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3 01:31:53 | 利好高考网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江苏师范大学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入选“国培计划”、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留学江苏目标学校”、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江苏省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为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牵头单位。
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1956年成立江苏省中学师资训练班。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邳县)合并 ,成立徐州师范学院。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9年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徐州)并入 。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现有专任教师1688人,其中正高346人、副高631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62.3%,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教师占比43%。 [4] 我校有国家“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1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人。3人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6人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1人获中国侨界贡献奖。有双聘院士量级人才11人,国家“杰青”量级人才50人。11人为江苏特聘教授,15人为省“双创计划”人才,4人入选“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14人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9人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23人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61人入选省“青蓝工程”;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8个。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6月,江苏师范大学设有22个专业学院以及敬文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科文学院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有63个本科招生专业;6个省优势学科、12个省重点学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统计学、光学工程、教育学、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江苏省重点学科:数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中国史、化学、世界史、生态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教育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汉语言、英语(师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应用化学、财务管理;
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汉语言文学(教育)、教育技术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技术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文科高等数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省级精品课程:遗传学及遗传学实验、摄影技术与艺术、物理化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计算机绘图、数学分析、世界历史、英语写作。
学术科研
截至2016年6月,江苏师范大学与徐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江苏基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中共中央编译局江苏师范大学发展理论研究中心、江苏省淮海发展研究院、江苏省先进激光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江苏省药食资源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与机构20个。
江苏师范大学与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宁夏中卫、内蒙古满洲里等地方政府建立了校市战略合作关系;与徐工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建立校地共建载体平台、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基地100余家。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徐州市重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
2001年至2016年,江苏师范大学共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115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35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重点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在内的部省级以上科研奖励近65项。在Nature子刊、PNAS、JACS、BRAIN、《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6400余篇,其中被SCI、EI、SSCI和A&HCI等收录论文1685篇,被CSSCI收录1131篇;出版著作148部,出版教材56部,获得专利161项。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的相关内容。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查询显示:江苏师范大学是二本。江苏师范大学在每个省份招生批次不同,有本科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普通类一段、平行录取一段、平行录取二段,我们按照它在普通类最前的招生批次,其中该校2023年在甘肃招生属于本科二批,可以看作是二本院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1956年成立江苏省中学师资训练班。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邳州)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9年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徐州)并入。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 利好高考网以上就是江苏师范大学真的是二本吗 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江苏师范大学一本还是二本? 江苏师范大学是二本院校。根据该校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批次来看,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批次,其中在浙江、山东等地属于本科一批录取,故在这些省份是一本院校;在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属于本科二批录取,故在这些省份是二本院校;在河北、辽宁、福建、江苏、广东等地属于本科批录取,故在这些省份是本科院校。 江苏师范大学,作为教
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查询显示:江苏师范大学是二本。江苏师范大学在每个省份招生批次不同,有本科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普通类一段、平行录取一段、平行录取二段,我们按照它在普通类最前的招生批次,其中该校2023年在甘肃招生属于本科二批,可以看作是二本院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1956年成立江苏省中学师资训练班。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
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查询显示:江苏师范大学是二本。江苏师范大学在每个省份招生批次不同,有本科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普通类一段、平行录取一段、平行录取二段,我们按照它在普通类最前的招生批次,其中该校2023年在甘肃招生属于本科二批,可以看作是二本院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1956年成立江苏省中学师资训练班。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
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本。 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该学校拥有广泛的学科领域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以下是关于江苏师范大学的一些详细介绍: 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本 。这所学校在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提供多种学科领域的教育,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等。由于其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
江苏师范大学是本一还是本二 江苏师范大学是本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在江苏是本科第一批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本大学。(注:自2021年开始,江苏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 在此要说明的是,教育部门没有划分某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几本的事情是民间的说法。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经多年碾转,
江苏二本师范院校排名 江苏二本师范院校排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简称南京师大、南师大或南师,英文名称为NanjingNormalUniversity,英文缩写为NNU或NJNU,是“211工程”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江苏师范大学 江
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江苏师范大学 是二本院校,江苏师范大学是 江苏省人民政府 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首任校长。1956年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 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全
江苏师范大学是几本是一本还是二本? 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本。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  1江苏师范大学简介 学校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第一任校长。1956年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