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

2024-05-21 05:12:45 | 利好高考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医药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0026隶属于:教育部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相关的问题,今天,利好高考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有北京中医药大学:645分、天津中医药大学:610分、海军军医大学:595分等。

1、北京中医药大学:645分。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拥有良乡、和平街和望京三个校区,设有16个本科招生专业,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教职工6032人(含直属附属医院)。

2、天津中医药大学:610分。

截至2022年9月14日,学校设有静海团泊校区(主校区)、南开玉泉路校区,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有在编教职工3967人。学校设有6个学科门类,31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

3、海军军医大学:595分。

截至2019年4月22日,学校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三级国家重点学科26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3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军队后勤科研重点实验室1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6个;拥有中国唯一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建有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

202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最新排名全国第93名(参考的是2021年的综合排名数据)。

排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前3位的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综合排名:92)、辽宁大学(综合排名:92)、中国医科大学(综合排名:91);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山东师范大学(综合排名:94)、河南师范大学(综合排名:94)、中央财经大学(综合排名:94)。

一:历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榜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全国排名第85位

2. 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武书连版)

按武书连大学排行榜看,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全国排名第157位。

3. 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全国排名第86位

4. 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全国排名第173位。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

北京大学中医专业排名

北京大学中医专业排名如下:

第1名为中医学、第2名为中西医临床医学、第3名为中医学第4名为中药学、第5名为中医学、第6名为中医学、第7名为中医骨伤科学、第8名为中医学、第9名为药学、第10名为法学利好高考网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零五号院,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为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返回北平。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北大拥有教职工(不包含博士后)21183人;专任教师数7317人,其中,按职称划分:正高级2217人,副高级223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5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3人。

“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3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7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40个,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3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博士生导师2474人,科研机构人员1161人,附属医院教职工10131人。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相关推荐
北京中医药医科大学排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
北京中医药医科大学排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 202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最新排名全国第93名(参考的是2021年的综合排名数据)。 排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前3位的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综合排名:92)、辽宁大学(综合排名:92)、中国医科大学(综合排名:91);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山东师范大学(综合排名:94)、河南师范大学(综合排名:94)、中央财经大学(综合排名:94)。 一:历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全

2024-06-26 05:57:18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最新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最新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有北京中医药大学:645分、天津中医药大学:610分、海军军医大学:595分等。 1、北京中医药大学:645分。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拥有良乡、和平街和望京三个校区,设有16个本科招生专业,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

2024-02-08 15:20:05
中医药大学排名前十名(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中医药大学排名前十名(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中医药大学排名前十名 中医药大学排名前十名如下: 中国前十名中医药大学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简称“北中医”,位于北京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2024-01-07 19:10:43
中医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及分数线 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医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及分数线 中医药大学排名

最新中医药大学排名 最新中医药大学排名如下: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国内位居榜首的中医药大学,同时也是广大医学生所向往的高校,实力自然是不容小觑的,不仅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实力相当强劲。 学校由三个校区组成,校内学校学习氛围浓厚,环境

2024-05-09 19:21:06
中医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及分数线(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医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及分数线(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医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及分数线 全国中医药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有北京中医药大学:645分、天津中医药大学:610分、海军军医大学:595分等。 1、北京中医药大学:645分。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拥有良乡、和平街和望京三个校区,设有16个本科招生专业,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2024-06-03 18:49:08
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医药大学排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医药大学排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排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排名:北京中医药大学最新排名全国第47名。 学校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学校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1年,学校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合并。 1977年,两院分开,分别恢复独立办学;199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

2024-04-27 12:45:59
全国十大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全国十大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全国十大中医药大学 全国十大中医药大学如下: 中国前十名中医药大学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中医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适应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全

2024-04-30 15:50:17
中医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及分数线(国家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医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及分数线(国家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医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及分数线 全国中医药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有北京中医药大学:645分、天津中医药大学:610分、海军军医大学:595分等。 1、北京中医药大学:645分。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拥有良乡、和平街和望京三个校区,设有16个本科招生专业,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2024-08-03 23: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