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 10:21:43 | 利好高考网
一、个人介绍
先简单介绍一下情况:一战,三跨,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原专业,2018考研初试第一名,复试第二名,已被拟录取。本科学校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财经类二本,专业新闻传播。
二、院校选择
如果北师大是心之所向,那就义无反顾的备考,不用想一些“分数高不高呀”、“报考的人多不多呀”、“录报比怎么样呀”、“我能不能考上呀”。总归一句话,想清楚了,考就完了。现在考研都不容易,没有什么好考的学校,都不好考。还有关于分数,其实大家不必太过关注分数,分数也只是相对的,一共招多少人是固定的,分数线也是根据最后一名的成绩来定的,主要是看排名,分数只能显示跟你一起考试的同学大家相对的成绩,所以不要过分关注于成绩。
三、初试整体复习经历
2021年3月正式开始考研生活,因为学校还有很多事,还要上课,所以只是开始复习英语单词,以及看专业课教材,整理笔记。
七月回家休息。
八月到校正式开始每天10小时左右的复习,直到12月考试。
(一)英语复习经验
使用资料:(单词类)恋练有词、红宝书;(真题类)张剑黄皮书;(写作类)王江涛高分写作。
3月~6月:
单词——背恋练有词3遍,看配套视频2遍,一定要快速播放!不要浪费时间!
真题——1997~2004年真题阅读做一到两遍,配合恋练有词上的长难句,去理解、熟读、甚至背诵。(这个阶段主要是克服自己对长难句的恐惧和排斥心理)
7月~8月:
单词——快速过恋练有词和红宝书,把不会的单词和词组记到本子上,单独花时间记忆,保持对单词的熟悉感。把不会和不熟的真题单词记到本子上,也单独记忆。 利好高考网
真题——1997~2004年阅读做第三遍,结合网上的常见阅读技巧,自己分析总结错题原因,并写下来,供最后考试前回忆找感觉。2015-2012年阅读做一到两遍,也是从单词、长难句、做题技巧方面复习。
9月~10月:
单词——主要关注真题单词和之前记在本子上的单词。
真题——2015-2012年做两到三遍,同上。2013-2017年做一到两遍,同上。
翻译——看着真题阅读,在手机的备忘录上打字翻译,自己翻完以后再对答案里的翻译,找出不同之处,做好笔记,时常翻看。我没有专门去复习翻译,虽然也看了一些翻译技巧,但感觉不实用。所以勤奋且时间充裕的学弟学妹,我还是建议老老实实自己翻一遍,我手速比较快,翻一篇最多40分钟,每天两篇一小时搞定,大家自行安排节奏。
作文——背高分写作,使用方法书上都有。先熟读,遇到不会的单词短语先记,个个攻破以后再背诵,然后默写。我比较刻苦,而且后期时间宽松,背了大概60篇,每天一篇,第二天背新的之前,先复习前一天的作文。大小作文重视程度不同,先把大作文背的差不多了,小作文就很简单了。
11月:
单词不说了,老样子。真题,保证所有都做过至少三遍了。翻译继续坚持,认真做真题上的翻译题,感受真题风格,这个阶段还要总结翻译技巧,网上的+自己总结的。
作文——我把我背过的作文分成几类,比如大作文有社会热点类、环境保护类;小作文有邀请类、感谢信等等。结合书上网上的模板,还有背过的,自己把每类作文都写出来一篇,后期主要复习自己写的作文。建议有条件但是英语水平达不到的同学,找人修改一下自己的作文,或者花钱定制几个模板。
12月:
查漏补缺。单词不会的再看看,看最精华的。真题主要再看一下近几年的,熟悉一下阅读话题,可以找找相关的英语材料。我就是做阅读的时候顺带把完型也做了,其中的单词、词组也都记在小本本上,和阅读里的一样对待。我个人觉得,英语考试这东西有点悬,考场上也许你就是对这篇材料有感觉,也许就是一头雾水,这都说不准,所以心态稳住,别慌。尽力夯实基础,切实提高自己英语能力,不吃亏的。
政治复习
我高中学理,所以政治考试基础薄弱,6月就开始上手了。用到的资料有:肖秀荣全套。
6月:
摸清初试政治科目考什么,每一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和大学学的有多少重合等等。比如马哲部分重在理解,我就把我大学马原的上课笔记过了一下,以免自己正式开始复习时产生畏惧心理。
7月~8月:
看精讲精练,做1000题选择题第一遍。把错题标好,重新定位到精讲精练,看是记忆问题还是理解问题,或是教材问题,一个个记好,然后解决掉。
9月~10月:
做1000题选择题第二遍,把还是错了的题记在本子上,形成一个错题本。主要供后期复习。有时间可以做第三遍,我做了。这个时候我看了1000题上的大题,主要是了解一下看知识点熟不熟悉,没有做。
11月:
做政治选择题真题,选择题复习方法同上。跟风买了风中劲草,对我而言,因为总看肖秀荣的资料看腻了,所以换一本书看看,也有利于抓住核心和重点。(因为精讲精练内容太多了,重点区分不明显)关于背诵——苦等八套卷四套卷中。
12月:
八套卷、四套卷陆续出来了,开始背。很多人说,政治不用怎么复习,最后背一下四套卷就行了。我同意。但是像我这种理科生基础不牢,而且报考北上广这些容易给公共课压分的地方,再加上出题越来越反套路。我建议还是别投机取巧,万一呢。
四、专业课复习经验
这是重点,重中之重。可以说得专业分者得天下。今年740题量加大,分压得非常低。有10道名词解释(加了2道)、4道简答、3道论述。分别是10分、20分、40分每道,分值记不太清。科目有: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约100分)
教材11本有:
《现代教育论》 黄济 王策三《教育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王天一《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教育心理学》冯忠良 伍新春《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初探》 叶澜。
但是不用每本都看,我看书的顺序是: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吴式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教育学基础、现代教育论;当代教育心理学;裴娣娜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后期背书也是按照这个科目顺序背的:中外教育史、教原、教心、教研。
中外教育史是历史类,复习重点在于记忆,大面积铺开,不要觉得一些小知识点不会考,今年就考了"时务学堂"的名解,我一直都当它是小点不会考,幸好我背书全面而且较细,要不然就失分了。教原是重点,既需要记忆也需要理解,一定要结合热点有自己的思考,大题就考察这个。教心可能对于一些文科的同学比较难,重点在于理解,背倒是小事情了。教研后期背一下就可以,比较简单,北师大注重应用能力,要会应用知识设计研究方案。
暑假7~8月:
黄金期,建议小伙伴们不要在家虚度光阴,还是来自习室认真学习吧,这个阶段的学习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后期的复习节奏和心态。
此阶段之所以称之为强化阶段,是说,要脱离之前笼统看教材的阶段,开始深入复习了,这意味着每级标题下面的知识点,要细化,要揉在一起了。而且!要开始背了。
我在开学前,已经背了一遍。一开始是7月在家背的,用了凯程《应试宝典》,没有背的特别认真,熟读,并不是一字不落的程度。正式第一遍8月在学校背的,很认真,也很痛苦,但这是必须经历的,后面就好了。8月我重点背了教心,这给我后期背书省了不少事。
9月: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背第二遍,把之前看教材整理的框架进行完善补充,会了的再背,不会的开始背。确实背了会忘,尤其是教心可能后面背着背着发现自己根本背错了,不要紧张,及时修正,坚持!
10月:
用一个月的时间再背两遍(这是第三、四遍),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半个月一遍,平均3天背完一科,当然教心教研比较少,可以适当调整。
这个阶段还有两件事,一是做真题,二是看论文关注热点。
做真题:因为我这时候感觉自己知识点还没背好,740真题就那么几年,不想浪费,所以做的是311统考真题,感觉比较简单,而且可以通过选择题和辨析题去纠正自己的记忆错误,顺带通过简答论述知道教育学重点一般考啥。等311做得差不多了,感觉自己背书背的可以了,我开始正式做真题,专门买的A4复印纸,没有时间限制。做完对答案,摸索答题套路。
11月:背书背第五、六、七遍。10天一遍,平均2天一科。连带着把真题题目也背了,我认为没有必要分开背,因为知识点的网足够大,已经把真题覆盖了。
740真题这时候也做完了,我就找其他学校的题目,抽着做了一些。还找了一些考研机构模拟的题目做了做。目的:保持题感,查漏补缺。我在网上买了答题纸,掐着时间做题,每道题目用时多少,心里已经有数了。
12月:背书背第八、九遍。但不像之前那么严格,这两遍属于过知识点。再看看真题,以及和同学讨论一下押押题。其实12月初,我给自己的要求就是,可以上考场了,因此最后一个月我心态比较稳,重点放到政治那里去了。
教育目的。所以建议总结,高度重视,融到知识框架里去背。
不必要一字一句不落的背,背关键词、关键句。有些话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更好记忆。
四、复试
北师大不会给考生留太多时间去准备复试。今年是提前一周出复试专业线,过线就有复试资格。周五出复试名单,知道自己排名第一,意味着面试是第一个进去。周六周日就报道进行复试了。复试包括笔试3小时(150分,90分及格);面试15-20分钟(200分),其中包括英语口试5分钟左右。(50分,30分及格)。
今年教原专业面试改了新形式,两个人一起进去,常规自我介绍和英文口试结束后,老师让我们抽题,然后讨论和汇报。后来就根据各自的说话内容,有针对性的问了些问题,非常快的就结束了。
我大概是提前一周开始复习的,因为时间短,所以比初试的时候要慌张。虽然最后结果是好的(复试第二名),但建议初试成绩出来,感觉自己能进复试的小伙伴,过完年就开始复习吧。
复试复习
第一,专业笔试。我报考的是教育学原理,所以主要复习了初试教原的内容;通过查阅论文,关注了导师们最近五年的研究课题和方向,背诵一些论文的主要观点。其他的专业如果有参考书可看的话,就要看书。
第二,教育学名著。初试成绩出来后,就可以找书单开始看了,注意要做笔记。一是笔试可能会用(今年笔试题目中,有一道论述直接问,看过哪些相关名著,请说说读后感。)二是面试时如何汇报也需要技巧。
第三,信息。对自己报考的专业和方向要有了解,推荐比较思维,比如专业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方向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对导师们也要了解,北师大官网上有他们的信息,多看看面试就不怕了。
第四,热点。保不准会考到,今年我复试的时候正值两会,所以面试的时候真的问到了热点问题。
五、建议
心态考研成功的软条件。我一直相信,尽人事听天命。不是努力,就能成功的,考研还要看运气,万一考试那天生病难受呢,万一遇到了恰好熟悉的题目呢?决定了考研,一方面要全力以赴,一方面不可钻牛角尖,要给自己留后路。但是也不可过于随意,这其间平衡,自己把握。最后祝福看到这里的人们,最后的结果能对得起自己,加油!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南2010二本征集志愿“档案正在[****]院校运转,无需填报.”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说明自己的高考志愿已被其他院校在阅过程中,是不可以填报征集志愿的。
招生工作中把考分达到一定标准的考生的档案调出来,以备查阅。在调档的所有档案中,最后一名高考生的成绩,即为调档线。院校调阅考生档案数量一般有101%以内,102%以内,105%以内,120%以内,由学校具体确定调档比例。
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档案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
录取期间,考生可查询电子档案运行的6种状态:
(1)“自由可投”:表示该考生所填报的批次还没开始投档,或者是考生的档案不符合投档条件未被投出,或者是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2)“已经投档”: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3)“院校在阅”: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
(4)“院校预退”: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
(5)“院校预录”:表示院校准备拟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
(6)“录取”:表示考生网上录取信息经省招办录检通过。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上海高考本科线附近的大学有哪些,压线怎么填志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二本线上压线考生怎么填志愿? 1、淮阴师范学院 该校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大学。目前有长江路和交通路两个校区,下设二级学院17个。学院的师资实力比较强,拥有近1300多位专任教师,其中近200人具备高级职称,超过四成的教师具备博士学位。 2、中原工学院 该校位于河南郑州,在2000年才更名为中原工学院。目前聘请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专任教师有1400人
请问压线的二本大学有那些啊谢谢我是黑龙江的 黑龙江工程,黑龙江科技很好的,但是去年分数有上升趋势以前都是贴线,其他得有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大庆师范,佳木斯大学,绥化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齐齐哈尔医学院,黑河学院,我推荐哈学院和佳大。 文科生适合报考的大学二本 吉林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吉林财经大学。 1、吉林师范大学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在当地的认可度还是挺高
压线考生怎么填高考志愿? 1、淮阴师范学院 该校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大学。目前有长江路和交通路两个校区,下设二级学院17个。学院的师资实力比较强,拥有近1300多位专任教师,其中近200人具备高级职称,超过四成的教师具备博士学位。 2、中原工学院 该校位于河南郑州,在2000年才更名为中原工学院。目前聘请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专任教师有1400人。教
2021高考二本压线怎么填报志愿呢? 高考报考可以说是决定考生一生的大事,但由于一些考生的分数刚刚过了录取线,所以报考什么学校便成了大家最为头疼的事情,一本还好,可以补录二本,但对于二本压线的简直就是灭顶之灾,稍有不慎便会掉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高考二本压线生怎么填志愿吧。 1、2021高考超二本线10分可以上二本吗 只要报考得当肯定能报上二本的院校的。 高考超二本
压线考生高考志愿怎么填报 高考压线生要尽量选择往年有征集志愿的院校及专业。 高考控制分数线不是录取分数线,虽然压线生可以填报志愿,但绝大部分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都要超过省控线的。因此压线考生选择报考院校及专业时,可以选择往年录取情况不好的,比如农林类专业或地矿类院校等等。 高考倒计时,压线考生该如何填报志愿? 要避开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和热点地区。可选择该批次中较为冷门的专业和学校,避免填报北
上海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上海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1、上海海关学院,最低分数线:586 2、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最低分数线:575 3、上海体育学院,最低分数线:572 4、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预科),最低分数线:569 5、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最低分数线:568 6、上海商学院,最低分数线:564 7、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最低分数线:563 8、上海
本科压线怎么报志愿 本科压线生填志愿方法如下: 1、如果是本科压线,一定要保本科 本科毕业生比专科生在就业待遇上有很多优势,在很多时候,本科是个门槛。不要再考虑录取分数线较高的专业了。这样的考生应该自己找一本线内分数线最低的院校,或者是找院校里面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的专业。 可以选择没有在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来填报,避免了地区的竞争热。偏向于选择一些“冷门”院校和专业。
压一本线的二本大学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区分一本大学和二本大学,都是根据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录取的方式来区分的。但是实际上有些大学既有本科一批招生的专业也有本科二批的。甚至有些大学在不同省市招生情况也不一样。 所以不能单纯的认定一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关键还是要看在当地的招生情况如何。所以了解大学的话,最好是根据大学的实力来了解。往些年的录取分数线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盲目。因为每一年其实都不一样。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