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13:43:11 | 利好高考网
2023天津专升本报名人数:计划招3280人。
普通高等教育中,专升本是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升本科教育的简称,通常出现于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及相关文件中。成人高等教育中,专升本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的简称,通常出现于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成人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及相关文件中。
在普通高等教育中,专升本是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升本科教育的简称。在成人高等教育中,专升本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的简称。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简称“普通专升本”,是合格的普通高校应、往届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专升本选拔考试属于省级统一招生标准选拔性考试,由各省教育厅领导,各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管理,各设区市招考机构具体组织实施,考试选拔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的高职高专(专科)应届毕业生。
实质是大学专科阶段教育与本科阶段的专业教育的衔接,实行的是3+2模式,即:在普通专科全日制学习三年,再考入普通本科全日制学习二年的模式(临床医学为三年)。普通高等院校的专科学生结束专科阶段的课程学习后。
举办学校:
1、可进行普通专升本考试的普通高等院校:各大专层次的普通高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本科院校的专科;公办和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公办和民办高等专科学校(高专)。
2、可接收普通专升本学生的普通高等院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设置标准的普通本科院校,经省教育厅批准,可按规定的推荐选拔程序和名额招收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国家公办和民办一、二、三本院校均具有普通专升本招生资质。
2023天津专升本政策及总结如下:
一、报名条件
1、参加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且被本市普通高校或高职学院录取的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
2、参加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且被普通高校或高职学院录取、具有本市正式户口的往届高职高专毕业生。
3、参加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被外省市高职高专学校录取的天津籍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对于外省户籍在津高校就读考生,只有大三一次机会。
(大一户籍迁到学校,毕业两年内(户籍在校)不迁回原籍,可以在大三、毕业一年、毕业二年三次机会)具体建议咨询各自专科学校。天津户籍考生,无论其是否为应届毕业生还是往届,是否在津高校就读,均可多次报考。
(要记得没有几个省份,是允许往届生可以连续报考的),而且连续N+。
二、考试科目
天津专升本分为专业课考试和文化课考试。
专业课考试是你所报考的学习组织安排的考试,考什么专业,学习什么内容,报考的院校到时候都会给一个学习大纲,到时候跟着大纲学习就好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专业课考试有的院校是会设置及格分数线的。
其次则是文化课考试,文化课分为文科和理科的。
文科考:语文、英语、计算机。
理科考:数学、英语、计算机。
而且文化课考试一般都是没有要求的,但是如果说想要冲击理想院校,也是切记不能偏科的,就假如数学、英语特别差特别差,如果目标是天津理工大学,也是很悬的!
三、考试时间
天津专升本是先考专业课、后考文化课(2022年除外)!至于之后,暂时也没非常明确的通知!
四、分数
文化课满分450分。
一般在大三下学期3月下旬,具体时间以当年公布为准。
专业课满分200分。
专业课考试一般在大三上学期1月上旬,由报考院校负责试卷出题、考试组织。具体以当年招考资讯网和本科院校公布为准。
天津专升本部分院校总分计算规则:
天软五校:考生总分=文化课+专业课*1.5+政策加分。
天津美术学院:考生总分=专业课成绩总分/专业课满分﹡70+文化课总分/文化课满分﹡30。
天津仁爱学院:考生总分=文化课成绩*50%和专业课成绩*2.25*50%。
天津天狮学院:(综合成绩=文化课成绩+专业课成绩/200X450,综合成绩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其他院校总分均为专业课和文化课总分专业课考试一般在一月上旬,由报考院校负责试卷出题、考试组织。
五、专业
专业不对口,如何进行跨专业报考?
当遇到专业不对口,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往年分数线、选择专业不限的专业进行跨专业报考。
在天津专升本招生院校专业中,大致分为“软件类、理工类、经管类、医学类、艺体类”,招生专业偏向理科,跨专业升本要把握三个原则:
就近原则
在没有对口升本的专业,建议选择与专科所学专业相近的专业,比如专科学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之类,可以优先选择“软件工程”。因为这些专业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就业方向相似,在本科两年学习可以进一步提升专业理论,拓展专业学习深度,不仅取得学历上的提升,更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兴趣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在今后升本专业学习的接受适应程度还是今后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的适应跨专业,提升对本科专业的接受程度。
难度原则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本科阶段的学习相对于专科阶段学习,在知识的层次和深度,对我们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盲目的选择,浪费时间和精力,对于在升本成功几率,还是本科阶段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隔行如隔山,本来专业基础薄弱,再和两年专业学习经历的本专业考生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 利好高考网
另外,考生要在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角色的转变。比如有的专业对数学基础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要避开弱势科目,这样备考起来得心应手,难度适中。
难度
20年天津专升本招生人数3545人。报名天津专升本人数达到1万5千人左右,实际参加天津专升本文化课考试人数将近1万人(剩下的几千人,有放弃升本的,有没有参加考试的,还有考完专业课放弃的)。这样也就是说天津专升本录取率在30%左右。
拿天软来分析。(大多数都是考天软的)拿2020年来说,天软文理科一共报名4997人,除去文科生报名的1000人。理科生报名人数也就4000人左右,再减去缺考的,减去放弃考试的,再减去考完专业课放弃的,最后参加天软理科文化课考试的人最多也就3000多点。
接着我们看录取人数1745人,减去文科生招生计划的100人。软件工程理科生20年录取1645人。
用的来看,2020年参加天软理科文化课考试的人数在3000多,录取1645人。光天软本校的录取率就能达到50%左右。所以考天软理科的学生,大胆去备考把。
2023天津专升本政策及总结? 2023天津专升本政策及总结如下: 一、报名条件 1、参加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且被本市普通高校或高职学院录取的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 2、参加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且被普通高校或高职学院录取、具有本市正式户口的往届高职高专毕业生。 3、参加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被外省市高职高专学校录取的天津籍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对于外省户籍在津高校就读考生,只有
2023天津专升本报名人数 2023天津专升本报名人数:计划招3280人。 普通高等教育中,专升本是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升本科教育的简称,通常出现于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及相关文件中。成人高等教育中,专升本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的简称,通常出现于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成人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及相关文件中。 在普通高等教育中,专升本是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升本
2024专升本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 2024专升本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未出参考2023年专升本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 2023年专升本报名时间,天津:2022年11月下旬。河南:2022年11月上中旬。宁夏:2022年12月初至12月中旬。广东:2023年2月上旬。江西:2023年1月中旬。甘肃:2023年3月中下旬。四川:2023年3月中旬。吉林:2023年2月上旬。重庆:2023年2月
天津医科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校招生工作,保证学校依法招生,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是天津医科大学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及相关信息的基本方式,也是
天津专升本文科可以报考天津理工大学吗 天津专升本文科可以报考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 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
天津本科录取率 63.77%。根据查询艺考界平台可知,在2023年天津全市高考报名人数6.9万人,录取5.7万人,整体录取率82.61%;其中本科录取人数4.4万人,本科录取率63.77%;专科录取1.3万人,专科录取率18.84%。 2023年天津高考人数 2023年天津高考人数如下: 根据天津历年高考报名人数预测,2023年参加高考报名的预计有5.9万人,天津市2022年的报名
2023年天津高考人数 2023年天津高考人数如下: 根据天津历年高考报名人数预测,2023年参加高考报名的预计有5.9万人,天津市2022年的报名人数约为5.8万,2021年,天津市高考报名人数仍然是5.6万人。 近三年天津高考总人数统计 1、2022年天津高考报名人数 天津市2022年的报名人数约为5.8万,比去年增加了约2千人,增幅约为3.6%。生源有所增加,主
1、天津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2、天津专升本的专业有哪些? 1.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城建学院、天津农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和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市软件大学(与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联合招生) 2.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艺术设计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天津农学院 会计学 人力资源管理 以下专业要有专业基础的证明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