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1 23:03:34 | 利好高考网
二本大学的学生考985大学的研究生难吗?我的答案是:难!
但是,虽然难,却也并不是没有考上的可能性,而且二本考上985研究生的同学也不在少数,只不过没有那么容易而已。
为什么二本大学的学生考上985大学研究生不容易?不可否认,在全国高考一盘棋的公平竞争下,一个人考上985大学还是二本大学,体现了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天赋,这也是人生的一次海选和分流。少数好的学生考上顶尖的大学,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更好的教育,向着高精尖人才的方向培养;而更多普通的学生则进入二本大学,周围是能力一般的老师和资质平平的同学,能否出类拔萃就看个人造化了。
大学阶段,985大学的同学相对二本同学来说,会接触到水平更高、能力更强的老师,学校的管理也会更规范、更严格,而自身也一定会更加努力,学到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更具实用性的专业技能。
首先,985大学的保研率相当高,保研的同学多数来自本校,或者来自其他知名985、211大学,这些保研的同学会在很大程度上挤占没有保研机会的同学读研的名额,因此留给二本大学同学考上985大学研究生的机会并不多。
下面是2019年中国高校保研率排行榜,可以看出,985名校的保研率有多高,多数都在20%以上,他们即使不在本校读研,肯定也会去其他985大学读研,因此,这些同学已经将985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额占用了不小的比例。
另外,在考研时,985大学的同学一定会体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因为他们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加上大学三年来的学习拼搏,应付考研也会胸有成竹,信心大增。而二本同学要想考上985大学,无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本大学同学想要考上985大学的研究生,应该怎么做?1.首先要坚定信心,不能妄自菲薄。
以上分析了二本大学同学考上985大学研究生的困难之处,但这并不是说二本同学完全没有机会考上985大学。反过来说,除了一部分保研的同学,其他985的同学还有很大一部分不会考研,他们拥有名校的本科学历,已经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因此考研也许并不是他们的首选,这在某些程度上也为二本同学考上985大学研究生降低了难度。因此,大家如果目标明确地想要考上985大学,那么就一定要坚定信心,千万不要妄自菲薄。
2.其次要合理评估自身实力,切不可眼高手低。
当然,坚定信心并不等于说不顾自身实力水平就盲目报考985大学,比如你大学专业课挂了好多科,却想通过考研到985大学来实现逆袭,那么这几乎等于痴人说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当炮灰的。因此,一定要认清自身的实力,明白自己通过努力能达到什么水平,再决定报考什么等级的学校。如果你高中一直学习不错,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不弱,而高考时由于失误考到了二本大学,同时在大学里又没有放弃自己,学习也很努力,那么你完全可以通过认真努力筹备考研,逆袭考上985大学。
3.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付出120%的努力了。
二本同学想要考上985研究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实力。
如何体现实力?当然是全力以赴,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考研就是这样,你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因此,如果你执着于实现985大学梦,那就要尽早着手展开考研复习,做好复习规划,在复习的过程中坚决做到自律,拒绝玩乐的诱惑,埋头于枯燥的刷题复习中去,一步一步去攻克每一个难关,直到考研结束的那一天。
结语考研就是一场修行,无论成败,总是一段难忘的拼搏的岁月。想要实现华丽逆袭、完美蜕变,那就要坚定地迎难而上。奋进的路上,你迈出的每一步都算数,越努力,才能越幸运!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哪些大学不收二本考研的相关内容。
不存在大学不收二本考研的这种情况。
大部分中国的高校都接受二本学历的考生报考研究生。然而,由于各个高校的政策和要求不尽相同,还是有一些高校对于二本考生的研究生招生有着特定的规定。以下是一些普遍情况下,较少招收二本考生的高校。
985、211高校:一些985、211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更偏向于本科生源质量较高的考生。这些高校会更加注重考生的本科成绩、科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二本考生相对来说竞争压力较大。
部分综合类大学:综合类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录取标准相对比较严格,对于二本考生的录取要求也较高。因此,与211、985高校相比,这些大学对于二本考生的录取机会相对较少。
一些特殊专业:某些特定的专业,如医学、法学、经济学等,在招生时可能对考生的背景要求较高。在这些专业中,部分高校可能更倾向于本科背景较好的考生,对二本考生的录取机会也较为有限。
虽然一些高校可能对于二本考生的研究生招生相对严格,但并不代表所有的高校都如此。事实上,中国的高校数量众多,每一所高校都有着不同的录取政策和要求。因此,考生在选择报考的高校时,还需详细了解各个高校的要求,以便制定合理的备考和报考策略。
关于考研
1、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关注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而不仅仅看重学历背景。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也在努力提升平等、公正的招生录取机制,鼓励优秀的二本考生报考研究生。因此,虽然某些高校对于二本考生的录取要求相对较高,但并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各个高校的招生政策进行评估。
2、对于那些希望攻读研究生但在二本阶段并未达到理想成绩的考生,可以考虑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例如,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外语水平等,这些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助于改善考生的录取机会。
3、虽然一些高校对于二本考生的研究生招生要求较高,但并非所有高校都如此。通过积极提升自身的学术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广泛了解各个高校的招生政策,考生仍然有机会被心仪的高校录取为研究生。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为大家带来的我是一个很普通二本的学生,数学考研考211大学是不是很难?几率很小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考研真的比高考简单么? 高考难。 从试题难度上看,高考是远远难于考研的。高考的考试内容无论是从知识涵盖面还是科目数量来说都远多于考研,高考六科—语数外文理综,而大多数研究生考试往往只有四门课,甚至三门,从知识体系来看,高考的更庞杂,这点我们不能否认。 高考的区域公平性远没有考研做得好。这主要涉及教育资源的分布,越是偏远的地方能够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往往越低,而考研则突破了地域限制,其
普通二本考研很难吗 普通二本大学考研难度在于师资力量与专业教育相对不足,但考研并非仅针对二本学生,一本甚至重点大学学生同样面临挑战。对于二本学生而言,考研难度取决于报考专业及是否报考本校研究生。整体上,考研难度逐年提升,报考人数激增,从2016年177万增长至2020年341万,几乎翻了一番。此趋势使得考研整体难度上升,考取985高校研究生的难度显著增加。985高校作为国内顶尖学府,竞争激烈
普通二本院校考研考上985的难度有多大? 你问难度有多大?! 考之前“考研,考研,难于上青天”,考之后“呵,考研,也就那样嘛”~ 我去,这样讲是不是有点太嚣张了! 不过,这不是我的经历,因为我没考上,哈哈,是我曾经一个学长的经历,本科是我们当地普通的二本,最后考研考上了帝都985院校,我觉得还是挺牛的,注意,他是一战上岸,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操作啊。 阿伟考上了中科大;前女友
普通二本考研真的很难吗 普通二本考研确实面临一定挑战,但主要取决于考生的态度和努力。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将使普通二本考生克服劣势,转为优势。 普通二本考研之所以被认为较难,主要是因为与重点大学学生相比,基础教育和师资条件稍有不足。基础不牢固,专业技能需进一步提升,使得在考研上竞争不强。但只要有正确态度和充分准备,普通二本考生同样能够成功。 考研的基本条件包括:公民身份、认同党的领
我是一所普通二本的学生,想考研,目标是北京师范大学,是不是很难,听说有人考了好几年 考研难不难,难——难在你能否坚持下去,每天全心全意复习考研,不为外在的诱惑而影响自己考研的心。不难——只要你确定了目标,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一步一步复习,放弃娱乐,全力备考,讲真,没有成不了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考研加油,望采纳。 考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难不?我只是一个二本学校的学生呵呵 考研本来就是一件挑战性
江苏高二的小高考考哪几科?难度大吗?是不是很简单? 历史物理生物化学地理政治其中的四门 例如:一类:1、文科:选考的是历史+政治小高考必考的就是物理生物化学地理 2、选考的是历史+地理小高考必考的就是物理生物化学政治 二类:1、理科:选考的是物理+化学小高考必考的就是历史政治地理生物 2、选考的是物理+生物小高考必考的就是历史政治地理化学 你一定会成功的!楼主!! 看在我的努
公办二本与民办二本考研难度 公办二本与民办二本考研难度如下: 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考研究生并不比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更难,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准备情况。 考研的难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1、竞争激烈:研究生招生竞争激烈,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备考。 2、专业知识:研究生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因此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本科专业知识。 3、英语水平:研究生考试
文科很难考好大学吗??我是高一学生,马上就要分文理了,我理科很不好,文科好,可是别的人说文科难考... 文科确实难考,录取率比理科低很多,我们省文理科人数差不多,文科一本只录1万2,理科一本录近5人,二本录取超过10万,文科包括3本才录6万。加上文理科专业选择的差距。我也认同能报理科就不选文科这句话 但是还要看你的实际情况,你理科不好到什么程度,文科好到什么程度,但是高一的文科题目和高考题差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