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本科院校协同培养排名 航空院校排名

2024-06-06 09:20:26 | 利好高考网

今天利好高考网小编整理了本科院校协同培养排名 航空院校排名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本科院校协同培养排名 航空院校排名

航空院校排名

院校专业: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苏航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专科层次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唯一航空类专业高职院校。学院确立 “厚德尚能、笃学敏行”的校训,“团结奋进、严实细致”的校风,“以身作则、训导有方”的教风,“以德为先、术有专攻”的学风,坚持走集群发展、特色发展之路,逐步打造无人机应用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机载设备装备调试技术、空中乘务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航空材料精密成型技术等特色专业群,是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航指委无人机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学院围绕专业建设,建立了一支由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省市学科带头人领衔,以省市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飞行器、航空发动机、大飞机、航空材料等领域的专业导师,省内涉航企业家担任创业就业导师。拥有国家教学名师、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省 “333”工程培养对象、省产业教授、镇江市“169”工程培养对象等优秀教学骨干。2020年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等10项大奖,指导学生斩获全国无人机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第四名。,学院注重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做到 “教、学、育”三合一。校内建有航空工程实训中心、147航空维修培训中心、航空服务实训中心、无人机协同创新实训中心、基础实验实训实训中心和波音737-300大飞机实训平台等60多个实验实训场所,校外与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30多家企业合作建成实训基地并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签约全国涉航央企、民用航空、通用航空等多层次航空分支领域的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理论和实践学习的需要。,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地处长三角经济带,是中国苏南经济板块,宁镇扬都市圈重要城市。学院占地 700余亩,校区建在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内,北倚圌山,东临瑞湖,毗邻航空教育小镇,距高铁大港南站11分钟车程,菁菁校园,环境优美,具备一流的教育、教学和生活条件。,学院突出精准精细招生,推行 6S管理理念和航空服务礼仪规范,注重学生航空职业素养训导,在严谨治学、规范管理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优质全面的学习生活指导,设立多种奖学金、助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帮助困难学生解除后顾之忧。,学院确立 “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省内一流”的办学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发展学生、促进就业”为中心,致力于引导学生成人,陪伴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才。学院以“做人有修养,就业有技能,创业有本领,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努力培育未来航空产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学生在校期间即可通过航空 “CCAR-147”项目培训取得民航维修基础执照,通过无人机操控驾驶技能培训取得国家民航局颁发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2020年,学院成为全国首批“1+X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1+X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及考核站点。学院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涉航央企和国内多家知名航空公司、航空制造和维修企业、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及相关优质企业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多途径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本科名校开通专起本、专转本渠道,建立了大专-本科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其他信息:

中国排名不分先后的航空院校: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

2、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于天津市,始建于1951年,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高校,民航界的最高学府,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航高等学府,入选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教育部CDIO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3、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利好高考网

坐落在河北省廊坊市,是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服务国家(航天)特殊需求人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

4、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三方共建高校,是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

5、西安航空学院——西安航空学院(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99年划转地方,隶属陕西省人民政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简称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

7、南昌航空大学——南昌航空大学(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位于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英雄城市南昌,是一所省部共建,工、理、文、管、经、法、教等诸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原隶属于航空航天部六所高等院校之一,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

中国开设有航空航天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数以百计,以下几所是比较著名的航空院校: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提到国内的航空院校,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北航。北航在国内的航空航天领域可谓翘楚。1952年,国内高校院系大调整,原有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的航空系共同合并组成了北京航空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凭借集中的教学和研究资源,北航在航天航空领域一举排名国内高校前列。

二、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直属于工信部,由教育部、工信部和陕西省政府三方共建。西北工业大学的航天、航空专业都是其优势专业。1957年,西北工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成了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即哈尔滨工程大学)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了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专业实力因此大大增强。

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原来直属航空航天部的六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北航、西北工业、哈工大也属于此列。南航的优势专业是飞行器设计,该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南航近年来非常着力于人才培养,创建了多个特色班,包括著名的工程力学“钱伟长”班和中乌航天班等。

四、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特色主要在航天领域。1987年,由国家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将控制工程系、无线电工程系、力学系和飞行器研究室等组成了今天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从学科设置和规模来看,哈工大航天学院在国内的航天领域名列前茅。

除上面列举的之外,还有不少院校在航空航天领域也很有实力。比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和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原本与上述四所高校同属于六大航空院校,至今仍在航空航天相关专业保持一些特色。再比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几所综合实力强劲的高校,其航空航天相关专业的发展后劲很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1988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北京航空学院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9年,学校成为国家八五期间全国14所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1997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1年,学校进入“985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学校成为国家“珠峰计划”院校之一;2012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截至2018年4月,学校学院路、沙河校区总占地3000多亩,下设30个二级学院、60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学科为世界第二、中国第一;教职工近4000人,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_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科院校协同培养排名 航空院校排名

哈尔滨大学排名一览表

院校专业:

哈尔滨学院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市的西部核心区,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哈尔滨,市属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 1934年成立的北满特别区师范学校。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哈尔滨大学、哈尔滨市教育学院、哈尔滨市成人教育学院等四所院校合并成立哈尔滨学院。合校升本后,哈尔滨市师范学校、哈尔滨市财经学校先后并入。经过88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突出理工科、艺术设计和教师教育优势明显,经、法、教、文、理、工、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城市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2007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单位、黑龙江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黑龙江省创新创业发展方向支持单位,获批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培育)和首批共享型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哈尔滨市劳动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践行 “崇德砺志、博学笃行”的校训,秉承“学高身正、严谨至善”的教风,着力培养符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设有12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面向龙江、哈尔滨产业需求打造8个专业集群,应用型专业占比达到90%以上。全日制在校生11998人,毕业生留省就业率年平均在55%以上,其中6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留哈工作。,学校现有教职工 107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348人,占比达51.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568人,占比达83.4%%(其中博士占比25.3%);“双师双能型”占比达到55.1%。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教学名师、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团队、市专业领军人才梯队13个。,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 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课程30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5项。小学教育专业率先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音乐学专业完成专业认证专家组进校现场考查。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龙广电快手融媒研修院,与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作创建哈尔滨地方经济发展法治建设研究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单位。2020年,哈尔滨市复旦路小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学院实验小学校”。2021年,学校获批省旅游文化时尚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双创”项目连续三届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学校聚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作用,不断加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建设。现拥有 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学术交流基地。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近200项,承担横向课题300余项,“环保型废纸脱墨技术研发与应用”等60余项科技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参与承担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为我省极薄煤层智能开采提供技术支持。2021年,获省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省优秀艺术科研成果奖44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6项、省文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省社会学心理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6项、市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8项、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地专项)5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8项、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2项、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6项、省社科联科普活动委托项目2项,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学校成立黑龙江湿地培训中心、哈尔滨湿地研究院,与哈尔滨地铁集团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研编 “固废制砂”系列地方标准项目,为我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时任省长王文涛批示予以肯定。挖掘龙江文化、冰雪文化内涵,研创冰花瓷、冰雪陶等艺术产品。创作凸显北大荒精神、城市精神、老工业基地历史的主题壁画,亮相城市地铁站台。传承红色文化基因,黑龙江四大精神文创展览馆获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组建哈尔滨芭蕾舞团,打造国际一流文化名片。“市民讲堂”荣获省“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市民学习中心荣获黑龙江省老年大学示范校称号。,学校与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合作开展语言实习实践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俄语人才。依托哈深对俄文化艺术博览会,拓展中俄高校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积极开展中俄、中韩、中德、中意联合办学项目,为 “一带一路”、向北开放作出新的贡献。,春笺有讯万物生,逐梦新篇启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哈尔滨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哈尔滨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 “七大都市”奋斗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扎实推进内涵发展与开放办学,着力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奋力谱写建设城市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哈尔滨大学新篇章!

其他信息:

哈尔滨的大学有: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 哈尔滨大学名单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市 本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市 本科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市 本科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市 本科 黑龙江科技大学 哈尔滨市 本科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市 本科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市 本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市 本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市 本科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市 本科 哈尔滨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市 本科 哈尔滨体育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哈尔滨金融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黑龙江东方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民办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民办 黑龙江工程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民办 黑龙江财经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民办 哈尔滨石油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民办 黑龙江工商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民办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民办 哈尔滨剑桥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民办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民办 哈尔滨广厦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民办 哈尔滨华德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民办 哈尔滨音乐学院 哈尔滨市 本科 黑龙江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民办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民办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 佳木斯市 专科 民办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民办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市 专科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市 专科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 哈尔滨市 专科

本科院校协同培养排名 航空院校排名

福州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院校专业:

福州大学是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建校以来,一代代福大人秉承 “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践行以张孤梅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等“三种精神”,营造“守正创新、彰显特色、开放包容、追求卓越” 的新时代福州大学校园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毕业生29万余人。,552D5,学校设有 27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科学生38427人,其中,至诚学院学生13185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4358人。学校现设90个本科专业;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综合实力在“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居全球第396名,内地高校56名;在USNews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居全球第619名,内地高校第57名;在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全球第801-1000名,内地高校第57名;在2021QS亚洲大学排名位居第261-270名,内地高校并列66名。,学校现有教职工 3229人,其中专任教师2186人。共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634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112人次(71人)、省级人才522人次(353人)。在高层次人才(团队)中,拥有院士15人(含特聘讲席教授1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10人(含青年项目3人),国家级高层次引进人才23人(含青年项目20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4人(含青年项目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获得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7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3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1支团队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学院入选国家“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2个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学校拥有 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校企合作的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教学团队,7个国家特色专业,2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行业评估,获评25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7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全国思政课程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入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学校是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246项国际奖,2112项国家级奖。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在前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中获9金18银25铜。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曾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学校现有 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级、13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然资源部创新服务平台,2个省创新实验室。学校是福建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各类科技项目4757项,科研经费超过18.2亿元。签订横向合作合同3294项,校地企合作到校经费15.4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43项,其中,国家科技奖4项。获国家专利授权5320件,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12618篇,其中在Nature期刊发表论文2篇。9位学者入选2021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学校深入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以及境外 50个国家、地区的1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面向30余个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学生出国(境)访学项目覆盖95%以上的学院;聘请5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长期在校任教。学校现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涵盖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学校现为闽台合作办学国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对台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成建制双向联合培养模式成为闽台教育交流合作的新亮点。,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和科研设备先进、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不断推进文化校园、智慧校园和生态校园建设。办学主体位于旗山校区,在福州、厦门以及泉州等地拥有多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 163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超5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8亿元;运动场地总面积2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362万册,电子图书585万册。,学校正朝着 “建成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其他信息:

福州大学本科招生专业及毕业生能力评级

1、被用人单位评为A 等级本科专业:

经济学 给水排水工程 土木工程 英语

电子信息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 艺术设计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工业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

化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 车辆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生物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2、被用人单位评为B+ 等级本科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音乐学 财政学

环境工程 法学 社会学 汉语言文学

安全工程 信息安全 自动化 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流管理 制药工程 日语 应用心理学

统计学 网络工程 微电子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应用物理学 建筑学 交通工程 工程管理

会计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软件工程 电子商务

应用化学 勘查技术与工程 德语 材料科学与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城市规划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 行政管理

3、被用人单位评为B 等级本科专业:

工程力学 采矿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雕塑

绘画 生物技术 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 光电信息工程

交通运输

以上就是本科院校协同培养排名 航空院校排名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本科院校协同培养排名 航空院校排名”相关推荐
协同培养本科生利弊有哪些 协同培养认可度如何
协同培养本科生利弊有哪些 协同培养认可度如何

协同培养本科生利弊有哪些协同培养认可度如何 协同培养本科生利弊有哪些本科学校与专科学校“协同培养”,最后得到的标注有“协同培养”的毕业证,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要看协同的本科院校,每个地方也不同。 报读本科拿的全日制第一学历,职业学校协同培养学历一般像函授那种第二学历,含金量底! 联合培养具体就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在民大读两年,然后再去湖南大学读两年,毕业的时候拿到的是湖南大学的文凭,这个班级录

2024-06-29 03:31:44
本专科协同培养是什么
本专科协同培养是什么

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协同培养有何利弊 协同培养的利弊如下: 1、本科学校与专科学校“协同培养”,最后得到的标注有“协同培养”的毕业证,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要看协同的本科院校,每个地方也不同。 2、报读本科拿的全日制第一学历,职业学校协同培养学历一般像函授那种第二学历,含金量低。 3、联合培养具体就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在民大读两年,然后再去湖南大学读两年,毕业的时候拿到的是湖南大学的文凭

2024-05-18 10:16:48
协同培养本科什么意思?
协同培养本科什么意思?

协同培养本科什么意思? 协同培养本科就是指在许多专科和高职院校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历水平与本科各大高校进行联合,从而通过2+2的模式,让学生最终获得本科毕业成绩和国家教育部认可的本科毕业学历。 协同培养本科的优势 作为一种连接专科高职和本科之间的桥梁,协同培养本科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协同培养本科需要按照本科的要求,甚至高于这种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

2024-08-12 18:40:37
本科协同培养什么意思
本科协同培养什么意思

本科协同培养什么意思 本科协同培养是经过两年的本科教育,一年高职教育和一年的企业实训教育,比其他同龄的同学经验更丰富,学识更广,技能更强。在毕业证书上,专升本和协同培养都是跟普通本科毕业证书不一样的。专升本会特殊注明“专科起点”,而协同培养会特别注明“应用型本科”。 录取通知书跟全国统招录取的学生基本一样,以广师大为例,高考统招生的专业是软件工程,而协同培养则为软件工程。至于协同培养好不好,

2024-09-28 22:55:40
什么是本专协同培养?
什么是本专协同培养?

什么是本专协同培养? 是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合作,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专协同培养和专升本不同,本专协同培养直接读四年,中途不需要再次考试,但不能转专业。协同培养可能是两年在大专,两年在本科或者四年都在大专。 毕业证书由本科院校颁发的,协同培养会特别注明“应用型本科”。使用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材料,享受的专科院校的教

2024-10-07 02:50:03
协同培养是什么?
协同培养是什么?

到底何为本专“协同培养”?跟普通本科有何异样? 这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多专科或者高职院校为了让学生的学历更加高,就会和一些本科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可以取得本科学校的 学士学位证书 。这样做也能让更多的人愿意去本科院校就读,毕竟最后获得的学位是本科学位,并不是专科。而本科院校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招揽更多的人才,让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这种培养方式与 普通本科 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需要去

2024-10-20 18:30:01
专科和本科协同培养有用吗?
专科和本科协同培养有用吗?

专科和本科协同培养有用吗? 专本协同培养值得读。因为如果是两个不同学校,到时会同时发专科和本科毕业证。就业面芦启仿会广很多。协同培养项目学生的毕业证和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没有任何区别。 协同培养是四年制本科协同育人项目,虽然是本科批次,但是要前往和合作的专科院校就读,毕业后的毕业证和学籍档案都是由本科院校负责,属本科院校毕业生,取得的毕业证书也是全旁乎日制本科。 原则性:

2024-10-27 06:55:27
什么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协同培养本科?
什么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协同培养本科?

什么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协同培养本科?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协同培养本科就是指广东第二师范学为了提升学生的学历水平与本科各大高校进行联合,从而通过2+2的模式,让学生最终获得本科毕业成绩和国家教育部认可的本科毕业学历。 作为一种连接专科高职和本科之间的桥梁,协同培养本科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协同培养本科需要按照本科的要求,甚至高于这种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

2024-05-23 1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