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0 00:20:46 | 利好高考网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排名如下:
1、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位于首都北京市朝阳区,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致力于网络、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广告、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工、文、艺、管、经、法、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近年,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字媒体、广播电视领域)、戏剧与影视学等一级学科稳居全国第一。
2、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学院。学校为地方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以艺术类专业为主,文经工管协调发展。学校教学实验设备先进,已成为中国区域性广播影视资料中心。
22层演播大楼拥有各种规格演播厅17个,是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基地。学校拥有两个校区。
3、辽宁传媒学院
辽宁传媒学院简称辽传,始建于1991年,其前身为辽宁美术职业学院,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传媒学院。是中国首批综合应用类大学试点高校,中国四大独立传媒类院校之一。
辽传汇聚了国内外传媒、艺术、设计、互联网、教育界的顶尖级专家学者和技术骨干,打造能力突出,专业领军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400余人,学院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全面提升教学层次,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博采众长、厚积薄发。
4、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简称“西大”,始建于1902年,由清末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坐落于古都西安,是国家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
5、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简称“”暨大(JNU),是中国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
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教育部、国侨办、广东省三方签约重点共建大学。
6、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简称“川师大”,位于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四川省免费师范生培养实施院校。
7、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位于古都西安,是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九所高校之一,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8、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学校在中国气调储粮理论及技术、储粮昆虫分类学、磷脂粉末化技术及理论、粮食散体物料压力理论、筒仓防爆技术、低温陶瓷结合剂超硬磨具、高温树脂结合剂超硬磨具、柔软耐水砂布等研究方面,诞生了一批中国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
截至2015年5月,学校近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国家质量标准贡献奖一等奖1项。
9、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简称“广大”,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9所实施高校之一,全国12所“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也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研究教学型大学。
中山大学,简称“中大”,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中山大学是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同时也是“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1、新闻学:暨南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有着70余年的发展历史,已成为华南传媒人才摇篮。新闻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历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保持在98.5%以上。
2、汉语言文学: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毕业生就业主要地区分布为广州、深圳、北京等大中城市,就业率极高。
3、经济学: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最早的经济学院之一,系史悠长,桃李芬芳。本专业考研率(含出国读研)达到50%,就业率达到98%,就业去向集中在金融领域、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
4、工商管理: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点。毕业生国内升学深造率高,就业率高达96.08%。
暨南大学简介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广东四所211高校之一。“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
目前,学校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设有37个学院,有64个系,19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9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7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各层次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30个一级学科上榜,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其中新闻传播学获评A-,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获评B+。
暨南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暨南大学王牌专业有:新闻学、汉语言文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 1、新闻学:暨南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有着70余年的发展历史,已成为华南传媒人才摇篮。新闻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历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保持在98.5%以上。 2、汉语言文学: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毕业生就业主要地区分布为广
暨南大学最好的专业 暨南大学的四大王牌专业是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药学和工商管理专业。 新闻学: 暨南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有着70余年的发展历史,已成为华南传媒人才摇篮。新闻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历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保持在98.5%以上。 汉语言文学: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毕业生就业主
暨南大学王牌专业 其他信息: 暨南大学王牌专业有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力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公共管理、化学、生物学等。暨南大学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产业经济学、水生生物学、金融学、文艺学。广东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力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暨南大学专业排行榜 1、新闻学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新闻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暨大新闻传播学位列A-。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系中国新闻奖报送单位,中宣部舆情信息直报点,是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新闻专业院校排名 新闻学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 新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科主要以文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同时又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 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新闻学的录取分数往往比正常本
暨南大学有哪些专业不错呀? 暨南大学比较好的专业如下: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工程力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工程力学、华文教育、中医学、财务管理、广告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英语、知识产权。 暨南大学的专业评估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四大王牌专业是什么? 暨南大学拥有二级国家重点学科4个,分别是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水生生物学、文艺学。 暨南大学的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与毒理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表现出色。 暨南大学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学科为药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暨南大学有30个一级学科上榜,数量位居广东省高校第
暨南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 暨南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如下: 1、传媒类:QS世界大学传媒与传播专业排名第33位。 2、医学类:USNews全球大学医学专业排名第221位。 3、工程类:USNews全球大学工程专业排名第441-450位。 4、商学类:中国大学排名(本科)商学类排名第25位。 暨南大学排名最前的专业? 暨南大学在国内学科评估中等级最高的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在第四轮评估中被列为A
2024-04-03 06:38:50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5 14:56:22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