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9 08:19:08 | 利好高考网
志愿填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想要冲刺高分、进入理想学校的考生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非常关键。以下是一些志愿填报“冲一冲”的技巧:
充分了解专业情况:在填报志愿之前,要详细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情况。包括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专业的特点,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同时,还可以比较不同学校同一专业的差别,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校。
多参考招生政策: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招生政策和录取方式。了解不同学校的录取要求和分数线,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决定是否选择该学校,并合理安排志愿的顺序。有些学校可能会有调档政策或提前批次,需要特别注意。
评估自己的实力:要清楚评估自己的考试成绩、排名和综合素质。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地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你的分数位居前列,可以考虑报考一些竞争较激烈的学校和专业,冲击更高的目标。如果分数较一般,可以调整志愿的顺序,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制定备选方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制定几个备选的方案。在填报志愿时,将志愿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确保理想学校和专业排在前面。 利好高考网
咨询教师和学长学姐:与学校的教师和学长学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不同学校和专业的看法和建议。他们会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对学校和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给予你有价值的指导。
多参加招生宣讲会和高考咨询活动:学校和招生部门通常会组织招生宣讲会和高考咨询活动,提供有关学校、专业和招生政策的信息,以及解答学生和家长的问题。参加这些活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情况,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注重平衡:在填报志愿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规划,同时注重科学平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情况,合理安排志愿的顺序,既保留冲刺高分的志愿,又留有一些备选的较为稳妥的志愿。
最重要的是,决策志愿时要理性、客观,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或学校,同时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在适当的范围内有所冒险。希望以上技巧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进行志愿填报,实现自己的高考目标。
中国大部分的高考省份,都面临着平行志愿的志愿填报形式,家长问那老师啊,这个学校应不应该冲啊?其实我个人认为应该冲,我的孩子一刚超一本分数线可能十几20分要冲,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下啊,什么叫冲?如果我们要冲的话,无非两种情况,第一种往好了冲,第二种往坏了冲啊,什么叫往好的冲,就是如果你要冲的话,起码这个学校里边儿所有专业有可能被调剂的专业,你起码都能接受,或者是你能有能力去读。你冲进去以后呢,他起码有个专业可学对不对,但很多家长都可能很盲目,你不叫冲,你叫冲突。
很多人在某些学校,某些地区的学校,甚至某些这个层级的学校,985211或者是一本,你冲进去以后,你发现很多专业根本接受不了,那这个时候你冲我感觉根本没有必要,你等于什么你就说往坏了冲,你冲进了一个学校,你发现里边的专业,你可能一半儿都不可能学,包括刚才有个家长说老师,我学英语师范类,然后呢,这个学校呢,还有日语德语法语,会不会被调剂,但一定会有可能会被调剂,那如果被调剂这些小语种,你能学着吗?不可能上连课都听不懂,所以你冲的有意义吗?我感觉毫无价值,所以啊,家长们一定要理性一点儿,当你冲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看一看学校里这些可调剂的专业,你到底有没有能力学或者有没有可能学会,如果没有的话,你就不要冲了同学家长。
那准备填报志愿的家长,今天给你四个网站,你们要的信息全在这里。第一个各省招生考试院官网,考生的家长呢,每天都要关注一次这个网站,第二个阳光高考网,这个是教育部指定的官方信息平台,你想查的各大学简介王牌专业招生指南专业解读,这是最新的招生简章,都会第一时间在这里发布,绝对是你报考的利器,第三个叫中国教育在线,这里能查到往年的一分一段表,各大学在你们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全都有,第四个就是你目标大学的官方网站,你能看到学校的环境,教学管理,各专业的师资水平有啥问题?你还可以给学校的招生办打电话,志愿填报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哪里不懂的评论区给我留言,有了这四个网站政策,专业院校分数段一应俱全,赶快去关注吧。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填报志愿时怎么选择冲、稳、保学校?的相关内容。
9个平行志愿的话可以冲很多个,看你自己想要冲几个,一般都是冲三个稳三个保三个。
按照志愿分配“冲、稳、保”的原则,将45个志愿划分比例,可参考8:24:13填报志愿的比例,冲的学校选8个,在了解各高校往年投档线和位次之后,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和位次来选择高于自己同位分0-10分的学校,冲的学校存在的风险比较大,所以这部分学校所占的比例,也可根据考生自身情况适当减少。
稳的学校选24个,通常选择与自己同位分相同位置或低15分以内的学校,而且这部分高校必须占据比较大的比例,为的是保证考生大概率被录取。保的学校是13个,为了防止稳的高校因投档线突然上涨而导致考生滑档的情况,可以找13个投档线比自己同位分低15-30分左右的学校,以提高自己的录取几率。
志愿填报技巧:
1、重视第一志愿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第一志愿。因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电子档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欢的专业放在了后面,当第一志愿上线的考生人数足够的时候,招生院校就不会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视第二志愿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再重视第一志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第二志愿。当考生的第一志愿在录取过程中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能被录取时,第二志愿就会成为考生的最佳选择。
很多考生都会认为第二志愿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实每年因为第二志愿而被录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数量,所以考生还是要认真对待第二志愿。
3、服从调剂要慎重
很多考生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就会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选择服从调剂。因此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不能忽视服从调剂,特别是一些成绩较低或是竞争力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视。
以上就是高考填报志愿,如何冲一冲稳一稳?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高考志愿填报冲一冲稳一稳是什么意思高考志愿填报冲一冲稳一稳意思是什么 1、简单来说,这里的冲一冲就是指志愿的填报可以冲刺一下,稳一稳即是要求平稳。 2、通常来说,高考志愿都是可以填报好几个的,因此就会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是应该报考一些重点学校呢?还是普通学校?建议大家可以在稳一稳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冲一冲,这样的填报应该是更加全面,选到心仪院校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一些。 3、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填报
高考志愿怎么填报冲一冲和稳一稳? 高考志愿填报冲一冲15所左右的学校比较合适。 知识拓展: 冲一冲学校,指在志愿填报中选择一些竞争较激烈、名气较大、录取分数较高的高校作为冲刺目标,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冲一冲学校的数量应该控制在15所左右比较适宜。如果选择过多,可能无法做到充分了解每所学校的情况,填报不够认真和细致;如果选择过少,可能会降低被录取的机会。 考生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冲,稳,保 高考志愿填报做到冲、稳、保的方法: 1、高考高分的学生(一本线)应该尽量选择排名较高的大学,城市、学校与专业并重,比较理想的是选择一线城市专门院校的主体专业。 2、二本线上的学生,应以学一门将来能立足社会,自己喜爱的技术为主,淡化学校。但是要提前了解学校的校风,学风。 3、尽量不要报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所谓的热门专业不仅录取分数虚高,而且还会招来大
一本压线考生志愿填报如何冲稳保? 高考志愿填报要实现“冲、稳、保”的目的,主要秘诀就是填报时各校提档线需要拉开梯度。 如果分数刚上一本线或差一本线十分以内的考生,我们可以选近两年来提档线比自己分数高五分左右的学校来冲一冲,而这五分左右的分差在位次5000位左右的位次差吧,而接下来的稳一稳的院校可以选近两年来的提档线和位次与自己的分数与位次相近的院校及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的介绍如
河南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冲,稳,保 河南高考志愿填报冲,稳,保的方法步骤如下。 1、冲:选择专业录取分数线和位次,几乎和你成绩相同或者是高于你成绩几分的学校,这样被录取的概率大概在40%至79%左右。 2、稳:选择专业录取分数线和位次只低于你成绩几分的学校,被录取的概率大约在80%至94%之间。 3、保:选择专业录取分数线和位次都低于成绩较多的学校,被录取的概率大约在95%-98%。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如下: 1、志愿填报注意不要只凭专业名称来选择 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于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
专科志愿如何填报冲、稳、保 高考专科批次填报志愿一般是有一个第—志愿,五个专科第二志愿。其中每个专科批次志愿可以报考五到六个专业。那么,专科志愿如何填报冲、稳、保呢? static/uploads/yc/20211206/5f7e1fe4c6e96fd4319157a483a25ffa.jpg"width="484"height="300"/> 专科志愿如何填报冲、稳、保
2022年高考志愿六个技巧志愿冲一冲范围 填志愿时,最好按冲稳保的方法,将各个层次的学校都填上,如果前面冲的学校录不上的话,还有稳的学校,如果稳的学校不行的话,还有保底的学校,保底的学校一般比自己的分数低20多分,所以被录取的安全系数非常大。 志愿填报的六个技巧 1、服从专业调剂:每年因为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的考生是非常多的,所以不论是对于重视专业还是重视学校的考生来说,服从专业调剂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