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2024-03-20 20:07:37 | 利好高考网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32个冷门工科专业排名

冷门工科专业如下: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属于测绘类专业,在工科专业中测绘类专业本身就相对冷门,而遥感科学与技术更冷门,国内只有37所大学开设这个专业,每年共有一千多本科毕业生。

随着精细化生产、5G技术、无人机、导航等行业的发展,对遥感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人才需求很大,目前这个专业的毕业生非常抢手,很多学校还没毕业就被国土局、地质局等单位签收。

航海技术专业

航海技术属于交通运输类专业,国内开设该专业的大学只有20多所,每年有两千多名毕业生。这个专业主要培养海洋船舶驾驶人才,毕业后一般是在海事类单位从事航海管理与运行等工作,因而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通过体检才能报考。

只是航海这个职业因为要长期在海上工作,很多学生和家长会有所顾忌。其实航海技术毕业生的待遇非常好,年薪几十万很常见。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属于海洋工程类专业,主要培养海洋船舶的设计、研究人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大学有30多所,每年毕业生不到三千人。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各类船舶制造公司、海事局等企业。因为专业所学习的内容十分精准,也非常具有专业深度,因此找到一份对口工作是比较容易的。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主要是为我国核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与其他工科专业有所不同,这个专业的学科难度非常高,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也会更高。

有些人对这个专业多少都有所误解,一听到“核技术”就会联想到核泄漏、核辐射,其实现在的核电技术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各方面的防护措施也已经非常正规。

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十分抢手,就业不是央企就是国企,待遇高而且非常稳定,很多人因为不懂看不上,其实明白人都抢着报考。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

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技术科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5.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拓展资料: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培养上,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取消自主招生后,在部分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利好高考网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如下:

(1)数学类(8所)

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厦门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2)数学与应用数学(23所)

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

(3)信息与计算科学(3所)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

(4)数理基础科学(1所)

清华大学。

强基计划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以上就是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中的数学专业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强基计划中的数学专业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强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方向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方向,详细介绍如下: 一、就业方向: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证券业工作、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集中在计算机、金融等相关行业领域。 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逻辑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上都有较大的优势,一般来说,跨专业考研或跨专业就业都不困难,可以转向

2024-03-25 16:26:49
南开大学数学专业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南开大学数学专业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如下: (1)数学类(8所) 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厦门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2)数学与应用数学(23所)

2024-04-11 21:57:30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2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如下: 1、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在四川录取最低综合成绩:数学与应用数学645.63分、化学622.05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656.38分。 2、在重庆录取最低综合成绩:数学与应用数学625.28分、化学618.63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638.75分。 3、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在四川录取最低综合成绩:数学与应用数学85.89分、

2024-04-16 14:19:12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据2021年4月1

2024-03-16 03:25:02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 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3-16 15:16:15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其他信息: 各省(区、市)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均可报名。招生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该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入围标准。2.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

2024-05-09 15:09:51
强基计划高校数学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高校数学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 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3-17 01:23:08
强基计划学校名单及专业分数线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学校名单及专业分数线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04-24 07: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