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 12:02:14 | 利好高考网
每个人进入社会后,面对社会中的各种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通常我们采取的不同办法源于对事物的不同认识和看法。但如何正确合理地处理一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当年来自复旦大学的学霸袁涛,因对学校之事产生不满而三次怒怼母校,后来他如愿以偿地接到了来自母校的“退学决定”。
复旦大学
一、学霸考入复旦,第一次怒怼母校
10年前,来自湖北的袁涛以591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但从学习成绩来看,袁涛无疑是一位学霸,但与普通学霸不同的是,袁涛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头脑灵活、思想活跃,特别是针对一件事总能提出独特的看法。或许是因为成绩出众,因而父母对他的管理太过于纵容,以至袁涛养成了超乎常人的个性,甚至有时表现得比较张狂。对于他来说,凡是自己看不惯的事,都要与其争论到底。
袁涛
大学生活中,他与何人发生过争论我们无从查证,但他的母校复旦大学则被他真真切切地怒怼了三次,其中的缘由引发人们激烈讨论。他第一次怒怼母校的事发生在8年前的一天,当时他在学校的食堂吃饭时发现食堂的筷子往下掉木屑,一般人对此并不会太在意,不过袁涛认为这并不是小事,随即在复旦大学的校园论坛上发表了名为《友情恳请复旦大学换筷子》的帖子。
复旦大学食堂
二、学霸第二次怒怼母校
他的想法本是对的,但他的言语显得有些过激,当时他称“如果学校食堂不更换筷子,自己就掏钱就换,并录制视频发布至网上”。后来,在他的“迫使”下,复旦大学食堂进行了整改,并更换了食堂的筷子。当时他的做法被学校的同学给予了“筷子哥”的美誉。通过这件事,袁涛第一次感到了与母校对峙获胜后所带来的喜悦,同时他对怒怼复旦这件事上似乎有些上瘾了。
学校募捐
不久之后,袁涛之前的高中同学因得了重病而急需治疗费用,袁涛得知情况后,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对他实施帮助。所以,袁涛在复旦大学校园内组织开展了募捐活动,最后共筹集到30多万的善款。从这件事来看,袁涛的想法值得所有人称赞。但随后他很快再次对复旦大学发表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在他看来他的募捐活动意义重大,作为一所知名大学,他认为学校应当给予他一定的支持,但学校却对他的事不闻不问,他对此感到非常失望,甚至对学校的校训进行了篡改。
袁涛
三、学霸第三次怒怼母校 利好高考网
对于他的这一做法,当时很多复旦学生看不过去,并纷纷与袁涛展开网上争论。而最终导致袁涛退学原因是他的第三次怒怼母校,这次他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复旦大学的教育学风,他指出有老师在讲课时只念PPT,还有的老师在考试后乱给学生分数,针对这些情况大肆在网上做出对复旦大学的抨击,当时复旦大学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复旦大学课堂
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袁涛对学校做法表示失望,甚至在网上宣布自己将要离开复旦大学,当时他发表的《再见,“自由而无用”的复旦》成为他最后的“呐喊”。最后,袁涛因三次怒怼复旦大学换来了“退学决定书”。后来,袁涛的怒怼母校退学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他的一系列过激言论甚至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愤世嫉俗的粉丝,在网上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还有电视节目对他提出他邀请。
袁涛
四、结语
从他在电视节目中的表现来看,袁涛看待问题往往只注重于表面,并喜欢通过自己偏激行为和高傲态度来解决问题,似乎一个进入大学的学霸还处在成长的叛逆期。袁涛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面对问题敢于发声,但他解决问题过于情绪化,甚至难以立身于社会。袁涛在几年前参加一档节目外,之后在网上销声匿迹,再没有他的消息。
中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考生参加高考,他们挑灯夜战无数个夜晚,为的就是在高考的考场上有一个好的成绩,最后能够进入心仪的学校。
在我们国家,除了清华北大这两所顶级学府之外,复旦大学也是很多考生的梦想。复旦大学历史悠久,学风严谨,向来是无数考生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可是,有一位学霸在考入复旦大学之后,又连续三次“怒怼”母校,最后终于换来了一纸“退学决定”,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名学霸的名字叫做袁涛,他出身于湖北襄阳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小学习优异。在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盼下,袁涛不负众望,在2010年的高考当中取得了591分的高分,并如愿以偿进入了心仪已久的复旦大学。
可是入校之后,袁涛却对一直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心生失望。在大学期间,袁涛连续三次“怒怼”母校,并希望借助舆论的力量与母校对抗。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叙述这三次事件的全过程。
2012年4月,袁涛第一次与母校对抗。这次事件的原因是袁涛发现,复旦大学的食堂使用的筷子以次充好,用掉木屑的筷子给学生们使用。其实大家在网络上都看到过很多学校的黑暗料理,学校食堂每天要负担全校上万人的伙食,出一些小差错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袁涛认为,母校这样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于是他在网络上“呐喊”,要求食堂更换筷子,否则他将自费为食堂更换。但是到那时,他将在学校门口组织一场“折筷子大赛”,以此来表示对学校的不满。
复旦大学方面同时意识到了这次事件的失误,很快给出了响应,食堂筷子全部焕然一新。正是学校这样的反应,让袁涛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原本他只是为了大家争取利益,因此在网络上“呐喊”,借助舆论的力量来达成其目的。
可是学校的快速退让让他看到了舆论的力量,也尝试到了与学校对抗获得胜利的快感。因此,袁涛开始在引领舆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且开始有些偏激。
很快袁涛就第二次与学校对抗。这次事件的起因是学校里有一位叫做石健的学生,因为患上了颅内瘤,但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而无法及时医治。情况千钧一发,袁涛决定帮助石健募捐救治款项。
校内原本是有相关社团的,但是袁涛没有经过校内社团,而是自行组织了这次活动,因此就无法盖到相应的公章。于是袁涛在食堂外发传单的行为就变成了违反校纪,尽管他筹集到了30多万善款,但是校方还是不允许他这样做,并且保卫处的人与袁涛起了激烈冲突。
情急之下,袁涛再一次在网络上攻击自己的母校。他发表了一篇叫做《薄学而渎职的复旦》的文章,攻击学校的这种行为。言辞激烈,态度强硬。不过这次事件,学校没有给出任何回应。想来也是,这一次的事件,校方也并没有什么过错可言,对于袁涛的行为,自然不必回应。
袁涛与母校的第三次冲突,是因为他在网络上向母校的校风包括学术能力、师资提出了质疑。当时有五名二本院校的同学参加了复旦大学的插班生考试并通过,按规定本可以进入复旦大学学习,但是复旦方面以二本院校无资格为由拒绝了这五名同学。之后学生家长在复旦门外静坐抗议,袁涛抓住机会,批评复旦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
三次下来,袁涛终于为自己换来了一纸“退学决定”,而他自己也并不后悔。或者说,他早就想到了这样的结局。后来袁涛参加过一些电视节目,他依然不后悔自己所为,而且言辞之中看出,袁涛对复旦大学积怨已深,难以化解。
如今袁涛已经从网络上销声匿迹,有人曾说他在南方的工厂打工,也有人说他正在创业,可他却未曾露面,除了前几年参加了一档节目外,便再无音讯,其实袁涛能力并不差,只是在处理问题上不能太情绪化,否者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学霸袁涛:三次怒怼复旦饱受争议,一气之下退学后,如今怎样了?的相关内容。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中存在着许多规矩,这些规矩的存在都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我们都需要遵守规则。但规矩毕竟是死的,制定者们在制定各种规则的时候,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到,在维护大众利益的时候,势必要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所以也有很多人会不满死板的规矩,做出反抗的行动。
有很多年轻人在血气方刚的年纪,秉持着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在社会上横冲直撞。他们不会顾及任何规则或者是潜规则,对所谓过来人的劝告也充耳不闻。
对他们而言,心中的正义和自由便是唯一的追求,为了追求这些东西,他们可以放弃一切,甚至可以与世界为敌。这样的人一般被称为“愤青”,他们的故事听上去轰轰烈烈,但其实有谁真的能与世界为敌呢?
01
复旦大学的一个学霸袁涛就曾经当过“愤青”,他三次用自己的行动与母校的规矩抗衡,最终换来了一封“退学决定书”,前途尽毁。袁涛出生于湖北襄阳,2010年高考,他考出了591分的好成绩,成功被复旦大学录取。
作为一个从小地方考上名校的大学生,他在老家可是名人,乡亲们都觉得他以后肯定能成为一个成功人士。然而一切却没有这么顺利,袁涛虽然成绩不差,但也绝对不是一个好学生。
袁涛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他很不喜欢被管束的感觉,以前在小地方的学校读书,只要成绩好就行了,但到了规矩森严的复旦之后,他就开始觉得很不习惯了。大一的时候他就对学校产生了很多不满,他觉得学校的许多规矩都不合理,一点也不人性化,渐渐地他对学校的怨言越来越多,之后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
2012年4 月,袁涛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发现食堂的筷子质量非常差,不仅很容易折断,而且上面还有大量的木屑,学生们吃饭之前都需要把筷子交叉磨一下。他也听到许多其他同学的都在抱怨这一点,于是他立刻联合了许多学生,向学校提出意见,要求学校立刻更换这一批筷子,不然的话他们就自己出钱更换筷子。
而且他还提出,若是学校不听取学生的意见,他们就要在校门口进行一次“折筷子”大赛,要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把旧筷子折断。
02
考虑到袁涛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再加上学生们也确实有这个需求,这一次学校做出了让步,很快更换了学校食堂的筷子。这一次胜利让袁涛体会到了做英雄的快感,之后他一直都在寻找其他能够展现自己正义感的机会。不久之后,机会便出现了。
当时复旦有个名叫石健的学生患上了颅内瘤,做手术需要一大笔钱,但他家非常贫穷,根本就无力负担医药费。袁涛知道后,便号召大家进行捐款,一周的时间里就轻松筹集到了三十万。
本来这件事进展到这里已经是一个圆满结局,不过袁涛在有次发传单的时候,却和学校保卫处的人员起了冲突。他的传单没有经过学校盖章,属于违规传单,为此保安要没收传单,他一气之下就写了一篇名为《薄学而渎职的复旦》的文章,攻击自己的母校。
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了学校的“问题学生”,虽然他的成绩不错,但却三番两次让母校的名誉受损,这让许多老师都觉得头疼。但袁涛却越战越勇,他觉得自己与整个学校抗衡的举动是正义的,不久之后他就展开了第三次行动。
03
2012年的时候,有5个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通过了复旦的插班生考试,按理来说可以进入复旦上学,但学校却觉得他们原来的学校是二本院校,没有资格进入复旦,最终这五个学生没有被录取。
袁涛听说之后,便对复旦大加职责,觉得学校罔顾校训歧视二本院校的学生,还说复旦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根本不怎么样。这件事结合他的这番话,让复旦大学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对象。
2013年的时候,袁涛主动申请退学,决定离开这个让他觉得窒息的地方,因为之前发生的事情,校方也没有阻止他,通过了他的申请。最终,三次硬刚母校的袁涛如愿离开了学校,只是不知道是否这就是他想要的结局?
如今袁涛已消失了音讯,有人说他当了老板,也有人说他过着很普通的生活,我想他并不算一个坏学生,只是他心中的侠义之心得不到伸张,他心中所幻想的世界,与现实格格不入。
每个少年都想过行侠仗义,都想打抱不平,可若要挑战这个世界,就要做好头破血流的准备,若没此恒心,当个平凡人,也是一种快乐。
以上就是还记得那个三次怒怼复旦的学霸袁涛吗?这么多年过去,他过得好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学霸袁涛:三次怒怼复旦饱受争议,一气之下退学后,如今怎样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中存在着许多规矩,这些规矩的存在都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我们都需要遵守规则。但规矩毕竟是死的,制定者们在制定各种规则的时候,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到,在维护大众利益的时候,势必要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所以也有很多人会不满死板的规矩,做出反抗的行动。 有很多年轻人在血气
“多拿一分淘汰千人”还记得那位衡水班长吗?十年后他打脸众人,为什么? 提到国内知名的高中,肯定离不开河北衡水中学,作为全国知名度最高的学校之一,衡水中学一直都是矛盾体的存在。 衡水中学向全国名牌大学、知名企业输送了无数的人才,这一点我们必须称赞。 但是,衡水中学的学生外号是“考试机器”,许多网友都觉得这所学校的体制太残酷,不考虑教育的人性化,所以它也饱受质疑。 那么,衡水中学究竟
今年的“小高考”试题难不难 2017年的“小高考”试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拿A就比较难。尤其是生物,连续2年比较难了。感觉就是前面做了像要拿A,后面一坐感觉要不及格。 【化学】 今年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总体比较平稳,既兼顾了学生的基础,又考查了学生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反映试题比平时训练的难度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题。 1.选择题(23题) 题干很简洁,5.1g镁铝合金与4.8g盐酸反应,
错过了填三本平行志愿的时间还来得及补吗? 看二本录取完了以后还可不可以补填。 针对各位考生的问题总结出来的高考填报平行志愿的若干注意事项,供参考: 首先,平行志愿是各个省市区的招生政策,与具体学校无关。就是说,大学是没有办法决定是不是实行平行志愿或是不是招收平行志愿的考生的。如果一个省市区没有实行平行志愿,那么这个大学在这个省市区招生时就不能按照平行志愿招生;反之,如果一个省市区实行了
被三本录取了可以不去读而复读吗还来得及吗 不去的话需要退档,还来得及。退档后不影响下一年高考。 复读,又称之为补习。因不合格,或不满意需要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再次的学习,从而到达某种状态。复读人群初三和高三学生占比很高。其中高考复读对人生影响特别大。是对12年学生生涯的一次总结。 通常复读的考生分为以下14种情况: 1.在高考期间由于健康,心态或状态等原因,导致发挥失常,高考成绩低于
三本毕业两年的人,过得如何? 我是一个药学三本生,毕业在昆明一心堂药库当临时工,一个小中专生对我吆五喝六,指手画脚,时不时还为难我,面对成千上万的药箱子,搬来挪去,说实话,我只是一个并不合格的“搬运工”,后来我考到昭通某县的一家乡镇医院,离城有一百多公里远,医院缺水,地板糊着泥巴,院长办公室放着烟筒,一天到晚只知道晚吞云吐雾,全院医生14个,个个都是“全科医生”,后来我顶着压力辞了工作(试用期
大学一年再回去复读值得吗? 我谈一下我儿子的情况: 作标一一长春 三年前我儿子以610分中考成绩考入吉林省实验中学,我当时想让他报十一高或二中,但在最后一刻他把十一高改成了省实验中学。 入学第一年他闹心了一年,种种的不如意,比如师资、学习气氛、餐厅、宿舍……不可否认这和性格有关,这三年他没尽全力,虽然也学习,也贪黑学,但只用了六成力。 高考理科510分,一本线530分,上一所不
你还记得你得知自己的高考分数时的心情吗? 当然记得,那简直是晴天霹雳,觉得自己都没脸见人了。 作为一名从小成绩就不错的人,我可以说是我们全家的脸面和希望了。初中和高中上的都是我们那的重点中学,奖状也贴的满墙都是。因此我很有些自视甚高的感觉。 高考的那两天觉得自己状态还可以,跟平时都差不多,就是有点小感冒,但也觉得还能忍受。虽然做题的时候有点浑浑噩噩、笔笔不爽利的感觉但也没当回事,毕竟
2024-04-03 06:38:50
2024-03-15 14:56:22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