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7 01:49:55 | 利好高考网
高中的知识复杂,学生想要在高考的时候考到600其实是一件难度大的事情,通常能够考到600分以上的学生,多数是高中的学霸。这种学生可以报考国家的重点大学,像一些211和985高校等。 但是中等学生想要在高考考到600分,在高考前几个月时间,必须要好好付出很大努力。其实中等学生在高考的时候先要考到550分,甚至是500分医生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从理论上来讲确实是有点难。普通班高中的中等生想要考到600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普通高中高一文科生,从暑假开始努力,高考能上600分吗?的相关内容。
高考总分750分,考600分难度还是很大的。尽管这与每年高考试题的难度有关,但是就全省来看,无论难度如何,上600分都比较难。
此外,考600分还与学校的学生层次有关,一般普通高中考上600分以上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01 文科600分学生在全省排位2018年是高考相对难度较低的一年。本人把18年全国不同省市的文科600分的学生在全省的人数统计了一下。由于北京、上海、浙江是新高考,另外江苏和海南总分不是750分,没有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来,考得最好的河北、贵州、湖北、湖南等几个省中,600分相当于进入省排名的前4%左右,一般省相当于进入省排名前2%左右。这个4%,并不是说随机100个学生中,就有4个学生考上。能考上的学生绝大多数位于招收优质生源的高中学校,即常讲各省的名校。对于一般高中学校可能1%都不到。
也许从人数看更直观一些。比如河南,文科考生共27.2万多,上600分的只有5089人;我们四川考生21.5万,上600分的只有2171人。
02 600分在知识掌握程度上是多大?总分750分,考600分,相当于正确率达到80%。而在高中,把所有学科知识的80%都学会,也有很大难度。因为每一门学科都是4、5本书,要掌握80%的内容并达到灵活运用的层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高考中通常是30%的基础题,50%的中档题,20%的难题。乍一看,似乎不难啊,只有20%的难题,只要把基础题和中档都做对,难题多多少少做一点,就可以超600分了啊。
但实际上,对于基础题和中档题也很难保证全做对。这个比例是根据高考分数统计出来的,得分大于70%为基础题,得分在40%到70%之间为中档题,得分在40%以下为难题。也就是说,基础题可能也有30%的失分率,中档题约有50%的失分率,考生并不能保证100%得到。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把所有的基础掌握得很扎实。
当然,这是针对所有考生而言统计的结果。如果针对高考名校的那些学霸,N次联考、N次模拟考都在650分以上的学生,是无所谓基础、中档、难题之分的。除了失误,都是简单题。
03 如何成为学霸?既然考600分那么难,对于一般学生是不是就放弃呢?是不是完全没有逆袭的机会呢?当然不是,一切皆有可能。只不过作为一般学生的你要明白,可能性是比较低的。意味着逆袭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不然轻轻松松的话,人人都可逆袭,那学霸还不羞愧死。 利好高考网
现在的情况是,高一已经过去了。还有高二、高三两年。够了够了,两年也可以造就一个学霸了。
当然,前提是你的基础不能太差。每次考试,总分不能低于400分吧。如果在300~400分之间,提升的难度就有点大了。如果低于300分,难度就趋于正无穷大了,虽然也存在逆袭的可能,但那是传说中的人物。
好了,有了400分作基础,我们可以搏一把了。
第一,学会读课本。 这个对于文综科目比较有效。利用这一个暑假,把高一的政史地课本拿出来读透彻。准备一个草稿本和一支笔。从课本第一页开始读,每读一段,就在草稿纸上归纳这一段讲的什么意思。直到把这一节读完。然后,再归纳这一节讲的什么内容,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这些知识有什么应用或者作用。
这就像解构一篇作文的写法一样,很有意思哦。这样做不但学会了学科知识,还提升了自己归纳分析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作文写作水平。本来也可以把这一节写成一个小论文的形式。
第二,吃透原理。 对于数学很有效果。如同上面读书法一样读数学课本,区别在于,对于数学课本中的公式定理,不能简单记忆,而是要问自己,这些公式定理是怎么来的?然后自己要在草稿纸上把这些公式定理能够推导出来。如果不会,可能是前面相关的知识没掌握透彻,就要去看相应的知识点。有一些实在推不出来,可以放在一边,因为有可能在后面才深入地讲解。
第三,学会做题。 这个对数学和文综比较有效。在前面读书的基础上再做题。就是每读完一节或者一章内容,就要把这一节或一章课本上的讨论题和练习题做一遍。独立做,不要翻书。看会不会。不会的话,就要再回头读书。同时反思,这个题是要考我们什么知识?为什么要这样考?同时把自己的反思写到笔记本上,做上标记,是哪一章哪一节的反思。
第四,学会复习。 这个也是针对数学和文综的。当把某一章如前三步读完以后,不要急着读下一章。一定要把这一章的内容回想一遍。这个回想是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来。即,这一章讲了哪一些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是什么关系,课本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讲。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等。
上面这些做法,我认为是最佳的学习方法了。当然需要自己做出时间规划。
至于语文,我认为需要长期多阅读才行。每天花一个小时,读语文教材推荐的经典著作,并坚持写感想或者仿写作文。
对于英语,多读英语短篇原文,不会的单词先根据上下文意思猜测,再查词典。再就是多听英语广播,我感觉听英文歌帮助不大。最后是要多与英语母语的人用英语交流。
04 学贵以恒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只要你能够坚持用上述方法去做,进步一定非常大。坚持一年后你会发现,600分已经触手可及,考600分其实并不难。所谓学霸,无非知识+思维。知识与思维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不要放弃。加油吧!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正常人高考考600分难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清华自强计划笔试文科数学与理科数学的题是否一样? 高考时实行文理分科的省份,文理科数学试卷是不一样的。 首先从考试范围上来讲,理科数学卷的考试范围要多于文科数学卷的考试范围。对比文理科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和平时上课时的侧重点上就可以看出。 其次从知识的考察难度上来讲,一般理科数学卷的难度要高于文科数学卷的难度。这跟文理科生的培养要求和以后继续深造的数学素养要求有关。很多文科生考入大学后往往不用
高考600分什么概念上600分很难吗 理科生602分可以上985大学了,上985大学文科理科分别需要多少分: 1、北京师范大学文科:567分理科:606分 2、南开大学文科:571分理科:618分 3、天津大学文科:569分理科:609分 4、大连理工大学理科:589分 扩展资料: 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专业之间要有梯度。一般每个院校志愿
高考理科考600分难吗?(满分750)? 我理科想要考到600分以上,还是挺难的,那么,在这个理科600分以上的分数,基本上都是可以填报985211这样的一种重点大学了,因为理科想要达到600分,那么也就相当于是语文110分左右,数学要120分左右,而英语也是120分左右,然后然后最后这个其他的三科加起来要有250分以上才能够达到这样的分数,真的,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就是一个学霸类型的,这
陕西文科高考分数线 陕西文科高考分数线: 本科一批: 文史类 484分,理工类449分 本科二批: 文史类400分,理工类344分 高职(专科): 文史类150分,理工类150分 艺术(文): 文化课本科分数线 300分,专科分数线 105分; 艺术(理): 文化课本科分数线 258分,专科分数线 105分。 部分院校对文化课分数线有特殊要求的,以该校招
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上很难吗? 高考上600分很难吗介绍如下: 高考600分难。600分作为高考的一个门槛,确实是有难度的,一般来说能够上600分的同学在当地省份都是前面1W名,甚至是前8K名。 普通高中生,想考出600分以上的好成绩,难度挺大的。我高中就读于某县城二中的一个普通理科班,2019年高考班上最高分500多,没有600分以上的同学。 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上,是一种
高考正常分数能考多少分 该情况能考400-500分。 高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也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优秀的高中生可以争取达到600分以上的分数,而一般水平的学生可以考取400-500分左右。当然,具体的分数还会受到个人的学习能力、努力程度和备考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普通学生相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而言,学习条件和资源有限,相对薄弱一些。进一步延伸,不同地区、不同学校
高考600分什么概念文科生考600分很难么 高考能够达到600分以上的考生都是学生中的骄子,是属于top5的那部分人。因此高考600分算是一个很高的成绩了! 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大学 文科: 北京外国语大学211语言类北京最高分604风险大70%平均分600 北京师范大学 985211师范类北京最高分--风险大71%平均分610 武汉大学 985211综合类湖北最高分
2023年高考数学满分有几人? 2023年高考数学满分1人。 高考数学满分学生: 2023年江西高考状元杨一鸣总分726分,其中数学150分(满分),理综300分(满分),英语144分,语文132分。 高考数学满分学生背景影响: 杨一鸣的父母都是江西财经大学的教师,从小就让他接触不同的学科,培养了他广泛的学习兴趣,也在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家长从小
2024-03-24 06:26:07
2023-12-18 23:55:29
2024-03-17 01:38:09
2024-03-22 00:51:15
2024-03-18 15:39:14
2024-03-07 17: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