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8 22:59:15 | 利好高考网
强基计划不是提前批。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是单独划分,是各高校根据自身在各省市投放的高考招生名额,按照一定比例划分出强基计划招生人数。所以强基计划并不会影响普通高考录取名额,而且也属于单独的批次。 利好高考网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提前批就是提前批次录取,将一部分招生性质和类别、专业基本相同(近)的高校集中起来,在大规模普通本科批次录取之前优先填报优先录取,这类院校和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政策上优先保障。
2020年 强基计划 落幕已久,对于强基计划2021届家长和考生依然有很大疑虑,明年到底该不该报?强基计划实际培养如何?针对政策,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v:hbqjjh
按照《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 基础学科 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施纲要:“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通过研究各高校招生简章发现,高校几乎统一口径的提到以下两点: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 奥林匹克竞赛 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信息学 银牌及以上。
河北强基计划解读: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更注重综合素质优秀。以下三类考生均符合强基选拔要求:
1、高考成绩优异;
2、学科竞赛银牌+高考成绩良好;
3、学科竞赛奖项+高考成绩优秀。
根据《意见》,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 国家安全 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 人文社会科学 领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0年已公布的简章信息,高校放出专业基本在上述专业范围,其中部分高校放出了 信息与计算科学 、基础医学专业以及部分工科专业。对上述专业感兴趣的考生可重点关注。
信息与计算科学:清华、北航、南大、 中国科大 、西北工大。
基础医学: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大、华科、 中山大学 。
v:hbqjjh
高校强基计划校考模式以笔试、面试、体育测试为主。也有部分只考面试的高校: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华东师大、天大、中山大学等。
河北强基计划解读:考生可参照高校往年考试进行备考。在高考分数区分度不高的情况下,校考笔试、面试难度都不会低,对于没有竞赛基础的学生而言,可以重点关注只考面试或笔试成绩占比较低的高校。
v:hbqjjh
2020年强基计划高校均要求体育测试,各高校体育测试项目略有不同,其中部分高校明确体测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家长和考生报名前需提前了解。
v:hbqjjh
根据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多数高校主要有高考成绩和破格录取两种入围条件。其中破格入围考生不占第一类考生招生名额。
1、大多数考生通过高考成绩,入围高校强基计划。
每个学校高考成绩要求略有不同,有达到一本线、符合总分要求、单科成绩达标三种。大部分高校入围条件就是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
最后以高考成绩为入围依据,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各省招生计划数的1:3、1:4、1:5确定入围人数和名单。
2、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入围(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高考成绩需达到一本线。
我们整理了C9院校的入围标准,一起来看看吧!
v:hbqjjh
强基计划报名时间相对充裕,时间大概在20天(最短的南开有11天时间),学校测试安排在高考之后,考生要根据时间合理调整计划。
2021年强基报考关键时间点预测
高校强基计划测试主要考笔试、面试,36所高校中有15所高校仅考面试。考试时间集中安排1-2天内进行,考生在高考后得知自己是否入围,并决定是否参加高校校测。
从今年反馈来看,强基计划校测笔试难度高于高考,接近或等于竞赛复赛水平。面试考试形式多样,多结合时政热点提问、由主考官针对话题或考生报考材料延伸提问等。
由于入围强基的大部分考生高考成绩都比较接近,所以强基计划校测成绩是录取的关键!从今年考核难度看,如果完全没有接触过竞赛知识,也很难在测试中突出重围。
强基计划按照考生综合成绩录取,36所高校中除 南开大学 按照高考成绩90%+校测10%测算外,其余高校均为高考成绩85%+校测15%的比例。
强基计划复试以后确定预录取名单,高校报省级招办审核后,办理录取手续。具体以各省教育考试院政策为准。
强基计划录取是在所有批次之前的,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强基计划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和学习条件,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探索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对考生来讲都是特别大的福利。
强基计划招生培养一体化、本-硕-博贯通培养、原则上不允许 转专业 。这种模式,就要求高中生在报考前明确自身发展路径, 生涯规划 必须前置。
如果你在其他方面还有疑问,欢迎关注公众号(hbqjjh)后台提交你的问题,我们将全部予以解答。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和提前批冲突吗?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和提前批不冲突,二者可以同时准备。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提前批是在常规批之前录取的学校,是一些有特殊要求特殊政策的学校,例如解放军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艺术类院校和体育类院校等。强基计划的录取在提前批之前,若考生参加强基计划并被学校录取,将不参加后续提前批和常规批的录取工作。 以上就是提前批和强基计划有什么区别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录取分数线 清华大学在安徽省高考统招录取分数线是692分,而“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680分 自强计划是由清华大学主导的自主选拔计划,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将共同实施针对全国农村学生的自主选拔“新百年自强计划”,为寒门学子创造更多进入名校的机会。2014年的“自强计划”从以往只能报一所学校,改为可6选3,并
强基计划和专项计划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 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高校专顶计划是针对贫困地区 农村户口 考生。 高校在本年度计划中拿出部分计划,用来专门录取贫困地区的考生,也就是这些考生单独排队,高校择优录取,这个也是高校要审核,要提交资料。 重点关注与国家重大战略相关的领域,比如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 国家安全 等核心领域,至于学科方面也将向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倾斜。
高校专项与强基计划的区别 关于高校专项与强基计划的区别如下: 一、招生对象 1、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2、强基计划招生重点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
强基计划和提前批冲突吗? 强基计划和提前批不冲突,二者可以同时准备。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提前批是在常规批之前录取的学校,是一些有特殊要求特殊政策的学校,例如解放军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艺术类院校和体育类院校等。强基计划的录取在提前批之前,若考生参加强基计划并被学校录取,将不参加后续提前批和常规批的录取工作。 2022年强基计划
四川高考本科录取率 其他信息: 2022年成都市高考报名人数为63603人上一年成都市高考报名人数为59426人,同比增加4177,增幅为7.03%。从该批次各类别招生院校的录取情况看,军队院校录取837人;公安、司法类院校(专业)录取1049人;消防救援院校录取26人;空军、海军、民航招飞共录取606人;招收免费医学定向的院校录取279人;综合考核试点院校录取198人。2022四川高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的区别:招生定位不同,强基计划主要是招有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而自主招生是招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招生专业范围不同,强基计划有重点相关专业范围,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选拔培养的是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成绩拔尖儿的学生。 第一,录取对考生的要求不同。自主招生要看考生的竞赛成
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招生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目标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
强基计划和正常考有什么区别吗 强基计划和正常考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来选择。 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是对基础学科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考生。它采用的是本硕博衔接培养的模式,所以更适合有深造打算并且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考生选择。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符合这些条件,那么小编推荐报考强基计划。 正常考在大学和专业上会有更多的选择,适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