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
1.8省区少数民族无条件加分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大类省区,这些省区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属于无条件加分。包括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和湖北共8个省区。在这些省区只要是少数民族就可以获得加分,对是否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做要求。
2.山西省少数民族全部不加分
其次我们看到第二类省区,只有一个山西省。山西省对少数民族考生不加分,仅执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也不区分少数民族聚居区。
而后我们看到第三大类的省区,这些省区根据教育部文件的规定,在执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时采取了根据聚居地点区别对待的规定。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共22个省区。由于各省少数民族情况很不相同,因此采取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这些省份基本上采纳了教育部规定,本省“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享受到加分照顾。
3.河北、山东和陕西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根据聚居区区别对待
其中河北、山东和陕西的规定最简单。河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增加10分,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增加5分。山东省规定山区、湖区、海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
4.更多的少数民族聚居省份的民族加分由民族种类以及居住区域确定
而更多的省份由于少数民族种类以及居住区域的复杂性,其少是民族加分政策也非常复杂。以广西为例,不得不用大篇幅的文字做出规定:
在全区范围内(除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的城区外),对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总分降低20分。
对融水、三江、龙胜、恭城、隆林、富川、罗城、环江、巴马、都安、大化、金秀等12个民族自治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县同等待遇的资源、凌云、西林3个县以及防城港市的防城区、东兴市2个区、市的考生(含汉族考生),总分降低20分。
对融安、灌阳、蒙山、上思、百色市市辖区(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德保、靖西、那坡、乐业、田林、昭平、河池市市辖区(金城江区)、南丹、天峨、凤山、东兰、宜州、忻城、象州、武宣、凭祥、上林、隆安、马山、扶绥、崇左市市辖区(江州区)、大新、天等、宁明、龙州等33个山区和边境县(市、区)的考生(含汉族考生),总分降低10分。
除上述50个县(市、区)以及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城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外,区内其他市、县的少数民族考生(除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外),总分降低7分。
5.吉林和黑龙江少数民族加分根据高考答卷的民族文字决定
我们还注意到,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更加奇特,不是根据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是否加分的界限,而是根据少数民族考生高考选择的文字来确定加分分值。例如吉林省规定:
在高考文化课考试不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投档。
在高考文化课考试中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投档。
6.部分省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汉族考生也加分
我们的常规思维,享受高考加分的少数民族是指汉族以外的民族。而在有些省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汉族考生可能反而成了“少数”,他们也能享受加分待遇。例如湖南省规定:
少数民族聚居州、县、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降低20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可以降低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农村少数民族考生可以降低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城镇少数民族考生可以降低5分。
类似的“汉族加分政策”在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青海也有。
7.新疆只要报考其他民族招生计划就加分
而在新疆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更有点“意思”。看似在民族之间更加“公平”。少数民族报考
汉语言招生计划(民考汉)或者汉族报考少数民族语言招生计划(汉考民)都享受加分待遇。新疆规定:
凡参加
汉语言统考并报汉语言招生计划或民考汉招生计划的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乌孜别克、塔塔尔、达斡尔、藏、俄罗斯十一个民族的考生(以下称民考汉),在录取时分别按以下两种情况予以照顾:父母双方均为上述民族者,加50分;父母一方为上述民族者,加10分。
参加民语言统考并报民语言招生计划的汉族及其他民族(不含对民考汉已给予照顾的十一个民族)考生(以下统称汉考民),在录取时与民考汉考生的照顾分值一样对待。
8.西藏少数民族只要执行汉族录取分数线就加分
在伟大的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规定更加简单明了:
执行汉族录取分数线的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

高考英语分数怎么计算
2022年高考英语怎么算分在不同的地区对于高考英语听力的计算方式并不一样,因此就导致各地高考关于英语成绩的计算方式不一样,以下将分别介绍相关情况:
①通过计算计入高考成绩根据广东省2022年发布的高考政策可知,外语选考英语语种:英语科目总成绩:笔试成绩×13÷12+英语听说考试成绩(四舍五入取整),英语听说考试成绩:英语听说考试卷面分÷3(四舍五入取整)。注:英语科目满分150分,同样根据相关政策可知,其中提到:夏季高考英语科目笔试分值为130分,英语听说考试分值为20分(卷面分满分60分)。
②取较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部分省份会采取两次听力考试的办法,如山东、北京、天津等,在这份地区中就是取两次考试中成绩较高的一次计入高考成绩,然后再加上高考中的笔试成绩就构成高考英语的满分。③听力不计入总分还有一部分地区虽然高考英语试卷中有听力部分,但是听力并不会计入高考成绩,只是会在投档时提供给招生院校作为录取时的参考,然后将剩余部分按照同比例放大,就是高考英语的成绩,如河南省、湖南省、甘肃省等④直接计入总分还有一部分地区则是直接将高考英语试卷中的英语听力成绩计入总分,卷面是多少分就直接以多少分计入高考成绩,如四川省等。

2010湖南高考总分听说有变化 是多少呢?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0湖南高考总分听说有变化 是多少呢?的相关内容。
2009年高考的硝烟已经散去,湖南省的高考将进入一个新时代。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湖南的新高考也将做出几大改变。根据湖南省教育部门的解释,湖南的高考将借鉴江苏省的一些经验,毕竟江苏省是中国高中教育搞得最好的一个省份。
一.现在将变化的情况列举出来:
1.英语将满分从150降至120。
这一个变化是模仿江苏省的高考方案而来的。在现在国人呼唤语文的基础地位不应动摇,适当的降低“英语热”的大趋势下,湖南省也顺应要求作出了这个改变。那么,湖南考生需要比原来重视语文。
2.增加了综合能力测试科目。
虽然总分只有30分,但是这30分体现出来湖南省教育部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在中国目前也只有山东省和湖南省将这个科目直接计入高考总分的。由于湖南省没有决定将平时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所以这个措施还是可以较为客观的考察学生的课外知识及知识能力的。
3.不将平时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其实这个措施也是对的,因为这个措施是为了保护最广大考生的利益的,如果说设置这分数的话,将会出现几个结果:
(1)必定会引起各个学校的竞争,各个学校为了升学率都把自己学校的学生打很高分,实际上就是让这个平时分数形同虚设。
(2)必定会引起有权有势的学生家长为了自己子女的利益去找老师找学校,就为了子女能多拿一点分数。那么这将直接造成高考的不公平,造就一个“有钱人可以买分数”的让广大学生不可接受的结果。
所以平时成绩很重要,但是如果出现了这个结果的话,还不如不要这个分数来“一考定终身”公平。尽管确实每年有许多考生发挥失常,但是也是考生自己心理素质不过硬所造成的。高考考考生的综合能力就把考查考生的心理素质这一点包括进去了。
二.从2009年的湖南省高考看出来的一些趋势:
1.数学高考题的填空题部分分值加大:
这个改革也是受江苏省的影响,但是江苏省的改革相对较为激进,将所有的选择题取消,而湖南省是一次删除两个选择题,添加两个填空题,改革相对较为平稳。有些人认为湖南这次改革这次是学习北京的,但是那些人只是看到一个数字(题目数量)就盲目下结论,这是不妥的,因为北京这几年题型题量都没有变化,而江苏省的改革是个趋势。这样的改革使得分数的水分(选择题可以猜答案)更加少,对于选拔人才来说是个好事。
2.语文高考题的主观题分值加大:
语文的高考题删除了一个科技文(社会科学科技文与自然科学科技文)的选择题,将分值加到诗歌鉴赏与文言文解答上面去了。这对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战。
3.英语高考题与往年没有变化,但是有消息(可能是小道的)称今年可能公布的2010年各科考试方案中英语部分将会进行重大改革,第一:将会把完形填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一篇文章里设十二个选择题,另一部分是一篇文章里设八个主观题,对考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毕竟搞成主观题对考生的语言掌握要求更高。第二:加大听力考试主观题分数比重,从原来的3道4.5分增加到5道7.5分。湖南省在英语试卷的主观化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5年和2007年均有重大改革,对考生要求越来越高。当然这也是可以更好的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接轨,这样的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减轻湖南学生在大学里的英语学习压力。总之英语绝对不能因为满分降低了就放松对它的重视。
这是我的一点浅显的个人看法,有什么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附1:湖南省2010年高考制度改革方案(2008年8月2日修改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有利于考试公平,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积极稳妥地组织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二、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方案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以先进的教育理论、考试理论为基础,确保方案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
2、基础性原则。方案要根据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接受高等教育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确保方案实施后被选拔出的学生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共同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公平性原则。方案实施有利于维护教育的公平性。
4、选择性原则。方案要反映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要,满足个体发展不同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科类高校选才的需要,设置可供选择的考试和录取办法。
5、导向性原则。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观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6、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使考试组织、中学备考组织、高校录取等方面的操作简便、直观,易为考生、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理解并接受。
7、过渡性原则。方案的实施要符合全省师资、教学场地等硬件设备和教育观念逐渐转变的实际情况,切实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
三、考试方案
(一)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设置为:3+ X+基本能力测试。
“3”为必考科目,指语文、数学和外语(含听力,下同),其中数学分为数学(文科)和数学(理科)。
“X”为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
化学、生物三门科目。
基本能力测试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艺术、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六个学习领域的基本常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题。基本能力测试内容不分文理科,是所有考生必考的科目。
(二)科目组合
考试科目组合按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分为文科类(含外语类,下同)专业、理科类专业、体育类专业、艺术类(含音乐和
美术,下同)专业科目组合。
文科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语文、数学(文科)、外语、基本能力测试。
理科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语文、数学(理科)、外语、基本能力测试。
报考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从文、理科类中任选一类参加高考,并参加艺术类、体育类相应专业的专业考试。
(三)高考学科分值、考试时量和时间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
数学(文科/理科) 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
外语(含听力) 考试时间为 100分钟,卷面分值各120分。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卷面分值各300分。
基本能力测试时间定为9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并以考生卷面得分的30%记入高考总分。
6月7日
09:00—11:30语文
15:00—17:00数学
6月8日
09:00—11:30文/理科综合
15:00—16:40外语
17:00—18:00综合能力测试
(四)考试内容
各学科考试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内容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指定的公共选修内容。
(五)命题原则
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六)组考
1、高考报名由学校统一组织,考生所在的考点和考生的考室、座次在同一县(市、区)区域内随机编排。主考、监考人员在同一市州区域内跨县(市、区)选派,考务工作由考点工作人员担任,常务副主考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选派人员或者考点学校校长担任。
2、同一市州的体艺专业考生集中安排,按照考生报考类别专设考点。
(七)录取
1、高校招生计划确定
普通高校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把招生计划分理科类、文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含音乐、美术)划定。文理兼招的专业需分列文科类、理科类考生的招生计划数。
2、录取依据
(1)高考成绩:
文科类、理科类专业以考生高考成绩总分为主要依据进行录取。高考成绩用各科卷面原始分累加呈现。
(2)学业水平测试考试科目成绩的原始分和考查学科的考查结果记入学生电子档案。在高考总分相同的情况下,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优秀的可优先录取。
(3)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以A、B、C、D四个等第和写实性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分项目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录取时供高等学校参考,作为高校录取或退档依据之一。评价结果中有一个项目为D等,且有确凿的依据证明学生的综合素质某一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二本以上的本科院校不予录取。
(4)体育类、艺术类专业按文化成绩和术科成绩为依据进行录取。
3、分数线确定
省招生委员会分类分批次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当年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考试成绩,按照不同高校类别、不同科类的考试科目相结合计算总分,分类按批次(分为本一A、B批,本二A、B批,本三A、B批,专科批)划定并公布分数线。在上一批次录取结束后,划定并公布下一批次分数线。以便于考生更有针对性地填报志愿。(另一参考办法:考生按本一A、B批,本二A、B批,本三A、B批,专科批共七个批次一次性填报志愿,普通高等学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
外语口语成绩作为外语类及对外语有特殊要求专业的录取参考,普通高校根据专业培养需要自主确定录取标准。
4、志愿填报
考生填报志愿分类分批次进行,在上一批次录取结束后,填报下一批次志愿。每一批次设3-5个平行志愿,设“专业服从”,按照“志愿平行,分数优先”的原则抛档。每批安排一至两次征集志愿,各设3-5个平行志愿,增设“学校服从”。进一步完善我省平行志愿的做法和配套措施,加强与各高等院校的沟通,合理设置投档比例专业志愿,尽可能减少“退档”现象,进一步提高高考考生志愿的满足率。
5、投挡和录取
Ⅰ.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分别根据文科类、理科类招生计划,在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结合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考生选考科目情况,以一定比例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Ⅱ.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分别根据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招生计划,在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结合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一定比例按文化分总分或术科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Ⅲ.普通高校根据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投出的档案,在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照学校已公布的录取原则和要求,结合考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录取。
6、高校招生录取优惠政策
高等院校要有一定的自主招生比例,同时要加强自主招生的制度建设,确保自主招生的公正、公开、公平。
高等院校可以录取一定比例的体育、艺术特长生,同时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确保招生的公正、公开、公平。
增设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成果加分政策,并严格执行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有效考查办法,确保加分政策的客观符实、公正公平。
取消省优秀学生高考加分制度。
利好高考网以上就是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
www.lhgaokao.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