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09:29:17 | 利好高考网
高考志愿填报被退档, 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
1、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
以下是8种常见的退档类型及预防政策
1.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 利好高考网
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 省控线 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1、“边缘生”尽量选择那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
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专业标准
有很多学校对体验是有严格要求的,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 :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具体的分数要求看《招生简章》)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
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 :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批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 :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6.高估自身实力,只选“三热”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 :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7.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 :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8.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 :
①专业志愿要考虑“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
总的来说,为避免退档,应注意以下几点: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退档是什么意思?退档怎么办?的相关内容。
退档即在录取过程中,高校分批次录取考生,在每一批次录取时,将不符合录取规则的考生的电子档案退回省招办,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被录取,在平行志愿模式下,退档的考生可以选择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参与下一批次的录取。
一、高考志愿退档原因
1、政策性退档
教育部规定,省招生办会根据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略多于计划招生总数确定控制分数线。若你的成绩刚刚达到投档线,很有可能因为投档比例问题导致退档。
2、专业不服从调剂
近年来,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专业不服从”的占比很大,甚至有些考生的志愿中只填报了一所院校的某一个专业。如果你的分数没有优势的话,很容易遭遇退档。
3、其他
对于一些严重偏科的学生,正好填报了对该学科要求偏高的院校,则可能被退档;还有,某些院校的招生要求中,明确指出有身体要求、口语要求等,想要避免高考退档的命运,一定要认真的查阅招生简章,查看自己是否符合填报要求。
二、高考志愿填报退档怎么办
1、本科第一批次征集自愿
当第一批次录取完后,由于有的学校的一些专业没有招生满员,所以需要再次进行招生。这个时候,本省招生考试官方网站就会刊登那些没有录取完的高校的补录信息。补录开始后为第一次征集志愿,你就有资格参加补录的第一次补录征集志愿的填报。
2、本科第二批次
如果是在本科一批被退档,本科第二批次仍然没有被录取。那只好等本科第二批次的征集自愿。以本科第一批次的成绩,在自愿征集中被录取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少数热门专业:如医学的口腔、麻醉专业等等。这类专业往往在本科第二批次中的录取分数线超过本科第一批次的分数线。所以你应该当心这类专业的填报。报这类热门专业你仍然面临退档的危险。
3、本科第二批次征集自愿
如果你在平行志愿退档后的第一次征集自愿中,仍然被退档或则是你没有被其他学校调档。那么,你也就继续等待。
很快的本省招生考试官方网站就会刊登各高校补录的第二次征集自愿。你仍然可以参加第二次补录征集志愿的填报,以期在第二次补录这种被录取。
4、专科批次
当然,你也可以不用报本科第二批次的自愿征集,而等待专科的自愿填报。专科自愿填报后,相信你任何高等专科学校都能读上,但我相信绝对没有人会这样做。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一本的第一平行志愿被退档是不是就到二本了? 如果你被投档并且在录取的过程中被挤下来 或者你没有服从专业调剂那就说明你这个批次录取完了 其他的平行志愿都没有用了 一开始先是电脑对你的平行志愿进行检索并没有真的投档 当确定以后就投一次档!投到一个学校在开始录取~~~~!! 平行志愿退档的原因有哪些 平行志愿退档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政策性退档 根据教育部规定,省招生委员会根据考生
平行志愿退档有哪些原因需要注意哪方面 平行志愿被退档主要原因有:政策性退档、专业不服从调剂、高考成绩总分低、相关科目成绩低、身体条件受限。 平行志愿退档原因 1.政策性退档 根据教育部规定,省招生委员会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略多于计划招生总数确定控制分数线,既然按略多于招生计划总数确定控制分数线,那么这”略多于”的部分在录取过程中就有可能落榜。这就是政策性落榜。 2.
2022新高考填报志愿会被退档吗 新高考也是会被退档的,新高考一般采取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虽然增大了考生投档的概率,但仍然存在考生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高考志愿填报避免退档的小技巧 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查看院校的招生简章。 在招生简章上,你可以查看到每个专业的招生计
2022新高考退档几率大吗原因有哪些 2022新高考退档几率不大。大学投档比例105%,被退档的概率是5%,所以总体上看投档后遭遇退档的几率是不大的。相当于这个学校要招100个人,但他抽档的时候,会抽105个人,然后将这一百零五个人的分数从高到低排列,择优录取100个,剩下的5个人就会被退档。 新高考退档有哪些原因 1、政策性退档: 为了完成招生任务,省招办在划定省控制线的时候,
高考志愿填报后悔的原因有哪些? 1.缺乏充分了解:有些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并没有充分了解自己所报考的大学和专业,仅仅是听说或者盲目跟从他人的选择,缺乏对学校和专业的全面了解,导致后悔填报的志愿。 2.偏重他人意见:一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过于倾听他人的建议,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结果选择了与自己不匹配的专业或学校,等到后来才意识到这个选择并不适合自己,从而感到后悔。 3.对自己的能
关于高考填报志源的专业选择征求意见 显示方面来说,这两个专业要是不是超一流大学,那将来肯定学的东西都是没用的,找工作根本就没法用到你学的东西,不过如果你个人有兴趣,能够在学术上静下心来,那就可以去读,女生的话还是不推荐,经济、管理比较好 志愿填报一般需考虑哪些因素? 又一年高考结束。志愿填报是让人很头疼的一件事情。报考志愿是一门学问,值得人们深究。有人的说考的好不如报的好,这是由一定依据的
高考志愿填报失误被退档再去补习和一般的补习生有什么区别 没什么区别,有的是主动放弃,你是失误所致。 十类高考生最适合复读 高考成绩出来后,很多考生和家长就为“升学还是复读”的老问题烦恼起来。近年来复读生的成绩也越来越优秀,各地复读生纷纷问鼎高考状元,如2006年有六个省状元是复读生。复读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如今上“高复”已不再是“没面子”的事情,而是一种不屈不挠勇于追求自己理想的表现。而且复
今年广西实施平行志愿,我想问,我的是差几分上二本,我可以不可以再二本也填,会不会有可能被录取? 那要看有没有2本的学校降分录取,通常不会,因为到最梁腔衫后才统计,生源不够的才降分录取,而你早填志愿了。 平行志愿意最大好外是:与以原来高考录取不同的是,考生可填报A、B、C、D、E五个志愿,而且五个志圆逗愿都是平行的,不分高低。就是说,假设你报了A志愿达不到录取分数线,电脑会自动搜索B志愿,以此
2024-03-24 06:26:07
2023-12-18 23:55:29
2024-03-17 01:38:09
2024-03-22 00:51:15
2024-03-18 15:39:14
2024-03-07 17: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