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23:37:08 | 利好高考网
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组是一个志愿。
大部分省份同一学校可以填4-6个专业,因此一个学校两个专业算一个志愿;部分新高考省份某一批次一共可填45、96个等志愿,采取院校+专业形式,一个学校两个专业算两个志愿。
1.江苏
本科批:可填4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填6个专业
专科批:可填4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填6个专业
2.河南
本科一批:可填6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5个专业
本科二批:可填9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5个专业
专科批:可填6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5个专业
3.黑龙江
本科一批:可填10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
本科二批:可填10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
专科批:可填10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
4.北京
本科批:可填3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填6个专业
专科批:可填2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填1个专业
5.四川
本科一批:可填9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
本科二批:可填9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
专科批:可填9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 利好高考网
6.西藏
本科一批:可填10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4个专业
本科二批:可填10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4个专业
专科批:可填10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4个专业
7.重庆
本科批:可填96个志愿
专科批:可填96个志愿
8.浙江
普通类一段:可填80个志愿
普通类二段:可填80个志愿
9.辽宁
本科批:可填112个志愿
专科批:可填60个志愿
10.河北
本科批:可填96个志愿
专科批:可填96个志愿
11.贵州
本科一批:可填8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
本科二批:可填8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
专科批:可填8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
填志愿一个学校可以选六个专业组。
1、高考填志愿可以填六个学校,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空填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
2、六个专业都为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指考生所选A、B、C、D等志愿,他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
填报志愿时,一般情况下,一个学校可以选择多个专业组。具体的填报要求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常见的情况:
本科专业组:大多数学校会将相关的本科专业归为一个专业组,你可以在该组中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适合自己的多个本科专业。
研究生专业组:如果你是填报研究生志愿,一般也可以选择多个研究生专业组。不同学校的研究生专业组划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组。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了解专业信息:详细了解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科方向、就业前景等信息。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2、研究学校情况:调研目标学校的办学特点、学科实力、师资力量、校园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学校的声誉和排名,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3、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招生政策、录取标准和录取优先次序。注意查看学校网站上的招生章程和填报指南,以及往年的录取情况。
4、注重平衡:在填报志愿时,尽量做到专业的多样性和平衡。考虑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发展方向,将志愿进行合理搭配。
5、灵活调整:可以对志愿进行调整和优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获得的信息,灵活地进行调整,以最大程度地符合自己的需求和志愿。
6、多方咨询:向老师、辅导员、学长学姐、亲友等多方面咨询,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意见。也可以参加招生咨询会、学校开放日等活动,直接与招生负责人或学科老师交流。
7、注意填写顺序:填报志愿时,要按照自己的优先顺序填写,将自己最想去的学校/专业放在前面,确保填报的顺序符合自己的期望。
8、检查核对:在填报志愿前,仔细核对填写的信息,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检查志愿序号、专业名称以及其他要求的填写。
最重要的是,填报志愿要结合自身情况、兴趣和发展规划,做出理性的决策。在填报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并遵守招生政策和填报要求。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苏高考志愿专业组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江苏高考志愿专业组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
院校专业组的作用:
一所院校被拆分成若干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包含若干个专业(类)。改革前,考生填报某一院校志愿时,可在该院校文科、理科等某一科类下的所有专业中选择专业;改革后,考生填报某一院校专业组志愿时,只能在该院校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中选择专业。
如果拟报考某院校的两个专业分布在该院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中,考生须分别填报两个专业所在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院校专业组应用例子:
“A大学专业组4”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包括通信工程等若干专业;“A大学专业组5”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或生物,包括临床医学等若干专业。
如考生拟同时报考A大学通信工程和临床医学2个专业,应同时符合以上2个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江苏特殊志愿填报要求:
一、填报军事院校志愿有关要求:
报考军事院校的考生必须是政治考核合格并已参加由省军区组织的军事院校招生全省统一面试、军检等,结论合格的考生。个别院校对考生有政治面貌要求,请查阅院校招生章程或详询院校。
二、填报公安政法院校(专业)志愿有关要求:
报考公安政法院校(专业)的考生,须符合公安或政法院校的招生条件(如视力要求等);报考公安院校及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考生还须经有关单位和院校组织的面试、体能测试等,结论合格。
三、填报航海院校(专业)志愿有关要求:
报考航海院校(专业)的考生,身体条件(如视力要求等)须符合航海类院校(专业)招生要求,详见院校招生章程。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高考志愿可以填报几个专业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通常每个考生可以填报6个本科院校(可以包括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等),每个本科院校可以填报最多3个专业。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填报多个专业的意义以及一些填报注意事项。 提高获得录取的机会:填报多个专业可以增加获得录取的机会。不同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录取分数线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有时候一个专业的分数可能无法达到,但其他专业的分数可能符合
可以同时填报同一个专业组的两个专业吗? 同一专业组不同专业当然是不能分开填写志愿的,同一专业组不同志愿也是要一块儿填志愿 新高考改革后出现了新的填报模式,即“院校+专业组”志愿,是指在志愿填报时、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单独的志愿单位,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若干个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调剂”选项,调剂只在该专业组内进行。一所高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
高考填志愿能否填同一学校的两个不同专业? 可以。 1、高考填报志愿时,每个院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1-6个专业填报。 2、可以填报满6个专业,也可以只填报1-5个专业,但填报的专业越多,录取机会越大。不过不要勉强将6个专业都填满,不想去的专业不要填报。 平行志愿的录取应该注意 可以在第三个或者第四个志愿的时候,填报服从调剂,这样能够保证不落榜,
高考志愿中的同一个院校可不可以重复填 同一个院校的不同招生方式专业有的时候需要填报不同的院校志愿的 比如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企合作专业、定向招生专业 填报的时候,需要注意看好,各专业是否共享院校代码 只要不是共享代码,需要占用不同的院校志愿 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考填志愿时可以填不同学校同一个专业吗? 高考填志愿时可以填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 由于各个省市的志愿填报情况不
高考志愿可以填报几个专业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通常每个考生可以填报6个本科院校(可以包括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等),每个本科院校可以填报最多3个专业。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填报多个专业的意义以及一些填报注意事项。 提高获得录取的机会:填报多个专业可以增加获得录取的机会。不同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录取分数线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有时候一个专业的分数可能无法达到,但其他专业的分数可能符合
同一院校可以报多个专业组吗 同一院校可以报多个专业组吗:可以。 一、同一院校可以报多个专业组 高考志愿可以填4一6个学校,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一般来说,一个大学可以填6个专业。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 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
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组怎么录取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志愿填报模式发生了变化,采用“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这种方式意味着,当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每个“院校专业组”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填报单位,而每个“院校专业组”内部包含多个专业选择,同时考生还必须选择是否愿意在该专业组内进行专业调剂。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所高校可以设立多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内部的科目要求必须保持一致。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同一所高
志愿填报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用放在一块吗 志愿填报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用放在一块吗?相关内容如下: 在大多数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中,通常可以将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放在一块进行填报。这样的填报方式称为“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可以按照优先级次序填报多个学校的不同专业,这些志愿之间没有优先级的区别。当高考分数发布后,系统会根据考生的分数和填报志愿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次序进行录取。如果考生的分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