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0 05:27:38 | 利好高考网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湖南城市学院是一所综合类院校,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专业,建校20年。
院校发展历史
湖南城市学院(Hunan City University),简称“湖南城院 ”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属于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是“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湖南城市学院由原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于2002年合并组建而成。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1970年创办的益阳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1978年创办的益阳基础大学。
院系专业
该校有13个二级学院,开办本科专业51个。例如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工程管理、城市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经济统计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以及商务英语等。
特色专业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城市规划。
省级特色专业:城市规划、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社会体育。
省级重点专业: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社会体育。
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管理科学与工程、体育人文社会学、结构工程
校级优势特色学科:化工工艺、结构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体育人文社会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国现当代文学、应用数学、区域经济学
办学规模
截止2022年3月,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415亩,建筑面积55.0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4.45亿元。纸质图书藏书189万册,电子图书214万册。教职工124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390人。有教育部本科教指委委员、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36人(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其中282人取得行业资格证书。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51个本科专业,以工为主,涵盖理、工、文、管、教、艺、经等多个学科。学校面向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 利好高考网
师资队伍
湖南城市学院理学院已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德才兼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截止200年3月,现有专任教师41人,教辅人员4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讲师20人,专任教师中博士16人(含在读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老师占80%,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二级)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一名。
学校突出城市主题,产学研用结合,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5年超过95%。在湖南省毕业生毕业五年薪酬排行榜上近年多次稳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先后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南省就业创业示范校”。学校被誉为“城建人才的摇篮”,优秀毕业生参与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秦山核电站、沪昆高铁、杭州湾大桥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
学校立足行业,服务区域,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城乡规划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10个专业是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城乡规划、电子信息工程等5个专业是湖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以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代表的27个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平台。学校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
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6个学科是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数字化城乡空间规划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黑茶金花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城乡生态规划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湖南省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等27个省级以上科研和创新平台。近年来,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7项。近五年横向科研经费超过3亿元,在湖南省同类院校中遥遥领先。获国家级、省级科学技术奖和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19项;规划建筑设计成果获省部以上行业奖励80多项,是省内高校规划设计领域获奖等级最高、奖项最多的单位,在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等方面处于湖南省领先水平。学校主持制定的《镇(乡)村绿地分类标准》被住建部批准为国家行业标准,编制的“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获国际招标第一名。牵头成立了省级学会湖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设立的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入选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湖南城市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城市学刊》荣获省第八届“双十佳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交流成效明显。先后与加纳、新西兰、马来西亚、美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密切合作。荣获“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年度优质合作院校”称号。与新西兰维特利亚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评估获全票通过。与加纳海岸角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是全省二本院校中的第一所。
学校拥有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土木工程检测中心、湖南城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校办企业。其中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具有城乡规划、建筑工程、市政道路等六项甲级资质,在湖南省二本院校中独一无二,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年产值达2.3亿元。学校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核)、中国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等340多家知名公司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实习基地协议等;与益阳市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共建湖南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与南县人民政府联合开办了省内首个“乡村振兴规划学院”。与益阳市、祁阳县等10余个政府部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吉首大学是一本还是三本 吉首大学不算好大学。 说起湖南最没知名度的大学,大概就是位于湘西自治州的吉首大学了。哪怕是湖南本地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湘西还有个吉首大学,更不知道这所高校的学科实力,外省考生就更不知道了。 名气小就算了,区位也很一般。吉首大学的名气,也只能在湖南、重庆、贵州之间传递了。 吉首大学教学质量: 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本
南通大学王牌专业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一、南通大学王牌专业介绍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 省级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自动化、预防医学、生物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体育教育、英语、生物科学、预防医学、电子信息工程、医学影像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物理学、通信工
南京工业大学几本 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本。 南京工业大学简称南工,位于“六朝古都”江苏南京,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所牵头高校之一。 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22年设计类专业大学排名? 近日,很多考生来向小编咨询设计类专业有哪些院校,为此能让各位更好更清楚的设计类专业的院校,下面小编归纳整理了2022年设计类专业大学排名,仅供各位参考。2022年设计类专业大学排名: 1、设计类A+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2、设计类A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3、设计类A-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浙江大学、湖南大学;4、设计类B+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王牌专业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一、贵州民族大学王牌专业介绍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社会学、法学、统计学 省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民族学、汉语言学、体育教育、美术学、应用化学、音乐学 贵州省重点建设学科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生药学 贵州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数学、法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贵州省级重
首都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一、首都师范大学王牌专业介绍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软件工程、西班牙语、俄语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个):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世界历史、英语语言文学、心理学、俄语 北京市“211工程”重点学科(9个):首都基础教育创新与现代
郑州科技学院王牌专业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一、郑州科技学院王牌专业介绍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 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旅游管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 河南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郑州市示范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郑州市重点专业:食
哪四所高校电气专业最强,人称“电气四虎”?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非常迅猛,触及到各行各业,目前来说也处在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了,然而每年仍然需要招聘大量的毕业生,因此每个学校电气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都十分乐观,而且收入也很高,这样从事其他行业的毕业生羡慕不已!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电气专业最强的四所高校,人称“电
2024-03-24 06:26:07
2023-12-18 23:55:29
2024-03-17 01:38:09
2024-03-22 00:51:15
2024-03-18 15:39:14
2024-05-11 22: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