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江苏高考为什么那么难?

2024-08-29 20:33:08 | 利好高考网

今天利好高考网小编整理了江苏高考为什么那么难?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江苏高考为什么那么难?

江苏高考为什么那么难?

其实说白了,江苏不是高中难读,是中考太难了!江苏高考卷难但是本科录取率不低的,接近60%,剩下来40%基本也是上专科。基本就是只要读了高中努努力就有大学上,为什么会这样呢?江苏比不上河南山东人口大省,但是人也不少,参加高考却只有30万左右,就比直辖市参加高考的人数多了几万吧,那是因为升学淘汰率集中在中考。

而且中考不存在3+2模式,就是语数外物化政史几门一起考,那个时候我所在的中学也算是个挺不错的中学吧,我的中考还是超常发挥,简直人生巅峰,数理化也没拖我的后腿,but,也刚好压线超某县城的高中几分。

县城高中其实很抓成绩的 很重学风的,但三年下来肯定很苦,不仅是精神上的苦还有物质上的苦,比如说住宿条件不好,所以我志愿没填这个学校,而且县城离市区还挺远的,回家啥的也是个大问题。

就这样,为了留在市区,不想过得那么苦的我,中考成绩发挥超常也只上了市区一个普通的四星高中,而且这个四星高中 录取分数线 在630左右吧,其实挺后悔的,如果去了县城高中,苦就苦点呗,应该能读更好的大学。

然后就……然后我们那个初中一个班60多个人吧,正儿八经考上高中只有30人,后来就有几个没能考上的但是家里不放弃的砸钱给他们弄进了高中当借读,其他人估计就是技校了。其中一位借读的同学中考只考了400多分,也不知道他父母到底砸了多少钱,最后人家还考了个二本。

所以说江苏高考难的人就算了,高考最近几年试卷也没那么难,反正我考的那年数学还行,在英语卷翻车了,难过!但是即使英语高考翻车了,我的 英语六级 依然在大二裸考过了,甚至 考研英语 也是裸考考的。所以江苏中考是真的醉人,江苏的初中生们一定要努力考上不错的高中啊,因为考上高中就大概率有大学读!

江苏高考为什么那么难?

为什么每年都有10%的人高考连大专都上不了呀?

每年都有百分之十的人高考连大专都每年都有百分之十的人高考连大专都上不了因为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学专业第二个就是你每年都有10%的人高考,连大专都上不了,因为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学专业,第二个就是上大学。现在大学非常难考,很多人就是不好好学习,根本上不去大学。

江苏高考为什么那么难?

那些年,哪些高考的事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那些年,哪些高考的事的相关内容。

曾经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过对于那些没有机会走进考场,或没能通过高考走入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来说,高考依然带给他们许多收获。那是对知识的敬畏,对学习的渴求。

改变的不仅 是“考中者”

高考制度在山川沟壑间激发起一代青年人知识的渴望,也激发起全社会对知识不可遏制的热情

我父亲是个农民,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一生都没有机会走进高考考场,却始终牵挂高考。晚年病重时,他还能清晰地记得三十多年前,从我们那条山沟里考出去的学生,而且记得他们的考分。

恢复高考那年,我才六岁。那个秋天,我背起书包,带一块一尺见方的木头小黑板去上学。我不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是什么时候来到山沟里的。第二年春天,附近好几个村都有学生考上学校的喜讯传出。其中,有一个是我的远方亲戚,他比我父亲小几岁。从此,这个亲戚便成为我的“榜样”,父亲经常以他来教育我。从那年起,我们那条山沟八九个村庄,前前后后上过中学的青年人又都找学校补习去了。后来几年,接二连三有人考上学校。这些消息不仅激励了我们那一带的学生,也鼓舞了我父亲这样没有机会参加高考的农民。

在这样的消息中认识高考、明白了考试的意义,我也踏着高考鼓点走出了山沟。高考,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当然至关重要,因为这场考试改变了我们的人生。高考二十周年、三十周年,以至于今年恢复高考四十周年,我们一次次回味这项制度的意义。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父亲来,都会想到一个同样的问题:我们都是高考的获益者,父亲他们则是高考的旁观者。这样一场考试,对于父亲那样没有机会进考场的人,又意味着什么? 利好高考网

可以说,四十年来,成千上万学子走过了高考独木桥,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没有走过这座桥的人,一定比走过来的人多出很多倍。如果高考仅仅是我们这些走过来的人们改变命运的途径,那它的意义就要少很多。其实,历史的逻辑并非如此。

至少,高考燃起了我父亲新的生活理想。后来的岁月里,他多次和我说过,是高考给了他供子女读书的动力。我的父母亲从这场考试中看到了艰苦读书的价值,甚至找到了改变一个家族命运的信心。无论生活多么拮据,不管送孩子读书的路有多么艰辛,他们始终满怀希望。父母抱着这样的决心,前前后后用二十多年时间,耗尽了他们最宝贵的壮年岁月,把我们兄妹都送进高考考场,送出了祖辈劳作的山沟。

我相信,这种鼓舞并不仅仅发生在那沟壑连绵的太行山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大农村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每年拿出钱来送孩子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顾生活艰苦,顽强供孩子读书的故事层出不穷。很多深山沟的农村,以砸锅卖铁的决心集资盖学校,几乎成为那个时代一道感人的风景。高考制度在山川沟壑间激发起一代青年人对知识的渴望,也激发起全社会对知识不可遏制的热情。

今天,重新回味四十年前那场考试的时候,一年一度看到更多年轻人走进考场的时候,我的思绪总是漫过考场,想起我父亲,想起那些像父亲一样永远没有机会走进高考考场的人们。高考制度的恢复是一项教育制度,更是一项重大社会改革。它激起了全社会的热情,改变了各个阶层人们对知识的价值认同,重新树立起奋发学习的社会信仰,为人们开辟了改变命运的新通道。所以,它给中国带来了持续几十年的变化;所以,高考的“受益者”不只是我们这些考中者,还有那些没有机会高考或是没有考上的人!

多些选择 多些精彩

现在的孩子没有我当年高考的那份紧张,没有我当年复读的那份执着,也失去了我考上学校时的那份荣耀,但是孩子们多了一份自信,多了许多机会,也有了更多选择

我是高考的受益者,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我感谢高考,给了我们这些农家子弟机会和公平。

我本该1983年参加高考,而实际上却是1984年高考的。因为1983年高考预选,我没能选上,也就没有资格参加。那时候,高考录取率很低,再加上我们县是一个教育相对落后的县,落榜与复读很普遍。高考和当兵是当时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的两条渠道,尤其是高考,考学校就是考工作、考饭碗。于是,那些复读几年不放松、终于如愿考上学校同学的事迹就成了老师教育我们的励志故事,也是鼓舞我们前进的榜样。那真正是“英雄不问出处,成功不分早晚”。

1984年的高考对我来说十分重要。毕竟已复读一年,竞争十分激烈,我想考上学校的心情也十分迫切。尤其是第一场考试前,快进考场了,却一次一次地上厕所,拿到试卷,却读不通题目,心里紧张的情形可想而知。只等考过了第一科之后,心里才稍稍放松。现在想起来有些好笑,但那记忆却是刻骨铭心的。高考结束后,我没有等待,也对自己没有信心,就又一次投入了紧张的复读之中。我是在复读时接到通知书的,真是“漫卷诗书喜欲狂”。

大学毕业,我回到母校担任教师的十几年,从高考的参与者变成了“应对者”。每天和孩子们一起,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应对高考:某某同学发展不平衡,某一科影响达线;某某同学成绩不稳定,心理状态不好;一次次统计分数,一次次分析试卷,一次次找学生谈心谈话。高考前,我的心总是惴惴不安,每每晚上做梦就是考试,考试就是紧张,就读不懂题、不会做题。多少次都从这样的梦中惊醒。其苦无穷,其乐亦无穷。每当和孩子们谈自己高考紧张的糗事时,我总是这样说:“高考,紧张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也是一种责任心和责任感的表现,不要惧怕紧张,适度的紧张反而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但不能像我似的紧张,那是一种惧怕与恐慌。”孩子们笑着善意地说,“老师你就是胆小”;我儿子则不客气地说,“老爸,你这是没学好”。他们说得都对,这就是我的高考。

后来,我到县政府工作,担任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对高考的关注已不再是具体哪个学生,哪一门学科,更多是操心考试政策、考试安全、考试组织、考试环境、考试秩序、考试结果,家庭贫困学生入学及通过高考暴露出教育教学的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不时地走进学校,与老师们探讨备考的具体问题,与同学们分享高考的体会与信息。现在的孩子没有了我当年的那份紧张,没有我复读的那份执着,也失去了我当年考上学校时的那份荣耀,但孩子们多了一份自信,多了许多机会,也有了更多选择。抚今追昔,感慨颇多。

去年,我到山西长治技师学院工作,面对的是一群没参加过高考和高考没上榜的孩子。他们很活跃,也很可爱。每当我听到孩子们热情的问候声,机床的轰鸣声;看到焊花飞溅,抹着油污和汗水的笑脸;看到横平竖直的布线,精湛细致的茶艺时,我对高考有了别样的感悟:高考已不再是通往成功的独木桥,高考也不再是人生的必修课,没有高考的人生同样可以精彩!

落榜浇不灭对知识的渴求

我时常想,没上大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不过两次高考落榜并没有挫败我的信心,我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了

我是一名“60后”,也是一名高考落榜者。提到高考,就一下子触及我内心深处的“伤痛”。

1979年,我第一次参加高考。本来是想报考大学,但父亲说能考取中专,也包分配,毕业后也能吃上商品粮,为保险起见,就劝我考中专。也许是自己太“自信”的缘故,结果第一次考就“马失前蹄”,录取分数是240分,我考了233.5分。

回到家里,我哭了好长时间,尤其是后来听说有好几个平时学习成绩不如我的都被录取,我更是难过了好几天。看看当时农村艰苦落后的生活环境,父母劳累的场景,我向父母提出,复习一年继续考,一定要为自己、为家里争口气。

1980年的夏天,表哥从部队回家探亲。当时已从南京第一炮兵学校毕业提拔为排长的他,得知我的情况后安慰我说,部队的干部培养选拔制度也在改革,从今年开始,改变过去那种直接从士兵提干的做法,改为先上军校后提干。

表哥还说,部队考军校相对于地方高考来说,容易一些。表哥的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既然父母又辛辛苦苦地供我复习了一年,我也下了很大功夫,干脆再拼搏一下高考,落榜后就参军考军校。父母也同意了我的想法。

于是,复习了一年的我又一次参加高考,结果再次名落孙山,离最低录取线20多分。不过,有了表哥的安慰,我没有哭,反而下定了参军报考军校的决心。

在1980年的冬季应征入伍中,我报了名。经过政审、体检等一系列程序,终于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入伍时,我是背着一大包数理化学习资料走进兵营的。正式分配到连队不久,我就报名参加了北京某地质出版社举办的函授学习,三年的《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讲座》自学完后,虽然没有毕业证,档案也没有任何记载,但给我打下了深厚的文字功底。

1983年,我考上了军校。虽然这是一所学习时间只有两年、中专学历的军校,但毕竟毕业后就提干,成了干部身份,也就意味着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参军20年,我从战士一直干到中校正营职。2000年,我转业到威海市,安置在一个行政执法的事业单位,一干就是17年。转业前,我已在部队通过三年的在职函授学习,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大专文凭。

我时常想,没上大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在我看来,上过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从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理解问题的能力来看,都是不一样的。不过两次高考落榜并没有挫败我的信心,我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了。

不曾走进大学 也能守护希望

虽然当初的抉择为生活所迫,却并不影响我们守护自己与别人的梦想

你相不相信,有那么一群人,没有经历高考,最后却成为老师。他们亦配得起“老师”的身份,因为他们是一群真正热爱读书才情兼具的人。

“文革”时期,出身地主家庭的爷爷“不宜高考”,被放逐乡下种田放牛,过着晴耕雨读的生活。“文革”后,终于可以参加高考了,却由于家境清寒,小儿又重病在身,为种种家庭琐事牵绊,心有余而力不足。爷爷自幼饱读诗书,见多识广,当时在村里口碑极好,乡村学校正好缺老师,就这样被推举去做了民办老师。

特殊的历史时期,与爷爷同龄的一大批潜在人才,因为无缘高考而被尘封。

改革开放,正值高考热火朝天的阶段。1979年父亲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放弃了考高中,而选择考取中等师范。爷爷也很无奈,五个孩子个个都要读书,他那点微薄的薪水又时常拖欠。家里种了点田,地里庄稼的收成还不够给孩子们交学费。爷爷是教师,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五个孩子中让谁辍学,他都于心不忍。这时父亲主动提出要去上中等师范,读三年,毕业后就能就业,省去了上大学的一大笔开支,还能替家里分担一些经济上的负担。

父亲一面读师范课程,一面借了高中课本复习。他抱着一丝希望,期待能有机会参加高考。他深知,读个师范已让家里债台高筑,再读大学简直是一种奢望。但他不想放弃高考的机会,他想通过高考来证明自己当初走师范这条捷径,完全是出于无奈。

师范最后一年,他偷偷报名去参加了高考,录取通知书寄来的时候,他一个人躲在屋子里想了一夜。那是一张来自师范大学的信笺,上面残留着父亲欣喜而哀伤的泪痕,被珍藏了三十年。

2001年,父亲得到消息,中等师范改制,由3年改成“3+2”。这意味着那些不愿疲于奔命高考的人,可以一举两得。我还有两个比我小一岁的孪生弟弟,他们要同时读高中、考大学,以我家的情况肯定负担不起。而那时的师范“3+2”学费生活费基本全免,父亲知道我有委屈,但他还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让我自己做决定。当命运将这张牌发给我,我做出的选择与父亲当年一样。

我们一家三代人都没有走进大学校园,却都成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老师。虽然当初的抉择为生活所迫,却并不影响我们守护自己与别人的梦想。学校里还有许多和我一样的教师,我们虽然没有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但依然用功读书,潜心教研。我们没有把“高考”二字看得多么惨烈,对待“成功”亦没有太过急切。老师的职业,不是我们生存的捷径。我们心中充满的是对人生的重新审视、定位,是对梦想的坚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守护。当高考成为一个远去的梦,我们年复一年,擎着一盏明亮的灯,让赴梦的孩子行路有光。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江苏高考为什么那么难?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江苏高考为什么那么难?”相关推荐
为什么江苏的高中那么难考?
为什么江苏的高中那么难考?

为什么江苏的高中那么难考? 其实说白了,江苏不是高中难读,是中考太难了!江苏高考卷难但是本科录取率不低的,接近60%,剩下来40%基本也是上专科。基本就是只要读了高中努努力就有大学上,为什么会这样呢?江苏比不上河南山东人口大省,但是人也不少,参加高考却只有30万左右,就比直辖市参加高考的人数多了几万吧,那是因为升学淘汰率集中在中考。 而且中考不存在3+2模式,就是语数外物化政史几门一起考

2024-08-12 21:56:06
为什么山西高考那么难?
为什么山西高考那么难?

为什么山西高考那么难? 山西高考难度在全国水平如下: 山西省的高考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从考试难度来看,除了自主命题的省份,全国主要分为一二三卷,山西是一卷,而一卷是其中最难的。 第二,从录取率来看,山西的一本录取率、211录取率和985录取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的一本录取率全国倒数第三,倒数第一是河南,但河南是人口上亿的人口大省,山西人口

2024-11-11 13:41:47
江苏高考为什么比较难呢
江苏高考为什么比较难呢

江苏高考为什么比较难呢 【#高考#导语】江苏既不属于贫困省份,也不属于人口大省,那么,江苏高考为什么比较难呢?下面是无分享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提问:江苏高考为什么比较难呢 回答:江苏高考之所以难,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考试的分数计算机制非常复杂。这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高考总分只含语文、数学、英语,总分为480分。总分最低,区别于其它省份。其中语文160分、数学16

2023-12-26 22:05:19
为什么黄冈的中考和高考那么难?
为什么黄冈的中考和高考那么难?

2019年黄冈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点评) 黄冈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点评) 黄冈市中考交流QQ群:119408121 黄冈市中考思想品德整体难度评析: 黄冈市中考思想品德已经结束,与往年相比较,会发现很多不同,下面大学高考马老师就从试卷布局、题目难易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对于此次中考化学试卷进行总的分析归纳,总结经

2024-06-21 09:16:42
江苏中考录取率为什么那么低
江苏中考录取率为什么那么低

江苏中考录取率为什么那么低 江苏的中考录取高中率大约在50%左右,这意味着只有大约一半的中考学生能够直接升入高中。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学生没有升学机会。实际上,除了高中录取的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可以选择进入3年制中专或5年制大专院校继续深造。 江苏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升学途径,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对于那些未能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中专和大专院校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

2024-12-23 06:23:30
为什么有些人将江苏试卷难等同于江苏高考难?江苏高考实际难度如何?
为什么有些人将江苏试卷难等同于江苏高考难?江苏高考实际难度如何?

为什么有些人将江苏试卷难等同于江苏高考难?江苏高考实际难度如何?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认为,高考升学的难度和试卷的难度是有一定的关系。试卷难和不难,将改变很多学生的命运! 举个简单例子! 学生A(理科),成绩不错,尤其是数学,不论试卷难度大小,他总能考满分,或接近满分。 学生B(理科),成绩不稳定,尤其是数

2024-07-09 13:35:42
江西高考为什么这么难
江西高考为什么这么难

江西高考为什么这么难 江西高考这么难的原因 江西高考考生数量庞大 江西是一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大省。江西高考竞争激烈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这些实际数据表明,2021年江西省高考人数为49.3万人,2020年江西省高考人数为46.2万人,比上年上升3.1万人,又创历史新高。学校录取名额没有增加,逐年增加的反而是考生人数,录取比例也在降低。2019江西考生42.1万,2020年46.2万

2024-11-16 01:52:30
江苏业余围棋为什么升段率那么高
江苏业余围棋为什么升段率那么高

江苏业余围棋为什么升段率那么高 原因是围棋文化传承和培训体系健全。 1、围棋文化传承:江苏在围棋文化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围棋在江苏地区的普及程度高。这意味着江苏的围棋爱好者众多,参与竞技的人数较多,从而形成了较高的竞争水平。 2、培训体系健全:江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围棋培训体系,包括业余围棋培训学校、俱乐部等。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指导,培养了大量的围棋爱好者,提升了他们的棋艺水平。 围

2024-09-22 1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