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利好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为什么高考要分地区自主命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高考要分地区自主命题?
一、分地区自主命题的原因:
首先,高考分省命题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推进。
其次,高考分省命题其实是教育管理的放权之举。
再次,高考分省命题有利于体现地方特色,便于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
二、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存有五大弊端
通过对江西、上海、北京、湖南等地高考自主命题开展情况的了解,分省自主命题现仍存有五大弊端。
首先,高考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并与国际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趋势有所出入。
其次,高考安全保密风险依然存在,甚至更有可能出现问题。
第三,命题质量与水平难以保证,尤其是在教育、经济、文化较落后地区。
第四,分省命题在使考试成本明显加大的同时,也使各省市之间基础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可比性受影响。
第五,如行政性地推广,可能出现为命题而命题,有违改革初衷。
利好高考网
求反映高校录取不公平的相关数据。
1.不公平的高考录取制度毁掉了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高校
有数字有真相,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复旦2009在本地招生人数与人口大省山东录取人数的对比:
北京大学 (理工) 北京市录取 180人 山东只有 38人
清华 在北京录取(理工) 252 人 山东只录取 62人
复旦大学 (理工)在上海录取 340 人 山东只录取 32人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在上海录取 276 人 山东只有 99 人
很多省区录取的人数是个位数!
这种地域上的歧视导致了北大清华等中国名校在国际排名越来越差!
北大、清华、交大、复旦是全中国人民的大学,不是市属学校
2.名牌高校录取“偏心”大城市 代表谈教育公平
温俊义代表指出,当前,由于教育制度的体制性缺陷,同时由于公共教育资源不足以及教育市场化倾向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他举例说,2003年教育部宣布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当年北京市的入学率达49%(2004年达到52%),而云南省2002/2003学年的毛入学率仅8.64%。大学的本地生源比例分别是:北大17%,清华16%,北航13%,北理11%,复旦44%,上海交大47%,武大50%,南大55%,浙大61%。以2003年为例,北京市共有9万考生,但北大、清华分配招生指标,81个考生就有一个上北大、清华;而50万考生的河南仅168个招生指标,2976人才有一个上北大、清华。
温俊义代表认为,政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清楚认识到教育机会公平对人、对社会的长远发展及整体效率的提高所起的巨大作用,否则就算教育投入再多,却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无视甚至歧视某些群体和地区,并且不惜牺牲这些群体或地区的利益”这种严重违背教育机会公平的现象发生。
温俊义认为应该改革的是高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分配,最好能够按照考生数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额。换言之,就是要相对统一高校特别是名牌高校在全国的高考录取比例。
3、
高校招生按省分配名额不公平
在教育部网站的建议里面,网友认为高校招生名额分配不公平,我国长期沿袭的录取名额分配,缺乏地域公平的考虑。由于各地的录取名额不是按照考生人数制定的,致使各地的录取率差异极大,发达地区比如上海、北京、天津等高考录取率达70%、80%。
而人口大省、考生众多的地区,恐怕达50%的就不多,这很不利于贫困、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也是近几年高考移民频出的主要原因。
4、高考投档比例按1:1.2设置是极不公平的
无论是实行传统的“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投档方法,还是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法,每年都不可避免的使得相当一部分上线考生因高考录取规则的不当设置而无法进入自己喜爱的大学,甚至痛失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使学子十年寒窗付诸东流。
这个规则就是教育部门规定的高考投档比例:1:1.05~1.2!这种设置完全是从高校利益出发,实现高校利益最大化而无视考生利益制定的不公平也极不合理的游戏规则!
传统的“志愿优先,遵循分数”投档方法,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是很大的。如果考生第一志愿填报不准确,第二志愿录取的可能性就很小,因为人家第一志愿已经录取够了,根本不看第二志愿。 “平行志愿”,表面上看似是考虑了考生的利益,给考生带来了好处,但却风险更大。主要原因在于给某一院校投档时,不是按照其在本地招生实际数量投档,而是按招生数量105—120%的比例进行投档,这就意味着有5—20%的考生将被无情淘汰,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5、北京有1600万左右人口,去年北大、清华的招生指标有851个;河南有9700多万人口, 两校的指标却只有171个。北京1.7万个人中就有1个人能上北大、清华,而河南56.7万个人中才有1个人能有这样的幸运,机会相差33倍。高考分数线、录取指标地区间的不平衡,是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议论的焦点之一。代表们发出疑问:“为什么一样的分数,却会有不一样的命运?这太不公平了!”
由于北京、上海拥有的全国重点大学数量比其他省份多,重点大学录取投放大大向所在地倾斜,录取名额远远超过其他省份。因此,北京、上海的重点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比大部分省低几十分甚至上百分。例如,2005年北京文科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是486分,上海是497分;而河南是565分、四川是570分。
近年来“高考移民”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各地招生分数差异太大造成的。重点大学分数线和招生指标向大城市、文化发达地区倾斜,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不公平,容易导致经济文化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同样的分数,在湖北、山东、四川等地,只能上个普通的本科;而这样的分数,在北京、上海,能上北大、清华、复旦!而北大,不只是北京人的大学了;复旦,也不只是上海人的托儿所。这就如一场赛跑,生在山东的人,要跑10000米才能到达终点,而生在京城的人,只用跑1000米,就能到达终点。考生们命运的不公,在起跑的时刻,就已经注定。教育不公,是一个社会最大的不公。对考生地域歧视的教育顽疾,何时能消除?北京上海的考生,宁有种乎?
于是有很多人就提出了高考由国家统一命题,全国所有省市区全部纳入统考范围,录取时取消地域界限,按照分数高低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同时取消保送生、特长生和定向生的名额,取消高校的机动名额和点招资格。对欠发达地区,由国家
财政转移支付时加大的教育投入,帮助他们发展基础教育。但这种理论上讲,应该是考卷面前人人平等的,但各地教育水平不一样,如果全国统一分数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又很不公平,很可能出现能读好学校的全来自经济发达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个都没有。所以这种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录取的提议是不可取的.

专升本是不是只能考自己专科所在学校的省份的本科院校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专升本是不是只能考自己专科所在学校的省份的本科院校的相关内容。
可以报考其他省份的、不受限制。
专升本考试是中国教育部规定的专科类生升入本科的考试。普通高校的专升本考试通常只招收省内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普通高职高专的优秀毕业生,专科学生升入本科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本科。
专升本有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详见:统招专升本),选拔当年各省全日制普通高校(统招入学)的专科应届毕业生。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考试的选拔工作各省份各有不同,现基本上由各省教育考试院主持举办,统一考试。个别省份如上海,从2013年起改由各本科院校出卷选拔。各省每年的统招专升本招生计划根据教育部统一下达的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
招生对象仅限于应届优秀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生。各省市和学校规定不同。某些省市和学校要求
英语三级以上(上海为四级)、无不及格记录且所报专业必须与所学专业对口,某些省市和学校无此要求,具体情况请参照当年各省的政策。统招专升本只限报考本省本科院校,不允许跨省报考。国家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规定,普通高校统招专升本为国家统招计划普通全日制学历,本科为第一学历。
统招专升本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性质的本科,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层次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符合条件颁发学位证书,并核发本科就业报到证。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统考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简称普通专升本(河北省称“专接本”,江苏省称“专转本”,广东省称“专插本”)。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
电大专升本
电大与其他高等教育层次的区别。俗称的电大并不是指某一所具体的学校,它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地市级、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组成的覆盖中国大陆的远程教育系统。与其他成人高校一样,主要面向高考落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丧失学习机会的社会人员,和需要提高学历层次的在职人员。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类似,宽进严出,学习形式有半脱产(半工半读)、业余。不同的是自考以自学为主,电大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学习,参加国家安排的统一考试,获得专科本科学历。
自考专升本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或自考,是中国的一种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该制度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新型的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形式。参加考试者不受性别、年龄、职业、种族、民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已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众多国家的认可和承认。
全国统考,毕业证盖主考大学章和省自考委的章,国家承认,文凭硬度相对还比较高,在工资、人事待遇、考研究生、考证、考公务员、出国留学、职称评定以及其他方面与普通本科具有同等效力(存疑),同等条件下,自考毕业证和成考毕业证和远程教育毕业证的,就业相对来说基本上没有区别,通俗来讲有助学单位帮助下社会考生、在校生获得第二学历、自考文凭的最佳途径。
成考专升本
“专升本”招生是指具备大学本科办学资格的高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以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的大学专科毕业生及以上学历者为对象,通过成人高校“专升本”统一考试进行录取的本科招生类别。成考专升本与普通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普通本科教育是以专科为起点的。
报考成考专升本的学生需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此类毕业证书包括: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等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凭。成考专升本考生在规定年限内修满专业规定学分,并通过考试者,将获得由各成人高校颁发的经过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大学本科文凭,符合学位申请条件者将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据了解,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长,用人单位对员工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学历要求,越来越多的毕业证急需通过成人高考提高学历层次。
成人教育类专升本(成教专升本)是指获得统招专科毕业证或成人类专科学历的考生,通过自考、成考、远程教育等专升本考试获得成人教育本科学历的考试制度(成人教育指的是已离校的社会人士在参加工作或待业后通过自考或成人高考再次进入高等学校就读的过程称作为成人本科。不限年龄、学历、性别)。
1、统招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难就难在考试录取上,只要考上,几乎都能拿到本科证和学士学位证。近几年从国家、从学校、从学生本人角度看来,举办统招专升本是解决专科生现实社会问题的一个理想的途径,虽然从06年起,国家规定统招专升本录取名额控制在当年应届专科生的5%-10%,但是只要准备的好还是可以被录取的,07年重庆市各大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招生人数为当年应届毕业生的5%;2008年重庆出新规,且“211”“985”工程高校、独立学院取消专升本招生计划,各专业招生人数为当年应届毕业生的5%,且还需要有对口专业,所以难度加大。
2、自考专升本
自考专升本是所有专升本途径中最难的一种,全国每年有一千多万人报自考,拿到毕业证的不到1\3,当然,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自考是全国考试,出的都是试题库,不是哪一个学校,哪个老师出题,全国都一样,考试时随机抽题,不象普通专生本的考试,一般省内老师自己出题,每年考试前,学校或者社会上的辅导机构领着学生复习,把重点和应试告诉学生,甚至把部分考试内容都告诉学生,学生考试前半年完全可以突机一下,就有可能通过,而且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本人或者一所负责任的正规的辅导机构都希望学生考上,否则会影响学校的就业率和学生自身的前途。自考不仅出的是试题库,而且一般没人讲课,没人领着复习,没人给划重点,更重要的是自考中有很多门,不管是理论考试课、还是实践课、还是毕业论文,只要有一样不及格,就拿不到毕业证,非常难考(当然自考的补考次数是不限的)。所以,虽然有许多人报自考,也考及格了许多门课,却往往因为个别课考不及格,一直拿不到毕业证,参加工作后一忙,就不会顾的上了,很多人需要考很多年也拿不到毕业证,还要加上许多政策环节也不懂,很多人不得不中途都放弃了自考。重庆有
西南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等高校开办有在校学习的助学自考本科,和在读学生一样的,这样的过关率很大,推荐想留在大学继续感受学习生活的同学报考。
3、成考专升本
入学全国统一考试,但考试相对容易,录取率较高,录取后学习较容易,一般都可拿到毕业证,已有不少成人学校开始实行注册入学,不用考试。社会认可率不高。
4、远程教育专升本
只要具有国民教育专科学历都可入学,较为简单,但国家为改变办学混乱局面,要求必须通过教育部规定的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统考才能毕业,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整理的为什么高考要分地区自主命题?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
www.lhgaokao.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