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9 22:18:37 | 利好高考网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是选择学校还是专业先选的问题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观点。
第一、选择学校先选。有些人认为学校的声誉和排名对未来发展更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观点主张首先确定目标学校,再从该学校的专业中选择最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专业。他们认为好的学校通常会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如果你对某所学校非常向往,并希望获得该学校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支持,那么可能先选择学校再确定专业更符合你的需求。
第二、选择专业先选。有些人则认为,专业的选择更应该以个人兴趣和能力为依据。他们认为只有选择了自己真正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的专业,才能在学业中保持热情和动力,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他们主张先确定自己理想的专业领域,然后在拥有该专业的学校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综合考虑学校和专业的选择:
学校和专业的匹配度:了解目标学校的各个专业的特点和录取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该学校录取要求以及专业的发展前景。找到学校和专业间的匹配度,考虑自身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方向,权衡学校和专业的选择。
多方面信息收集:通过参观学校、网上调查、就业信息等途径获取有关学校和专业的详细信息。了解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风氛围等方面的情况,评估学校和专业的优劣。
考虑备选方案:对于一些竞争激烈的学校和专业,可以设定备选方案。如果第一志愿选择不成功,可以考虑选择备选方案,避免志愿填报时出现太大的风险。
咨询专业人士:与老师、学长学姐、行业从业者等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经验,了解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
最后,无论是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做出符合个人发展需求的选择。填报志愿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希望以上观点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在志愿填报中取得理想的结果!
距离今年的高考还有十几天了,很多考生考完试之后马上就要面临报志愿选专业的难题,毕竟选择一个好的学校或者专业能够受益终身,那么到底该怎样在学校与专业之间选择呢?
成绩不是很理想的,觉得自己没发挥好但是想走的同学,可供选择的学校层次相差不大的时候,就要把报志愿的重心放在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有前途的专业上。
在报考的专业与所读的学校发生矛盾的时候,就要把专业放在第一位。因为专业素养决定了你的工作,你所学的专业,决定了你未来的职业,选择一个毕业后就能用上专业知识,更容易就业的专业,比选择一个学校的平庸专业好得多。
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各方面相差不多时,优先考虑专业,但是有的学校实行按大类招生,等到了大二大三才会选择专业,这个时候学校就很重要了。 利好高考网
如果本科毕业之后还想考研考博,就要在大学本科的时候打好基础,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而且学好了专业知识,哪怕自己不是名校出身,也会在继续深造的时候考上名校。
学习成绩好的,自然可以在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在名牌大学里面,通过自己的努力是能够转专业的。
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可选择的学校数量中叶就少很多,但是可以选择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名牌大学,这样的学校竞争会小一些,选择的余地会大很多,也有利于以后的发展。
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选择学校的话就更为重要了。特别是哪些考试成绩在本科专科录取分数线上下浮动的同学。要明白,自己的竞争力相对于学习好的人来说弱很多。所以选择一些位置比较偏远,所设专业不太热门的学校,就很有可能被录取,甚至可能会被提高一个批次录取。按照现在的招生情况来看,每年都会有部分的农业、林业、石油、地质、矿业、师范类的院校由于生源不足,导致降分扩招的,而且还会一志愿优先,这个时候就是成绩差些的同学的福利了。
其实不管怎样去选择,还是自己的兴趣重要,毕竟只有你感兴趣,你才会学好,一定要问清自己,自己想要什么。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填志愿是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的相关内容。
填志愿是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
投档时,大多数省份采用平行志愿的策略,以分数优先原则进行。专业平行志愿填报的策略如下:
选择不同梯度的院校。根据考生的位次和分数段统计表、各校往年的投档线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院校。可以采用“冲、稳、保”的选择院校方法。
筛选不同梯次的专业。从选定的院校中,根据往年专业录取情况,将不喜欢的专业或估计录取可能性不大的专业删除,筛选出拟报考的不同梯次的专业。
根据个人意愿、院校性质、地域、喜欢程度等因素,从高到低排列,最终确定志愿。特别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
志愿填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填报应有合理梯度。考生要根据本人高考成绩、高校和专业的往年录取分数、投档最低排位等情况,适当拉开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志愿之间的梯度,提高被录取机会。
查询高校招生章程。考生要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或高校门户网站查询拟填报院校的招生章程,详细了解院校办学性质、招生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等,避免填报不宜就读的专业。
注意部分高校收费情况。考生要详细了解清楚相关高校奖、助、贷政策,以及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收费情况,再填报此类高校或专业志愿。填报时注意不要将独立学院等同于某某大学的二级学院。
了解录取顺序。除专科提前批次、专科层次卫生专项计划院校安排在本科录取批次结束后、专科录取批次开始前进行外,其他批次院校原则上按照志愿表中反映的先后顺序进行投档录取。
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要求。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对应的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均须合格,方可投档。否则,其填报的志愿无效,不能参与投档录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填报策略还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以上就是高考志愿优先专业还是学校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你会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专业?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填志愿是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 填志愿是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 投档时,大多数省份采用平行志愿的策略,以分数优先原则进行。专业平行志愿填报的策略如下: 选择不同梯度的院校。根据考生的位次和分数段统计表、各校往年的投档线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院校。可以采用“冲、稳、保”的选择院校方法。 筛选不同梯次的专业。从选定的院校中,根据往年专业录取情况,将不喜欢的专业或估计录取可能
江苏高考录取规则 新高考录取的规则:高考志愿录取顺序:普通类中对于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 对于采用单个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对于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在相应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实行分步投档录取办法。 高考志愿录取有以下几种情况: 1、排序:将所有满足该批次分数线的考生(不包含
高考填志愿到底应该坚持大学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高考填志愿究竟应该遵循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的原则?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在实际选择中,掌握这四条准则,更容易作判断。 专业足够强大,专业优先 有些专业的含金量,业界高度认可,超过了北大清华这样的名牌。如果你读的专业足够强大,在同领域中数一数二,非常有公信力和权威度,那么你就直接选专业,而不是选大学。这是因为,懂行的人都
高考是保专业还是保大学 高考是保专业还是保大学看自身分数。 1、保专业。 高考对于专业选择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不同专业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和兴趣爱好都有不同的要求。在高考中,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学科能力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志愿,并根据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来进行合理的填报。 2、保大学。 高考的最基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被大学录取。无论学生选择哪个专业,只要在高
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好 同一志愿专业填报时,应该把最稳妥的专业放在第一个,但是前提是要喜欢这一个专业。如果不喜欢这个专业的话,那么建议把这个专业放在中间或者是最后。 各高校在专业录取时,有不同的专业录取原则,按考生专业志愿顺序,也就是专业优先原则进行录取。按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录取。按分数段从高到低录取,同一分数段按考生志愿录取。第一专业按专业优先,后续专业按分
高考填报志愿是选学校重要还是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时,学校和专业都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但具体哪个更重要取决于个人的情况和需求。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 1.学校排名和声誉:如果你希望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那么选择排名较高、声誉较好的学校可能更为重要。这些学校通常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研究资源,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研究机会。 2.专业匹配度:如果你对某个专业非常感兴趣,或者
高考填报志愿时,学校、专业、城市哪一个优先,说说你的看法? 前段时间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从时间上看现在考生们正忙于估分填高考志愿。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是很需要斟酌的一件事,历来都备受关注。 填报高考志愿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这其中包括选学校、选专业甚至选城市等等, 而在学校、专业、城市这三个因素中,我认为城市是最不需用考虑的因素。 因为即便你没能在自己喜欢的城市读读书或工作,但是等你大
高考志愿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如果学生明确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那自然是先选专业,依据自己的分数和往年该专业的招生情况,再确定合适的大学,可能有些大学并不是很优秀,但你喜欢的专业尤为突出,这样的大学同样适合你报考。 首先,文科专业最好多考虑一下大学以及所在的城市,因为文科毕竟是要接触人接触社会的,不像理科专业知识主要是在实验室和课堂上好的,文科大学有好的人文环境,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其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