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8 02:28:12 | 利好高考网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的相关内容。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利好高考网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为什么不推荐物理政治生物?新高考物理生物政治组合风险大吗?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市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其中2021年将有8个省市正式实施新高考,且模式为全新的“3+1+2”。选科作为我国当下高考改革中的一大重点,深受考生及家长关注,而物生政则正是现在一种流行的选科组合。那么,为什么不推荐物理政治生物?新高考物理生物政治组合风险大吗? 注意:本文主要针对“3+1+2”模式新高考考生,“
生物政治地理这个组合怎么样? 一、学科特性 政治、地理、生物这一组合,属于新高考改革“3+3”选科模式,整体而言偏文科。生物学虽然属于自然科学的一种,但是记忆类知识较多,地理属于自然科学和人们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文理双重特性。此组合中生物地理有少量计算,主要知识学习仍是以背诵理解为主。 二、适用人群 1、在物理、化学成绩弱,不擅长理科逻辑思维总结应用; 2、擅长文科知识学习,但希望有报
物理化学政治可以学医吗?附女生物理化学政治就业方向 随着新高考全新模式的不断改革,各种选科组合更是广大考生借鉴参考的有力依据,比如考生想报考医学专业,那物化生选科组合更适合考生发挥实力,取得优异成绩。当然,选择其它选科组合的考生肯定会有疑问,物理化学政治可以学医吗?女生物理化学政治就业方向有哪些? 一、物理化学政治可以学医吗? 理论上来讲,物理化学政治是可以报考大部分院校的医学专业的
江苏高考赋分规则2023 江苏新高考赋分计算公式为R/r=(A-T)/(T-a)。 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江苏新高考赋分等级赋分怎么计算 第一步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数由高到低,将a、B、C、D、E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哪些专业?排名前十的专业有哪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哪些专业?排名前十的专业有哪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拥有众多专业,专业涵盖了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共有122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哲学、历史学、管理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学、数学、物
历政生可以选择哪些大学 其他信息: 历史政治生物组合可以上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可以报考的专业有民族学、考古学、世界历史、历史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史政生可以选什么大学“史政生”对应的专业主要为:大量文科专业+文理兼收专业,而这两大类专业数量最多、实力最强的高校主要分布在:综合类、财经类、师范类、语言类、政法类等。史政生可以报考的大学有:中山大
物理化学生物政治能报考医学专业吗? 物化政当然可以学医。 从理论上讲,物理和化学政治可以报考大多数高校的医学专业。但考生想学习医学,最好的选择必须是物化生组合;物化与化学管理相结合,可以申请的热门专业有很多,如计算机专业、金融、工商管理、教育专业、公共管理专业、化学专业等;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基于其出色的经验和能力进入培训机构或学校从事教学。 医学专业是培养医学方面专业人才的一
生物历史政治上啥大学 可以选择师范类学校,如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可以选择政法类学校,如中国政法大学等;可以选择政治类学院,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也可以选择农业类大学,如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科技大学等。 扩展资料 高中选考生物政治历史三科,大学可报专业为75.3%,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比选文综组合略好一些。高中选生物政治历史组合,据上海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