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 19:14:36 | 利好高考网
任何人都可以比我们优秀,也一定会比我们优秀,因为在对方的身上有我们所没有的优势,这就是对方比我们优秀的地方,所以我们一定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少去非议别人,比不上自己的地方,只有尊重差异,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可以让自己的未来变得更加的优秀,人一定要及时去弥补自己的短板,多向别人的长处学习。很遗憾的地方是很多人都不抱这样的想法,大家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劣势,然后尽情地去嘲笑别人的劣势,从来都没有发现别人比自己厉害的地方,以至于自己故步自封,人生也走起了下坡路。对那些真正有才华有成就的人而言,他们眼光自然不会如此的狭隘。就像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了这位河南高考神童。
对于众多莘莘学子而言,高考是改变自己人生一生际遇的关键地方,如果可以在高考上一战成名,那么自己往后余生也都能走得更加的顺利,如果在这个战场上自己失利了的话,那么在这条起跑线线上就落后了别人一大截。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位故事的女主角,小小年纪就把高考斩落马下,她是一位天才少女,名叫何碧玉。
何碧玉在小学六年级灵光乍现
何碧玉出生于河南,那个时候的中国才刚刚进入义务教育的时期,何碧玉也只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学生,从一年级读到五年级的时候何碧玉,并没有什么特殊突出的地方。然而一到六年级,她的人生就仿佛开了挂一样。
她就好像学会了什么武功秘籍一般,在六年级那一年进入了当地的天才少年班。在13岁的时候迎来了自己的第1次高考,高考之后凭借当时的分数,何碧玉已经可以读很优秀的学校,但是她依然对自己不满意,觉得自己没有在高考的战场上发挥出真正的实力,所以准备重新备战一年。
只有第2次高考,她信心满满地把最后的成绩展现给世人,让世人知道了这位14岁的天才少女。对于我们普罗大众而言,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个女孩子最后所表现出来的亮眼成绩,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女孩背后付出了多少的努力,而那些挥洒的汗水,数不尽的夜晚所付出的艰辛都理所当然地被我们给忽视了。对于这个女孩子的成功,我们冠以天才的称号,但不知道为了天才这两个字,这个女孩在背后到底承受了多少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辛苦。
满分成绩考进清华
人生都是公平的,机会也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对那些努力的人命运也会嘉奖他们,在2000年7月份年仅14岁的何碧玉,以750分满分的高考成绩成为了当年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这样的成绩可以让她自由地去选择自己想要的学校,很多名牌大学也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最后何碧玉的选择是理工信息更为浓厚的清华大学,她也成为了同年级清华大学新生里面年纪最小的一位。
初出茅庐何碧玉,顶着天才神童的光环,也惹来很多人的质疑和争议,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成为现实版的伤仲永。伤仲永的故事相信大家在课本上都有了解过,仲永是一个天才儿童,但是最终因为种种遭遇泯然众人。当然大家这样担心并不是没有顾虑的,毕竟像这样的少年天才年纪轻轻三观都还没有完全建立,就早早的已经步入了成年的社会,很容易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受到一些负面影响,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毕竟在新闻报道当中天才考上名校,但是荒废学习被劝退的例子不在少数。
但是很快何碧玉就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她给那些曾经质疑过自己的人狠狠打了一巴掌。在大学4年的生活当中,何碧玉并没有受到周遭的诱惑,一直都埋头苦读,除此之外也发展了很多兴趣爱好,在很多社团活动当中,都能看到何碧玉的身影。虽然这个女孩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但是也遭到了周遭的诋毁和谣言,毕竟这些是自己没有办法去避免的。但是对于这个女孩来说,只要自己的人生过的肆意和潇洒就足够了,只要自己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人,坚持自己的初心,那么就是快乐的。
何碧玉活得潇洒 利好高考网
在这个女孩的高中母校里面,她一直都是大家热议的对象,有很多喜欢嚼舌根的人造谣说何碧玉在上大学的第1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就已经退学回家了。可是事实根本就不是这样子,那时候的何碧玉早就出国了。所以面对谣言,有的时候我们真的不能去相信,大多都是因为嫉妒,所以才编造出来的谎言而已,见不得别人活得那么的幸福,得到那么多的成功,所以才有了所谓的谣言和争议。
一直以来的良好习惯,让这个女孩在毕业之后轻而易举就获得了国外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offer。这样的一份offer对于其他人而言是难如登天的。但是他就这样子得到了,而且与之相比更加困难的博士之路这个女孩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成功get了。在自己毕业之后,何碧玉效力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在前两年的时候,这个女孩更是成为了美国纽约大学的一名助理教学教授,也正式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这个女孩的优秀是显而易见的,可能有很多人都会质疑她为什么在自己毕业之后没有选择回国效力,也因此受到了许多人的非议,可是作为旁观者,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我们真的没有资格对这个女孩指手画脚。
纵观这个女孩的前半生,因为自己的优秀遇到过很多的机会以及污蔑,可是这个女孩并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里,也没有因为别人的嫉妒和争议而让自己迷失了本心,这一路一直都在抵御前行,也靠着自己的实践告诉了我们,只要人足够优秀,不需要去管别人说什么都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的影响。
总结:人这一生总是要为自己而活的,周围的声音都只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嘈杂声而已,别让我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无愧于内心,只要我们活的是肆意坦然的,只要我们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就够了,我们只需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所交代,不要让自己的一生活得荒废,那么就是精彩和大写的一生了,你觉得呢?你还知道哪些神童的故事?他们后来的结局都如何?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变革,我将与你同在!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山东考生想上,上海纽约大学过一本线多少分?的相关内容。
A档签约考生只要高考考分达本一线就自动录取,B档考生分数预计需达到985高校水平。全国高考满分750分,她考了750分被称作是“最牛考生”,如今怎样? 天才之舟,在汗水的河流里启程。——佚名 导语:对于一些状元来说,几乎都不是死读书的类型,他们都是通过了一番尝试和努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技巧地去努力学习知识和文化,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让他们从很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高考状元,20年前的“最牛高考状元”,满分750分她考750,大家一定很好
20年过去了,14岁高考,750分摘得理科状元的河南女孩,现状如何?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这四句诗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意思是说大丈夫立下了慷慨志向,是一生要建立起忠孝的门第;当官必须做宰相,科举考试一定勇争第一。 其实这就是古代文人的梦想,他们青灯下苦读多年,就为了有朝一日可报国。 如今,五千年的文化因为我们得以传承:小时候我们每个人不都是有一个
高考史上年龄最小的神童,11岁考上985大学,今现状如何?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我们经常听到,这个世界上出生就含金汤勺的孩子毕竟占少数,多的是寒门子弟,这些孩子想要改变命运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而学习就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必经之路。 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收入和学历挂钩,也有很多家长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找到好工作。 于是乎很多孩子拼命学习,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大学毕业后
高考749分只差1分就满分,被称作高考“神话”,如今过得怎么样? 高考是我国莘莘学子最能够改变命运的一条路,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个国家和人民都非常重视这场考试。自从1977年全国高考恢复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考满分都是750分,很多时候只要考上了600分,那么基本上就能够上一个非常好的学校了。不过,我国却曾经出现过一个高考“神话”,749分只差一分就满分,如今过的怎样?而这个学霸创造
达州13岁神童被保送清华大学?清华招生办对此作何回应? 达州13岁神童被保送清华大学已经被证实是假消息了,清华大学招生办对此回应称,清华大学没有任何项目能够录取13岁的孩子。 6月23日上午,一则消息在达州市人们的手机上引起了刷屏,这则消息称达州有一位13岁的神童,王某某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被保送进了清华大学,成为了中国最牛学霸。因为正值高考查分的时间段,消息传播的非常快,人们都很羡慕这
洛阳一中今年高考成绩怎样? 一中和八中教学水平差不多,但都比三中好.三中虽然是省重点,但是只是去年刚刚申请上的.各方面的师资水平不如一中和八中.但是三中的文科还是不错的,理科就不行.2009年高考一中理科应届生上一本线11人.理科复读生上一本线5人.理科应届生上二本线人数38人,理科复读生上二本线40人. 理科应届生上三本线人数85人,理科复读生上三本线67人.我只有市教育局的数据,上面只有
河南怎样查高考成绩 河南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高考成绩: 1.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考生可以登录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在“高考成绩查询”栏目中输入个人信息进行查询。 2.河南省招生考试信息网:考生也可以登录河南省招生考试信息网,在“高考成绩查询”栏目中输入个人信息进行查询。 3.电话查询:考生可以通过拨打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或当地招生考试机构的电话进行查询,需要准备好个人相关信息。
高考703分被美国13所名校拒绝,无奈选择清华的李泰伯,如今怎样了? 1908年,美国的“有识之士”提出用多余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建设留美预备学校,来发展教育事业,次年,游美学务处在北京设立,同时也开始筹建附设肄业馆,1911年,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说到这里,很多人应该已经知道了,清华大学的前身就是游美肄业馆。 清华大学作为我国最高学府,凡是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不无都向往着考上清华大学,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