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 正文

计算机专业全国排名一览表(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

2023-12-08 03:15:09 | 利好高考网

计算机专业全国排名一览表(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利好高考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计算机专业全国排名一览表(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

计算机专业全国排名一览表

第一名 清华大学

第二名 上海交通大学

第三名 浙大大学

第四名 北京大学

第五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六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七名 华中科技大学

第八名 南京大学

第九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十名 西安交通大学

第十一名 东南大学

第十二名 电子科技大学

第十三名 武汉大学

第十四名 中山大学

第十五名 北京邮电大学

第十六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第十七名 北京理工大学

第十八名 同济大学

第十九名 大连理工大学

第二十名 复旦大学

第二十一名 西北工业大学

计算机专业全国排名一览表(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

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

关于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详情如下:

1、计算机系统结构: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利好高考网

知识拓展:

1、计算机专业是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更偏向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2、计算机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迅速按一级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的宽口径人才,体现在重视数学、逻辑、数据结构、算法、电子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

前两年半注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拓宽面向。后一年半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可选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学科方向特色,体现最新技术发展动向。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能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与设计。

2.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以及软件设计方法和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能从事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研制。

3.掌握并行处理、分布式系统、网络与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安全、图形图象处理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的能力。

4.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计算机专业全国排名一览表(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

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排名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90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C++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离散数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NET、JAVA、大数据、云计算、软件工程、金融信息化、嵌入式软件、传媒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信息与技术。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IT类企业:技术开发、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硬件工程、产品经理、产品运营、产品设计; 政府、科研单位:网络安全、网络开发、系统维护、配置管理。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发展前景: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择余地增加,导致对毕业生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可能会面临不平衡,中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仍将存在结构性的矛盾,最终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会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或工资待遇高的地区,仍将成为学生职业的首选,致使毕业生的需求显得相对过剩。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致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包括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因此,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能力日显突出和必要。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

20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全国共有100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学校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大学,以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为大家带来的计算机专业全国排名一览表(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计算机专业全国排名一览表(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相关推荐
国内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 计算机全国排名一览表
国内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 计算机全国排名一览表

计算机全国排名一览表 计算机全国排名前三的学校为: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设立计算机专业的学校有很多,每个学校的计算机排名不同,计算机全国排名一览表部分如下: 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是中国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该校在计算机领域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大数据、网络

2023-10-02 12:06:04
铜仁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 计算机专业全国排名一览表
铜仁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 计算机专业全国排名一览表

计算机系大学排名 计算机专业学校全国排名: 1、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级别:A+。 2、 清华大学 ,计算机专业级别:A+。 3、 浙江大学 ,计算机专业级别:A+。 4、 国防科技大学 ,计算机专业级别:A+。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专业级别:A。 6、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级别:A。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专业级别:A。 8、 上海交通大

2023-09-18 23:04:56
机算机专业大学全国排名 计算机类大学全国排名 全国计算机专业排名大学
机算机专业大学全国排名 计算机类大学全国排名 全国计算机专业排名大学

机算机专业大学全国排名 1. 北京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3. 浙江大学        A+ 4. 国防科技大学     A+ 5. 北京航空大学     A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7. 上海交通大学     A 8. 南京大学        A 9. 华中科技大学     A 10. 电子科技大学    A

2023-10-24 15:56:13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计算机类 计算机类全国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计算机类 计算机类全国排名

计算机专业全国排名一览表 第一名清华大学 第二名上海交通大学 第三名浙大大学 第四名北京大学 第五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六名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七名华中科技大学 第八名南京大学 第九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十名西安交通大学 第十一名东南大学 第十二名电子科技大学 第十三名武汉大学 第十四名中山大学 第十五名北京邮电大学 第十六名西安电子

2023-11-30 07:37:36
计算机专业全国高校排名 计算机类全国排名
计算机专业全国高校排名 计算机类全国排名

计算机专业全国高校排名 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如下: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北京大学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亚洲大学生集体行动交流计划、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

2023-12-25 12:37:10
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全国计算机专业排行)
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全国计算机专业排行)

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 关于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详情如下: 1、计算机系统结构: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3-10-26 06:06:56
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 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
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 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

计算机专业排名大学排名 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前三的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园面积460.19公顷,建筑面积325.76万平方米,馆藏总量578.61万册。设有21个学院、59个教学系,开设88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6485人,在校生59270人,其中本科生16320人,硕士生22423,博士生20527,港澳台学生1001人。 2、浙江

2024-01-09 12:44:02
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机算机专业大学全国排名)
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机算机专业大学全国排名)

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 关于计算机类排名大学排名详情如下: 1、计算机系统结构: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4-01-28 12: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