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 06:55:38 | 利好高考网
延安大学的宿舍条件不错,学校内有学生超市、学生食堂、学生澡堂等生活设施,还有学生图书馆等学习设施。
学生公寓统一为六人间,室内设有卫生间、阳台、电脑桌椅、电话、网线、暖气、风扇,实行物业化管理,配备物品柜,不需带皮箱;
根据学生不同的家庭条件,延安大学设有不同条件的公寓。各公寓均配有门禁系统,保证学生住宿安全;同时,为方便同学日常生活,公寓内配有刷卡式洗衣机、热水器。
学校建设情况:
1、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419人,专任教师841人,其中教授127人,副教授308人。博士、硕士707人。基本形成了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3人;
陕西省教学名师15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4人,“三秦人才津贴”专家8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学校外聘高水平专家12人,聘请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2、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教材8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延安大学是211院校吗?的相关内容。
延安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学校坐落于革命圣地——陕西省延安市,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陕西省属重点大学、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实施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港澳台招生资格院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对口支援高校。
延安大学是新时期延安精神的传播中心,学校依托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和教育部机关党校培训基地等教育基地,创办了“窑洞大学”和“泽东干部学院”,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万余名的青年和干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4月22日,学校启动了新校区建设,新校区办学规模为13000人,建筑总体量为56.7万m2,规划建设55栋建筑,计划于2018年竣工。届时,一座功能完备、设施先进、质朴实用、开放共享、绿色智慧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将矗立在圣地延安。
当前,学校正在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以“双一流”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全力推进以新校区建设为核心的外延建设,朝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学校历史
1941年7月13日、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两次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决定将泽东青年干校(1940年5月成立)、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7月成立)、陕北公学院(1937年10月成立)三校合并,命名为延安大学,吴玉章为校长,赵毅敏为副校长。大学下设社会科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俄文系、英文系、体育系、中学部。全校学员800余名。校址在女大旧址王家坪。
194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鲁艺(1938年4月成立)、自然科学院(1939年10月成立)、民族学院(1941年9月成立)、新文学干部学校(1941年5月成立)合并,名称仍为延安大学,校址设在延安桥儿沟“鲁艺”原址
1944年4月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与行政学院(1940年7月成立)合并,周扬为延安大学校长。校址设在行政学院原址南门外。大学下设行政学院、鲁艺、自然科学院、医学系、短期培训班
1947年,因战争形势,延安大学开始了战时行军生活。3月14日撤离延安,至1947年8月22日东渡黄河进驻山西省临县吴家湾,8月25日,在吴家湾开始上课。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学校于7月继迁回延安,住在延安市东关清凉山下。
1948年,西北局和边区政府决定扩大和加强延安大学,实行正规办学。10月21日,校长李敷仁宣布学校设大学部、分校和研究室。暂设4个系:政法系、经建系、文艺系、教育系。
1949年5月23日,中共西北局发出指示将延安大学、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北财经学校合并成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延安大学陆续迁入西安,马明芳、李敷仁分别担任校长、副校长。1953年3月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组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次年底更名为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
1958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重建延安大学。
1958年9月正式开学,当时只设有中文系、数学系、理化系3个系,中文、数学、理化3个两年制专修专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学校教学工作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1971年9月30日,省革委会批准延安大学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学校以农为主,兼设师范和医学。两校合并之后,学校仍定名“延安大学”。1972年3月6日,两校依照周总理、李先念副总理指示分开,原北京农业大学师生迁回北京。
1993年9月13日,延安大学与西北大学联合招收的在职化学工程硕士点正式开学。
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延安大学与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
2011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建设大学。
2021年6月,加入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419人,专任教师841人,其中教授127人,副教授308人。博士、硕士707人。基本形成了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5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4人,“三秦人才津贴”专家8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学校外聘高水平专家12人,聘请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设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1所附属医院,开办6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医、教、经、管、史、法、农、艺11个学科门类;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5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音乐学
省级特色专业(名单不全):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英语
省级特色学科: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政治学、延安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态学、基础医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共产党历史、临床医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商管理、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
学术科研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其他研究基地1个。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490多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奖励150多项。
2005年在中国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论文20000多篇,出版专著650多部,承担各级各部门研究课题1500多项,有52项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17项成果获国家专利。
学术资源
该校图书馆由校本部图书馆和医学院分馆组成,据2011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印刷型文献120多万册,年订中外文报刊资料2800余种。拥有电子图书和博硕士论文累计160多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2.1万多种,光盘资料2.3万多张,各类专题数据库38个。
学术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创刊于1979年,1996年被评为陕西省
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2000年首批获得中国学术期刊编排规范执行优秀奖;以“红色延安”的独特历史文化和延安大学的学科优势为自己的办刊特色,主要栏目有延安学、中共党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艺学与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体育运动学、科学史等专题研究、研究简报、综合述评等。1996年荣获陕西省教委、新闻出版局评比的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同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2000年加入国家科技部情报所"万方数据库----数学化期刊群",同年荣获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比的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1年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大多数专业性文摘刊物作为收录统计源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创刊于2003年,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祖国医学、运动医学等学科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理论。
《延安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由学报编辑部与高教所联合主办的学术半年期刊,主要刊登高等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4月,学校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西北大学签订了省部共建对口支援协议,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二炮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学院等部队院校有着密切的双拥共建关系,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石油大学等2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关系,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
211工程 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延安大学的宿舍条件如何?校区内有哪些生活设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成都大学的宿舍条件如何?校区内有哪些生活设施? 成都大学宿舍条件还不错,学校内有学生超市、学生食堂、学生澡堂等生活设施,还有学生图书馆等学习设施。 寝室分为四人间和六人间。四人间:上床下桌;六人间:上下铺和上床下书桌。所有寝室都有独立卫生间、阳台、空调、风扇、板凳、储物柜等。 每栋宿舍楼的一楼都有设置一间功能房和洗衣房功能房内配有自助贩售机、咖啡机、冰箱、急救包、针线盒、微波炉、
江苏大学的宿舍条件如何?校区内有哪些生活设施? 江苏大学的宿舍挺好的。 四人间,柜子书桌都是单独的。所有的宿舍都是公用厕所。宿舍里只有电风扇。除了二区宿舍楼和老一区个别宿舍楼没有阳台,其他都有阳台。其实宿舍都有好有坏,差的宿舍离教学区进,每天早上起来方便,好的宿舍离教学区远。 简介: 江苏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研究
宜春学院的宿舍条件如何?校区内有哪些生活设施? 宜春本校区的宿舍大部分都是学校整体规划的时候建起来的,宿舍环境总体良好。 本部男生寝室都是六人寝,上床下桌,床铺尺寸0.9mx2m,独立卫浴,有空调。洗澡没有热水,要去某些固定的楼层打热水用或者去公共浴室,当然也可以用热水壶烧水用。 女生寝室有六人寝十人寝,都有空调,大部分有独立卫浴有热水。上床下桌比较少,上下铺比较多都有单独的书桌
云南农业大学的宿舍条件如何?校区内有哪些生活设施? 云南农业大学的宿舍条件很好。学校新生入学第一年按班级全部入住普通宿舍,第二学年起至毕业入住学生公寓。普通宿舍为8人间,设有公共洗漱间、公共卫生间;学生公寓设有四人间、六人间,公寓内设有卫生间、供应太阳能热水。 学校有校本部和普洱校区两个校区: 校本部:是八人间普通宿舍; 普洱校区:内设独立卫生间、供应太阳能热水,配有衣柜、书桌、
沈阳师范大学新生宿舍条件 沈阳师范大学新生宿舍条件 宿舍,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休息场所,是集体生活场所。大学宿舍一般4人或6人一间,也有8人间的,一般都带有独立卫生间。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沈阳师范大学新生宿舍条件,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沈阳师范大学宿舍有四人一间也有六人一间价格不同,沈阳师范大学宿舍环境还不错,不过有的旧宿舍环境不怎么样,总的来说有阳台、卫生间、电风扇,储物柜足够你用。
河北医科大学的宿舍条件如何?校区内有哪些生活设施? 完善的食宿设施与服务,努力为广大考生营造健康文明、舒适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学生住宿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住宿费为800元/年。餐厅设有各种高、中、低价菜,建有回民食堂。我校被河北省卫生厅评为“食堂卫生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食品卫生先进单位”等。 河北医科大学(HebeiMedicalUniversity),简称“河北医大”,位于河北省
南京师范大学的宿舍条件如何?校区内有哪些生活设施? 南京师范大学的宿舍还是不错的,生活设施齐全。 宿舍比较干净,但是宿舍楼有点老,宿舍管理员会督促学生们打扫好寝室卫生。学生也基本都成年了,所以对于收拾干净寝室还是有这个动手能力的。寝室有空调,一般夏天开到12点,热时整宿,冬天也会很舒适。 每个房间配置:四人间的床,两个大柜子,四张桌子,宿舍比较宽敞。 生活设施就很简单了,学校
新疆医科大学的宿舍条件如何?校区内有哪些生活设施? 新疆医科大学的宿舍条件和校区内的生活设施相对较好,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 宿舍条件方面,新疆医科大学的学生宿舍一般分为四人间和六人间,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和暖气,确保学生在不同季节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此外,宿舍内还配有书桌、椅子、衣柜等基本的生活设施,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公共区域还配有热水器、洗衣机等设施,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