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3 07:30:19 | 利好高考网
新闻学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
新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科主要以文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同时又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
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新闻学的录取分数往往比正常本科线高出数十分,这样的分数也体现出了新闻人才的素质之高。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新闻学的录取分数往往比正常本科线高出数十分,这样的分数也体现出了新闻人才的素质之高。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但是,入世后,市场竞争加剧,国内的新闻传播业迅速整合。同时,这方面人才的“门槛”也会逐渐提高,只有那些具备一定专业基础以及良好外语优势的国际化新闻人才才被看好。然而近几年来,新闻学专业的就业率近几年并不高。就连在北京,广州,上海,武汉这样媒体行业发达的地区,新闻专业的就业率也呈下降趋势。
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清华大学以66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则以50个A+专业并列全国第三名。
在今年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江苏共有59所高校的2501个专业上榜,上榜专业总数全国第一。其中,A+专业数164个,A类专业数471个,B+专业数581个,B类专业数1285个。顶尖专业(A+)数量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在上榜专业数量上,江苏大学以135个专业上榜的成绩领跑全省,扬州大学(121个)与南京师范大学(107个)紧随其后。而在顶尖专业的数量上,南京大学以39个A+专业数量位列全国高校前十,东南大学有22个A+专业,南京农业大学有12个A+专业,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分别有11个A+专业。
复旦大学(44个)和中国人民大学(43个)的A+专业数均超过40个。在上榜专业总数量上,江苏省前三名分别为江苏大学(135个)、扬州大学(121个)、南京师范大学(107个)。
江苏省2022软科专业
江苏省有61个高校专业雄踞全国第一,南京大学法语、天文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人工智能、图书馆学、档案学、电子商务、戏剧影视文学,东南大学海洋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智慧交通、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江苏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农业电气化等专业赫然在列。
以上资料参考: 江苏省人民政府: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全国新闻学专业大学排名的相关内容。
截至2020年,全国公办本科大学新闻学专业排名如下(A级院校):
1、中国人民大学 A+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业已成为业界公认的新中国新闻事业重要的人才库、智囊库、理论创新基地和国内外学界、业界的交流平台。五十年来,学院共培养了7000余名毕业生,他们为中国新闻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中国传媒大学 A+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建立于1959年,是新中国最早开展新闻学人才培养的教研机构。依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排名与中国人民大学并列第一。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7名,其中教授22名,副教授20名,半数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验。
3、复旦大学 A
设在新闻学系的新闻学专业是新闻学院的立院之本,其培养目标是为报社、通讯社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宣传、文化传播以及新闻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本原理和新闻宣传的政策法令,熟悉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和现状,懂得并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各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文字表达水平,会使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处理设备。
该专业与国内许多新闻单位和新闻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并同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的报社、大学或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建立了直接联系。
4、华中科技大学 A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前身为创立于1983年的华中工学院新闻系,1998年成立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学院现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实行文理、文工大跨度交叉的新型学院。
5、清华大学 A-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使命是发挥清华大学的综合优势,创建一流的新闻与传播学科,培养优秀的新闻与传播人才,探索先进的新闻与传播理念,努力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准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为国家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的专业能力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新闻与传播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为兼有教学、科研、培训和咨询功能的一流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与传播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成立于2002年9月,2017年12月更名为媒体与传播学院。学科指导思想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过硬、学科特色鲜明。教学追求特色为文理交叉的办学特色,国际化合作办学水平,产学研协同发展道理,手脑并重的教学模式。
7、武汉大学 A-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Wuhan University)是武汉大学二级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始于1983年的新闻系,2000年12月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
根据2018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4个系,6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8、暨南大学 A-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可追溯到1928年在上海成立的暨南大学新闻类课程,1946年在上海正式创立新闻学系;2001年,暨南大学新闻学习扩建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华语媒体“黄埔军校”美誉。2019年9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2022 学校 省市 学校类型 总分 1 清华大学 北京 综合 999.4 2 北京大学 北京 综合 912.5 3 浙江大学 浙江 综合 825.3 4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综合 783.3 5 复旦大学 上海 综合 697.8 6 南京大学 江苏 综合 683.4 7 中国科学技术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2022 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第一名北京大学、第二名清华大学、第三名浙江大学等等。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北京大学设有人文、理学、社会科学、信息与工程、医学5个学部,62个直属院系,学科涵盖了除军事、农业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
新闻专业院校排名 新闻学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 新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科主要以文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同时又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 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新闻学的录取分数往往比正常本
新闻专业院校排名 新闻学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 新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科主要以文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同时又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 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新闻学的录取分数往往比正常本
全国新闻学专业大学排名 截至2020年,全国公办本科大学新闻学专业排名如下(A级院校): 1、中国人民大学A+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业已成为业界公认的新中国新闻事业重要的人才库、智囊库、理论创新基地和国内外学界、业界的交流平台。五十年来,学院共培养了7000余名毕业生,他们为中国新闻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中国传媒大学A+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建立于195
新闻专业院校排名 新闻学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 新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科主要以文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同时又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 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新闻学的录取分数往往比正常本
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 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如下: 1、清华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 2、北京大学:排名全国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回答如下: 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全国排名前2%或前2名的专业)遥遥领先,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以59个和49个A+专业数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名,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则以40个A+专业数并列全国第四名。 从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来看,北京的A+专业数和A专业数占据绝对优势,顶尖专业实力强劲。上海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名,顶尖专业数量优势明显。江苏
2024-04-03 06:38:50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5 14:56:22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