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0 01:12:25 | 利好高考网
笔者认为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原因有三:
第一,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的课程比较一般大学人管专业更具有针对性。
我校劳动关系系下设劳动关系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一般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方向不同,一般大学偏重于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等方向,本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和谐劳动关系意识,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业务操作技能以及熟悉劳资政策和法规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组织人事管理、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换言之,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不仅仅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储备,更加善于在企业实战中,从劳动关系双方的角度处理各项问题,
学科专业基础课包括管理学、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经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统计学等课程;专业课包括工作分析、组织行为学、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术外语等课程;专业实验实践课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模拟招聘、人事经理角色扮演等课程;专业任选课包括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管理、社会保险管理、危机管理、公司法、领导学等课程。
第二: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力量强大。
本专业乔建老师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职工状况、劳动关系和工会理论等。第十二届北京市教学名师。
本专业郑桥老师是劳动关系系教学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教学课程有劳动关系学、比较劳动关系、集体合同制度与实务、当代世界工运现状等。
本专业初浩楠老师多年致力于本系劳动关系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课教学任务,教授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组织行为学》等课程。教学中,不拘泥于课本知识、死板教学,而是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每节课进行学生讲课,分为预复习与案例分析,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要求学生穿着正装上课,已然成为了劳动关系系的一大特色;经常进行实操训练,例如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招聘等活动。
第三,我校主办的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HRU)由本系初浩楠老师自2015年创办至今,已跨过5个年头,覆盖范围已达到全国200所院校,且第四届HRU登上了央视新闻。该大赛旨在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联合育人,增强大学生、高校同企业交流。为落实教育部本科大会精神,将人才培养贯穿于全过程。
第二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我看来更加重要的是实操的能力,所以,在打好基础知识之后,更加要注意锻炼自己的技能培训,例如盲打、劳动争议的处理能力等等。在大学期间也可以选择参加有关的比赛,锻炼自己的能力。
2023工商管理专业排名:南京大学排第七如下:
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1)、清华大学(排名第2)、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3)、中山大学(排名第4)、北京大学(排名第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排名第6)、南开大学(排名第7)、复旦大学(排名第8)、上海财经大学(排名第9)、南京大学(排名第10)。
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学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 [3]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工商管理专业简介:
工商管理专业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公共管理专业大学排名的相关内容。
公共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如下:
公共管理大学排名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1、中国人民大学
专业排名: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共对全国104所开设公共管理学科的大学进行了学科评估,中国人民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层级为A+,位列全国第一。 利好高考网
中国人民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另外该专业还是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是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大学,学校校训为“实事求是”。
2、清华大学
专业排名:
清华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评估结果同样为A+,位列第二名。此外,清华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还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学校概况:
清华大学是我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了“20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等。学校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3、北京大学
专业排名:
北京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评估结果为A,位列第三名。北京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另外还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概况:
北京大学系我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
以上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管理专业排名 公共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公共管理专业大学排名 要报考公共管理专业的考生肯定非常关注公共管理专业开设的大学排名,学姐带你了解关于全国公共管理大学排名的情况吧~ 1、复旦大学 2、中山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华中科技大学 5、北京师范大学 6、北京大学 7、武汉大学 8、东北大学 9、兰州大学 10、华东师范大学 11、大连理工大学 12、中央财经大学 13、郑州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学校排名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学校排名第一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其次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从陕北公学时期至今,学校共培养了37余万名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 2、清华大
公共管理专业考研 你概念没搞清的, 行政管理是个大专业, 他的下面包含公共事业管理的, 你考研选择行政管理专业就行的, 学校很多的, 全国共有59所行政管理专业还不错的大学参与了排名,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暨南大学, 以下是行政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具体名单: 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学校排名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第四轮
2023工商管理专业排名:南京大学排第七 2023工商管理专业排名:南京大学排第七如下: 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1)、清华大学(排名第2)、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3)、中山大学(排名第4)、北京大学(排名第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排名第6)、南开大学(排名第7)、复旦大学(排名第8)、上海财经大学(排名第9)、南京大学(排名第10)。 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学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
公共管理学校排名 公共管理学校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是针对政府管理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一方面强调管理目标的“公共性”,即公共权力必须履行公共职能;另一方面强调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和规范,强调运用公共权力的科学方法。 公共管理类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包
公共管理专业大学排名 公共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如下: 公共管理大学排名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1、中国人民大学 专业排名: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共对全国104所开设公共管理学科的大学进行了学科评估,中国人民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层级为A+,位列全国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硕士专
管理类专业大学排行榜 管理类专业是大学中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针对国内高校的管理类专业,以下是一份排名前十的大学排行榜。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商学院在国内是非常知名的,其MBA项目在国内排名第二。同时,北大还设有多个管理类专业,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人才培养质量优秀,师资力量强大。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
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 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介绍如下: 1、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由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2、中国
2024-10-12 20:28:42
2024-03-24 06:26:07
2023-12-18 23:55:29
2024-03-17 01:38:09
2024-03-22 00:51:15
2024-03-18 15: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