 04:11:11 | 利好高考网

利好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为什么有些高校取消了专升本招生计划?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有些高校取消了专升本招生计划?

2017年三本被取消名单_2017三本降为专科名单

从2017年开始,北京、河南将合并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录取,山东、海南将形成本科统一录取批次,合并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录取。我整理了2017取消三本的省份名单,欢迎阅读!

2017年三本被取消名单_2017三本降为专科名单_2017取消三本的省份

15省份取消“三本”

当前,合并本科录取批次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 教育 部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此前,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在改革录取批次上,许多省份均率先从合并本科第二和第三批次实施起,截至2016年,已有15个省份取消“三本”。此前,已有不少省份率先对合并录取批次进行探索,从2011年起,山西、山东和福建便将二三批次合并。此后,2015年起,四川、广西、浙江、天津将二三批次合并。

2017年,河北、江西、湖北、辽宁、重庆、贵州等省份都将二三批次合并招生,广东则合并二本ab批次。同样也是今年,上海则“更进一步”,将一本、二本合并为一批录取,如今只保留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2017年起,河南和北京也将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此外,海南和山东2017年起也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2017年高考多地取消“三本” 二本三本合并的省份有哪些?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报道,目前,距离2017年高考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今年高考,多地在录取阶段将合并部分录取批次。中新网记者注意到,2017年高考,北京、山东、河南、新疆等省份将合并部分录取批次,其中,多地正式取消“三本”。

资料图:2月25日,河南省汝南一高举行高考百日誓师励志大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高考多地正式取消“三本”

4月20日,安徽省招生考试院公布2017年安徽高招方案,根据安徽省印发的《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自2017年起,合并普通文理科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文理科录取分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职(专科)批,共5个批次。

为何取消“三本”?据安徽省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批次调整是国家高等学校招生政策的导向,从全国来看,目前部分省市已取消本科三批,个别省市还将本科批次全部合并。“批次调整将会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和高校计划完成率。”

当前,合并本科录取批次已是大势所趋。此前,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在改革录取批次上,许多省份均率先从合并本科第二和第三批次实施起。今年高考,除了安徽,包括北京、河南、江苏、新疆等省份也将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

截至目前,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根据公开报道,除上述省份外,全国已有浙江、福建、四川、湖北、广东等十余省份取消“三本”。

资料图:2016年6月7日,河北石家庄的高考考生在相互祝福。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部分省份实行本科同一批次录取

在合并录取批次成趋势的大背景下,许多省份均率先取消“三本”。与此同时,一些省份则更进一步,对第一、第二招生批次进行合并。

其中,上海市从2016年高考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继上海之后,今年高考,山东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根据《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实施方案 》,2017年起,山东夏季高考合并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批次。于是,山东夏季高考录取工作分为5个批次: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普通批、专科提前批、专科(高职)普通批。这也意味着,继上海之后,山东也将实行本科同一批次录取。

那么,合并本科一二批次招生,会带来哪些影响?此前,教育部曾介绍,一是拓展学生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合并本科第一、二批次,考生填报高校志愿、专业志愿的数量不变,志愿填报的空间并未减少。合并第一、二批次,有助于进一步引导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填报志愿。在此意义上,考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实在的获得感。

二是促进素质教育,拓宽高中教育特色发展空间。合并本科第一、二批次,有利于高中学校破除盲目追求“一本率”,缓解学校的升学率压力,减轻师生不合理教学负担;有利于高中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更好地立足校情,明确定位,创建校本特色。

三是促进高校特色发展,拓宽专业发展空间。合并第一、二批次,解决社会和考生简单用录取批次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问题,促进高校从基于分数的分层招生,逐步走向基于专业兴趣的分类招生,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推动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学校实际,自主发展,办出特色。

资料图:2016年5月25日,江苏扬州一所中学校园内挂满了正能量励志横幅 标语 。孟德龙 摄 利好高考网

应完全取消录取批次么?

为何需要取消录取批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此前,之所以人为设立一、二、三批次的录取批次,其主要是为了方便录取工作,而随着高校数量增多,大批民办院校、独立学院成立并招生,今天的分批录取格局逐渐形成。

“但与此同时,本科一批院校录取 分数线 往往比二、三批次院校高,一本学校也比二、三本好,这种‘刻板印象’随之产生。”储朝晖说。

取消录取批次有何影响?有评论指出,对考生而言,解除了心理上一本、二本、三本的界限和障碍,选择余地更宽了,更容易凭兴趣选专业;对高校而言,原来的一本、二本高校不再能“高枕无忧”,而有专业特色的院校则有望在招生大战中赢得主动。

也有观点认为,到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0%,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按照国际标准,中国高等教育将进入普及化时代。如果只关注“最顶端”的优质高等教育,则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各方态度

——不该人为划分等级

对于完全取消录取批次,各方态度不一。对此,有部分人乐见其成。山东大学学生简冰洋就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未来录取批次的取消有利于高校的竞争,在更加扁平化的结构里,高校会更加注重口碑打造和实力提升,一些无所作为的学校慢慢地便会消失。

湖南大学学生马丽娜也力挺,认为把学校划分等级,实际上,就是把人划分等级。如果因高考没考好,没上好学校,就把人分了等级,这种等级一直延续到工作及以后,是很可怕的。

但也有人担忧,福建一名高中家长林女士告诉记者,以后要是不再划分一、二、三本院校,学生间的素质水平该如何区分是个问题。(完)

为什么有些高校取消了专升本招生计划?

为什么有些高校取消了专升本招生计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高校尤其是一些比较好的院校,现在不招收专升本的学生了,那为什么取消了专升本招生计划?
1.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源。
学校自身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是有一定的承载能力的,所以各个学校都会公布每年的招生计划,确保能让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专升本的招生相当于在学校原有的生源数上吸纳一波新的学生入校学习,这必定会对各高校原定的招生计划人数有影响的。每年六七月的招生过程中,学校需要将这一部分学生也考虑进来,这样就有可能错过一些自身很优秀的本科生。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源,他们可能就会取消“专升本”的招生计划,学校将招生重点放在高考招生上。
2.为了提高学校口碑和档次。
根据教育部2020年关于专升本招生政策的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再招生专升本学生,很多一本院校也取消了招生,继续参与招生的院校更多的是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这也许和社会上会存在一种认知息息相关,有些人会对专升本存在偏见,认为“参与专升本考试的院校不是好的院校”。这样一来,一些院校为了提升本校的口碑和档次,树立更好的社会形象,就会考虑取消专升本的招生计划。
3.为了减轻学校资金和管理负担。
组织一场专升本考试,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校人力、资金和管理上的负担。另一方面,假设学校因政府拨款减少,或是学校在经营上出现困难,学校的经济压力是较大的。每一位专升本的学生入学,都会给学校带来资金和管理上的负担。更何况,这种“投资”,也未必能给学校带来收益,所以他们为了学校更好的发展更愿意将资金投入教学研究或者建设项目上,也就停止招生了。
4.学校政策的变化。
各高校都想往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因此学校内部的招生计划和政策也会相应的进行一些调整,可能就会取消专升本招生计划。这是出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而做的调整。
所以在这几种情况下,一本院校,及重点该校,不再招收专升本学生,很多的二本院校,也不在招收专升本学生了。

为什么有些高校取消了专升本招生计划?

取消本科一二等批次是什么意思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取消本科一二等批次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这次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逐步取消大学录取中的分批次录取这个中国’特色‘,回归世界通行的大学录取方法,是大学在公平的环境中良性竞争。取消一二批次,就是以后再不分什么一本二本三本,也就没有了一本二本三本录取分数线这一说了;只划定一个录取分数线,一次报考录取结束。以上所言,仅供参考。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为什么有些高校取消了专升本招生计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为什么有些高校取消了专升本招生计划?”相关推荐
为什么有些军校不招生了?
为什么有些军校不招生了?

为什么有些军校不招生了? 并不是某些军校不招生“了”,而是并不是所有的军校都要从地方高考招生 具体来说,中级指挥院校(如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高级指挥院校(国防大学)主要面向现役军官招生,士官学校(如二炮青州士官学校)和部分初级指挥院校(如海军兵种指挥学院)主要面向现役士兵招生 此外,即使是从地方高考招生的军校,也不是每年每个省都有名额 所以,具体能报什么军校,要以你高考那年学校发下来

2024-06-17 17:43:57
安徽专升本招生计划是什么?
安徽专升本招生计划是什么?

2022年安徽专升本招生计划是什么? 安徽省2022年普通专升本分校招生计划表 , 共计40所本科院校共计划招33505人。 其中包含免文化课考试退役士兵专项1210人,非免试退役士兵专项1047人,建档立卡考生专项1890人。安徽统招专升本常见问题、考试科目、复习备考、相关资讯、报考条件、报考院校、报考专业、考试大纲等。 2022年安徽专升本的政策 各高校要全面准确

2024-05-21 00:33:50
专升本取消了吗
专升本取消了吗

专升本取消了吗 专升本对于专科生来说是获得学历晋升的一条途经,专升本是不可能取消的。 国家在2018年对高等教育学历改革中明确规定:985、211等重点本科院校将不再招收专科层次的学生。专科生以后想获得重点院校的本科学历唯一的途径就是在其他院校获得专科学历,然后参加专升本考试,才有机会进入重点院校学习,所以取消专升本只是谣言而已。 但这其中我们也不能太过掉以轻心,这个谣言之所以广为流

2024-05-16 09:40:53
浙江专升本各院校招生计划是什么?
浙江专升本各院校招生计划是什么?

2022浙江专升本各院校招生计划是什么? 2022年浙江专升本各院校招生计划出炉,我省本科高校各类别专业计划招生共3.5万余名,其中普通计划3万余名,免试计划4千余名。 2022年专升本共有49所院校可供选择,其中普通院校40所,省重点院校9所。 招生计划数在1000名及以上的院校情况,共8所院校招生计划数超过1000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招生计划数最多,达到2048名,温州大学、

2024-05-19 06:49:38
强基计划取消了吗
强基计划取消了吗

强基计划取消了吗 没有, 强基计划 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是因为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录取中将起到两方面重要作用: 一是作为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强基计划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二是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强基计划

2024-04-01 13:00:46
为什么要取消小升初考试?
为什么要取消小升初考试?

为什么要取消小升初考试? 多元评价和综合素质的重视:不依赖于单一的考试成绩,学校将更多关注学生的多元表现和综合素质,例如学科能力、创造力、领导才能、社交技能、体育特长等。这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 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取消或减少入学考试可以减轻学生在招生入学过程中的压力。学生不再被过度关注于单次考试的结果,可以更加关注自身的兴趣和发展,从而更加积极、自信地

2024-01-01 06:50:00
什么是专升本“湖湘工匠燎原计划”?招生院校和专业有哪些?
什么是专升本“湖湘工匠燎原计划”?招生院校和专业有哪些?

什么是专升本“湖湘工匠燎原计划”?招生院校和专业有哪些?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什么是湖南专升本“湖湘工匠燎原计划”?以及“湖湘工匠燎原计划”招生院校和招生专业有哪些,报名方式、免试政策等内容,本文将通过官方发布的《湖南省2022年“湖湘工匠燎原计划”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为同学们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湖南专升本湖湘工匠燎原计划? “湖湘工匠燎原计划”,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湖南省教

2024-10-27 01:18:50
为什么大专学校的会计专业那么多,而本科学校反而比较少,或者有些本科学校还把会计专业取消了?
为什么大专学校的会计专业那么多,而本科学校反而比较少,或者有些本科学校还把会计专业取消了?

为什么大专学校的会计专业那么多,而本科学校反而比较少,或者有些本科学校还把会计专业取消了? 为了招生。近年来,大专招生遇到了困难,各学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总是要找一些热门的、家长喜欢、学生报的多的专业,由于会计专业符合这一要求,所以各学校都设立了这一投资少的专业。但是,如果你是高中生,建议你一定不要报这样的专业。 什么大学取消会计本科专业? 例如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昌大学、西安交

2024-08-08 11: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