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08:22:55 | 利好高考网
每年的高考分数线都是依据人数来划定,教育部组织高校召开招生大会,一般选在分数出来后,然后教育部给各大高校分配招收学生的名额,各大高校计划招生统计完成后计算总人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分数多少,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参与录取。 利好高考网
各批次院校的控制分数线控制分数线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文化考试成绩,按略多于某批院校计划录取总数划定的一个“分数”。达到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录取,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根据录取控制分数线,在录取过程中将上线人数再按考生所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列,由招生院校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录取控制分数线是省招考委根据当年全省考生参考人数、高考成绩及普通高校在各地招生计划等,将全省考生分科类即文科、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根据一定比例分批次按科类分别划定录取考生的最低投档分数标准。
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般是分专业类、分批次确定的。专业类一般分为文史、理工,以及音乐(文、理)、美术(文、理)、体育(文、理)等等,每一专业类又各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等。文史、理工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只对文化总分作出规定,音乐、美术、体育专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则同时针对文化与专业两方面的总分作出规定。
1、使用考试试卷不同
今年有26个省市使用了全国卷考试,可是全国卷不止一套试卷,有全国卷123,还有个别省市是自主命题,比如上海是自主命题。而题目不同,难度也不同,是没法比较的。
2、考生数目不同,考生录取率不同
分数线不是乱产生的,是根据各大高校录取的人数来划分。不管考生有多少,当年录取的人数是有限定的。一般来说在录取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报考考生越多,录取率的越低,分数线也就越低。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录取分数线的比较理论上是科学的,不受题目难度高考总分影响。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年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来划定。如某省理科计划招生4万人,根据全省理科考生高考成绩,如按1∶1.1的比例划定,则应该从高到低排分至44 000名。假设第44 000名理科考生考分为340分,那么340分就是该省、市、区的理科最低控制分数线。文科线确定方法同理科。至于线差的话 是因为招生计划的多少以及考卷的难易程度造成的。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文科理科人数比例差距惊人的相关内容。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关心文科理科人数比例是怎样的,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理兼收的专业偏少,文科的录取专业和人数远少于理科
。
高校招生文理科在专业数和人数上的差距非常悬殊,很多地区都存在文科报名人数相对多而 招生计划 少,可以填报专业偏少的现象。由于理科对口理工农医类专业,更具实用性,找工作也相对容易,各大学在专业设置时偏重理工科,这是现实情况,也无可厚非。就目前而言,文理兼收专业偏少,理科录取的人数和比例远多于文科。
文理科录取比例差距惊人
但是,文理科在录取比例上的差距却非常之大,这种差距已经到了不合理的程度。以近三年湖北省高考为例,2015年-2017年湖北省参加高考文理科人数和录取人数及比例统计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上一本线的人数看,理科比例是文科的三倍左右,虽然从录取比例上都在逐年增加,但由于理科生人数多,增加更快,理科增加的人数远多于文科的人数。
我推荐: 文理科最好就业的专业是什么
高考文科生与理科生录取比例悬殊
高校招生所产生的巨大悬殊,在文理科的区别上也非常突出,很多地区都存在着文科报名人数多而招生计划少的现象。就目前而言,除了少量的学科专业(如经济类、管理类)可以兼收文理科生外,大部分专业录取对于学生学文还是学理的界限非常明确也很严格。
从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安徽高考51.1万考生中,文史类考生21.4万人,理工类考生29.7万人。从结束录取的本科批次来看,文科考生读本科的几率远远低于理科生,只有理科生的一半。文科考生21.4万,录取51283人,不足24%;理科考生29.7万,录取135930人,约占46%。
2013年江苏省高招中,文科考生录取率约为94.8%、理科考生录取率约为85.3%。尽管文科总录取率高于理科,但本科录取率,文科远不如理科:文科本科录取率约为46.33%,其中去除三本以外的公办本科的录取率约为26.46%;理科本科录取率约为53.06%,其中去除三本以外的公办本科的录取率约为37.26%。
2013年河北省高考报名人数中,文史类考生数为123761人,理工类考生220704人。从招生计划数来看,文史类本科招生计划为43852人,理工类招生计划为112192人,也就是说,文科生考本科的预计录取率为35.2%,理工科学生考本科的预计录取率为50.8%。
为什么高中要分文理科?
1、人无完人,你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因此,你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学得都特别精。
2、介于第一点,所以,我们只能专,而初中我们掌握知识又不是很多,各科之间相互联系的有太多,所以,我们就要分科,只是笼统的分——分文理,而到大学,我们我们掌握的基础知识差不多了,所以,到大学时,我们就分的很细了,按专业分。
文理生人数差太多,不是分文理决定的,而是由学生个人的爱好所决定的。
文理生思想差异当然大了,是由他们所学的知识所决定的,他们平时解题的思路不同,这也决定了他们平时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法都不同,因此,他们的思想也会差很多。
每年的高考分数线是怎么划定的 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分数多少,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参与录取。②各批次院校的控制分数线控制分数线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文化考
高考分数线是怎么算出来的 高考标准分数制度由常模量表分数(包括全国常模和省常模)、等值量表分数组成。 具体讲:常模量表分数反映一次考试考生成绩在考生总体中的位置,分数值与这一位置有关。由于高考是全国统一考试,分省进行录取,所以标准分数转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全国考生做为一个总体进行分数转换,另一种是把每个省的考生做为一个总体进行分数转换。 这样建立的常模量表分数能够准确地刻画考生成绩在总体
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怎么来的? 实录线大概就是调档线,等位分其实就是通过公式把分数转换为等效的位置所对应的分数。意思是,这是分数,不是排位。平均分是往年成绩录取平均分,调档线就是高校调取考生档案的最低控制线。 王同学某年考了700分,但全省其他考生都考了701分,王同学仍是最后一名,没有任何录取机会;而李同学某年考了10分,但其他考生都考了9分,李是第一名,所有的学校随他选(当然这只是一个极
新高考每个组合分数线一样吗怎么定的 新高考不同组合的分数线是不一样的。新高考录取分数线按照实际考生的总成绩划定,并且原则上加分项不能算入总成绩中,只能提供给院校作为参考。 新高考每个组合分数线一样吗 新高考不同组合的分数线是不一样的。在实施“3+3”方案的省份会统一划定本科分数线,在实施“3+1+2”方案的省份会根据物理、历史两大类划定物理、历史两个大类的本科分数线。 新高考录取
预计高考本科分数线会上升还是下降 1、预计2021年本科分数线是多少 按照近年来的高考分数线来看,2021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变化幅度应该不大,对于那些想要考取二本大学的学生来说,文科的二本各省分数线在380到480左右,而理科各省的分数线也会在350到450分左右,这会根据每个省份高考报名人数的不用而有一些变化,对于一些特殊的省份,高考分数线还会有一些变化。 而对于想要进入一本大学的考
高考分数线怎么算出来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投档线线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分数多少,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参与录取。 达到投档的考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录取,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根据投档线,在录取过程中将上线人数再按考生所
各大学每年的提档线是怎么定的?高分! 由高校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提出调阅考生档案比例,然后再根据“先分数后等级”、“等级级差法”或“先等级后分数”等录取规则对考生进行排序,确定本校的投档线。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
在word文档里,分数线是怎么打出来的? 在Word文档中插入分数线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首先,打开Word文档并在需要的位置输入分数相关的文字。例如,输入“85”,紧接着输入分数线符号“/”,再输入“100”。 2.接下来,选中分数线符号“/”及其后面的空格。这可以通过点击分数线符号并拖动鼠标选中所有内容。 3.选中内容后,转到“开始”选项卡,在“字体”组中点击下划线按钮。在下划线样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