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谈谈异地高考政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024-08-23 13:09:14 | 利好高考网

今天利好高考网小编整理了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谈谈异地高考政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谈谈异地高考政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高考改革的相关信息。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昨天,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1952年,我国的高考制度创立,“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
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主持下得到恢复。全国57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阔别11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当年共录取了27.297万人,高考录取率仅有4.8%。恢复高考伊始,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在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外语在很多省市并未列入总分,而是作为录取重要参考。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文理两类都只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率仅为7%。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1979、1980两年,高考录取率依然低于10%。直到1981年,高考录取率才达到11%。
1984年,我国开始保送生的试点,即由中学推荐,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
1984年9月,英语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此后的几十年里,英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考试科目。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高考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考试方法。针对高考传统的命题方法和考试方式的缺陷,我国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
1985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等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区),涉及100万考生,经过由点到面的改革实践,上海、浙江先行试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1989年7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并在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当时,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偏科严重,高考客观上承担了对高中教育教学有偏颇导向的责任。
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初,保送生计划人数曾一度扩大。但保送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了提高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出现了申报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现象。
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于1991年进行了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
199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实行了会考后的高考“3+2”科目组设置方案,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1999年教育部规定,全国所有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
1999年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此后,各省陆续实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市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
“3+X”科目改革的实施,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
2000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分省命题,上海、北京率先单独组织高考命题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区市试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举行两次高考,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但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实行春季高考后,由于参与招生的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以致考生积极性不高。
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著名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在自主考试与面试的基础上进行初选,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04年内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后,安徽、北京也相继选择退出。与此同时,参与自主命题的省份也在逐年扩大,已有16个省市区全部或部分实现了自主命题。统一考试的格局被打破,统一招生方式也在试图破冰。在连续两年多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
2005年夏天,在中央领导的亲自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个部委牵头组织启动了素质教育大调研。其中,由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牵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调研内容,最终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高考改革“应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离高考承担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功能;将社会化的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体系;建立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服务记录,逐步实行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元录取制度。”并将这一目标最终实现的时间定位在2020年。
2006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大学。这项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扩大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操作空间,同时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至此,“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考试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0年方案搁置
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高考改革的三大关键点,高考改革正式进入“窗口期”。
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内容涵盖16个议题,包括考试科目、备考选考、异地高考、分省还是统一命题等,并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专家组在此基础上又起草了一个高考改革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方案在教育部党组会议讨论后被搁置,原因在于“分歧太大”。
2013年箭在弦上
2013年,在教育部的牵头下,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在“文理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方争论很多,迟迟难以通过。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2014年正式发布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2014年7月底之前出台。
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份重要文件。这次会议也将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提交中央政治局审议,这在中国当代高考史上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而在过去,考试改革方案基本由教育部牵头出台,采取单项推进,这次改革注定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改革。
2014年9月3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录取或不分批次按专业
北京教育学会第27次学术年会2014年11月30日在京开幕,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谈松华介绍,实行高考改革后,未来高考录取方向可能会淡化批次,为学生提供双向多次选择的机会。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则透露,未来5年国家将拿出2000亿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校的改造。
提供盲文试卷
从2015年高考开始,各级教育考试机构需根据残疾考生的残疾情况和需要以及各地实际,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一种或几种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提供现行盲文试卷;提供大字号试卷;优先进入考点、考场;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辅助人员、手语翻译人员等)予以协助;考点、考场设置文字指示标识、交流板等;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台灯、光学放大镜、盲杖等辅助器具或设备;允许听力残疾考生携带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助听辅听设备;允许行动不便的残疾考生使用轮椅、拐杖,有特殊需要的残疾考生可以自带特殊桌椅参加考试;对使用盲文试卷的视力残疾考生和使用大字号试卷、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等书写特别困难的考生延长考试时间。
此外,针对听力残疾考生,经申请批准后可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免除外语听力考试残疾考生的外语科成绩,按“笔试成绩×外语科总分值/笔试部分总分值”计算。
忘带证件可“刷脸”入场
2015年5月2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召开高考考务工作会。2015年高考,考生依然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如果考生忘记或者遗失了身份证(或准考证),监考员可以先验证考生相貌,如果与准考证存根上照片相符,可以先安排考生进场考试,要求考生下一科考试时带来。

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谈谈异地高考政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谈谈异地高考政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异地高考政策的制定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是所在省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多与寡。有的省市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欠缺,对外省籍的学生一般来说政策收得很紧。这主要怕影响本省学生进入重点大学。二是所在省市区参考学生多与少,录取率高于低。有的省本来就是高考大省,二本以上录取率就很低,他们并不希望外省市区的学生占用宝贵的重点院校招生指标。所以在制定外省市区学生在本省参加高考政策时,一般比较谨慎。三是北京上海等211、985大学比较集中的城市,受既得利益者不愿让外省市区考生在本市参考,怕影响本市考生就读重点大学这一社会群体的影响,政府在政策制定时,畏手畏脚。这样,异地高考的政策就只能是老牛拉破车,慢慢来,以上所言,仅供参考。

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谈谈异地高考政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三年前就移民到别的省的算全高考移民吗?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三年前就移民到别的省的算全高考移民吗?的相关内容。

不同的省份规定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只要户籍移过去3年,户籍学籍满三年的,就不属于 高考移民 了,以陕西省为例,陕西规定户籍学籍满三年,不属于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是 中国高等教育 中的特殊现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考生众多,且各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实行各省、市、自治区分别进行评卷和划定 高考录取分数线 的政策。

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 高考分数线 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这被称为“高考移民”。

扩展资料

异地高考 政策全国不统一,为高考移民提供了现实土壤。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工作意见,但只是一个宏观政策,由于有关部门未能及时制订可供具体操作的实施细则,导致地方在执行异地高考政策过程中,不仅在实施时间上不统一,而且在具体政策和措施上也不统一。

各地自选动作太多,也助推了 空挂学籍 的蔓延。要保证异地高考新政,能够兼顾和平衡 随迁子女 与当地考生之间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维护 教育公平 ,各地就不能各自为政,而应步调一致。

维护公平的高考秩序,就不能无视高考移民的国际化现象,从新闻中,看到此次上海有关学校明确拒收了“国际高考移民”,但是就全国的范围来看,谁也无法肯定其他地方就没有“国际高考移民”。

因此,有关部门只有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情势,不断跟进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考移民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对高考移民必须坚持零容忍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符合规定的高考移民更可怕

利好高考网

以上就是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谈谈异地高考政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谈谈异地高考政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相关推荐
高考分数线会受什么因素影响?
高考分数线会受什么因素影响?

2022高考分数线会受什么因素影响? 2022高考分数线预测已经开始,没到最终发布成绩都是不确定的,那么2022高考分数线会受什么因素影响?下面我将为你带来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伙伴们一定不要错过哦~ 1、招生规模 招生人数多,自然分数线就下降,所谓水落船低。不过这个因素对分数线的影响实在有限,因为近几年来各省市的总体招生规模趋于稳定,与上年差距很小,即使具体到某所高校在一个省的招

2024-03-29 13:40:01
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的科研排名的结果?
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的科研排名的结果?

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的科研排名的结果? 大学的科研排名是由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因素: 1.学术声誉:大学的学术声誉是评估其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这包括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学术成就、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以及被引用的频率等。 2.研究资金:科研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政府拨款、企业赞助和科研项目的资助等。拥有充足的研究资金可以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资源,从而提高科研水平。

2024-01-25 01:04:28
影响高尔夫球击球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高尔夫球击球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高尔夫球击球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起首想学打高尔夫,必要购置东西,球杆、专用的鞋子、衣物和球具。 而后便是找到报名进修高尔夫的培训班,这一样平常在球场里就会有,价格因人而异,在园地前提程度而异。任何一项活动,假如没有孺子功,能够很快的就会碰到瓶颈期,瓶颈期对付技巧的演习,想要冲破是最痛苦的,许多成年人演习高尔夫很长期,数年后,最根本的举措照样会有瑕疵,这直接影响到高尔夫的终极比赛成绩。

2023-11-17 18:57:04
综合素质评价会影响高考吗?
综合素质评价会影响高考吗?

综合素质评价会影响高考吗? 没有。 综合素质评价在一般的高校招生中是参考,主要还是依据高考成绩录取,如果只是参加夏考或春考的统考没有影响。但如果参加综合评价招生(包括本科和高职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能是依据之一,可能会有点儿影响,但是相对来说影响不太大。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提出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

2024-04-03 23:59:22
你认为大学生一个月多少生活费合适,结合你的经验谈一谈?
你认为大学生一个月多少生活费合适,结合你的经验谈一谈?

你认为大学生一个月多少生活费合适,结合你的经验谈一谈? 在我看来,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有三个区间,分别是 1200~1500 、 1500~2000 、 2000以上 ,这三个区间内的生活费都是正常的。 一、生活费在1200~1500 作为大学生的我,生活费就是在这个区间内,我认为还是比较紧凑的,我平时的开销也不大,主要在吃饭上 ,衣服两三个月买一次,护肤品的话,

2024-06-22 10:03:37
高考填报志愿时,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高考填报志愿时,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高考填报志愿时,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随着一年一度高考的来临,关于专业选择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专业选择对于一个人一生的规划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关于这个问题需要结合相关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具体来说包括专业选择会直接影响自己未来的事业发展、选择不同的专业会令自己拥有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以及专业选择会对自己的人生观念产生根本上的影响这三个方面。 1,专业选择会直接影响自己未来事业的

2024-06-24 20:45:58
贵州异地高考新政策(体育生高考是哪几项)
贵州异地高考新政策(体育生高考是哪几项)

贵州异地高考新政策2022 想要参加异地高考,首先要取得目标所在地的学籍,然后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取得毕业证书,且报名参加了高考,则按照学籍所在地进行志愿填报并进行录取。具体情况也可以提前查询目标省份的相关规定,并咨询相关负责人员,以避免各省异地高考政策存在差异,或是出现变动的情况。 一、贵州高考报名政策 1.符合下列条件的贵州省户籍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

2024-07-27 16:30:59
山东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中有几次不填会有什么影响?影响大吗?
山东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中有几次不填会有什么影响?影响大吗?

山东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中有几次不填会有什么影响?影响大吗? 高中素质评价,也是一个可填可不填的东西,少填没有关系。这个东西目前来看意义不是非常大。以后作用有可能会凸显出来。 在一些地区,将每位学生在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级(九年级)或高三的最后一次 综合素质评价 计入中考成绩、高考成绩和 学生档案 ,作为高中录取和大学录取的参考或录取数据。但一般在大学不进行此项测评。 程序方法

2024-04-06 12: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