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19:38:38 | 利好高考网
在高考的科目中,最影响高考成绩的,恐怕就是数学这一科了吧,现在距高考还有40月余天的时间,要想在高考中,数学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我认为应该从现在起着手从以下几点做起:
1.狠抓基本知识,因为高考题命题比例:低档题:中档题:高档题=5:3:2.
所以如果把基本知识点、基本考点、基本题型牢牢地把握准,一分不失。这样75分就稳稳拿到手。
2.针对高考中一定出现的考查某方面知识的中档题,在教师的帮助下,选一些有代表性题目,然后认真分析、深入研究 、透彻理解、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45分是能够拿到的。
3.在模拟训练中,注意错题。对错题要反复思考,分析错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纠正错题的过程,就是自己提升的过程。
4.因为数学不太好,自己能力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快速提升,对于压轴题,我们可以放过他,不考虑,如果把时间都用在难题上,反复思考,没有一点门路。不仅浪费时间,也是精神上的折磨。 利好高考网
目前的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实行的是六选三,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偏科的情况。
有的成绩拔尖的孩子,高考时数学能考到140分以上,但对于数学没有学好的同学,或许只有四五十分,甚至更低,这个百分差距是很残酷的,但是事实,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及时止损 数学不好,成绩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好大学的录取。这对我们无异于一种损失。必须认识到这种损失。如何提高数学成绩呢?一定要结合实际,有的人很用功,平时学数学花费不少力气,可成绩还没达到自己的目标。所以一定要定个可行目标,如果基础不好,平时考六七十,就定个目标,比如考及格。数学还是得重视基础,一点一点的来。如果平时考分很低,别指望着高考一下子考高分满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能提高几分是几分,即便数学不好,只要努力了,考分不是太低,影响就不会太大。撇开天赋因素,撇开喜欢不喜欢因素,只考虑高考必考科目。如果自己确实不擅长,也不必为难自己,只要狠抓基础,搞定中等难度的题,拿到一个及格分,也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有的学校是对数学高考成绩特别要求,但有的也不是,那看想报哪个专业,可以去看招生简章。
一、详细介绍:
1、要参加高考,那么会计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并不高。
2、如果你是要考研,那么即使考一所非211且非财经类一本高校的会计学专业,150分满的数学三试卷至少也得考到100分!
二、专业推荐:
1、你可以选择国际经贸、金融学、经济学等等所有经济类的专业。
2、绝大部分经济类专业毕业后,数学就没有任何用处了,除非你选择的是数理方向。
3、最大的区别在于考研。如果你大学是经济学专业,考研依然是经济类的,那么数学不好会是致命伤。因为,数学也是所有经济类考研的必考科目。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高考赋分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
考生各科成绩,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以各科“必考题70分+加试题30分”卷面得分为依据,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
再选科目每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将每门选择考再选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分。巧庆等级分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进行处理,以整数呈现。
等级赋分的优点
1、能够较好解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
2、等级区间比例依据我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实际情况;
3、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
4、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赋分制的优点:抹平学科不同难度的差异
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以前的学生无非文理两类,比较学生差异时直接算总分,很好比较,但高考选科若改成了六选三随便组合孝孙握,总共12种组合方式,高校在录取时,学生之间因选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较。
比如:某次考试,小明政治卷面考了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而小张物理卷面考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
高考赋分制对谁有利
赋分制度对于中等学生没什么影响,但是会给成绩偏下的学生一个保底分,给成绩最好的同学直接定成100分。由于赋分制是以排名为基准,因此如果考的很简单,就会出现卷面分相差几分,但赋分结果相差十几分的情况。反而是考的难点,才会给你往上折分,基于这个原因,高考可能也会适当增加难度,来保证分数更有辨识度。
温馨提示:注意三点
1、 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而是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2、 等级赋分制只适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计算。即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的物化生政史地6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凯升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贵州、广西、甘肃、江西、安徽、黑龙江、吉林15个省市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
3、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数学的分数会差很多吗?一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河南的高考非常激烈,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类似河南这样情况的省份还有湖北、山西等省,可见河南并不是唯一的一个省份,当然这种情况国家教育部门也在不断的调整,希望能够能够早日解决现在存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河南汉族居多,少数民族较少,缺少了政策倾斜,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在河南不能够太凸显。 河南省人口最多,17万多平方公里养活1亿多人口,原因发达地区都是独生子女,河南
各省高考成绩对比 各省高考成绩对比如下: 1、吉林 本科一批:文科485分,理科463分; 本科二批:文科341分,理科292分; 高职专科批:文科150分,理科150分。 2、宁夏 本科一批:文史类488分,理工类397分; 本科二批:文史类421分,理工类340分; 高职专科批:文史类150分,理工类150分。 3、江西 本科一批:文史类533
新高考3+1+2文科分数线和理科一样吗?一般赋分会比原始分差多少? 大家都知道,马上就有八个省市会迎来第一次3+1+2模式的新高考了。这种高考模式之下,除了选科方式上的改变,同学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划线方式和赋分制度了。那么,新高考3+1+2文科分数线和理科一样吗?一般赋分会比原始分差多少?在接下来的文章里,老师就会给各位高三生解答这两个问题。 一、新高考3+1+2文科分数线和理科一样吗?
全国高考人数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自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最高峰时的1040万之后,这已是连续第五年出现下滑趋势。在全国高考报名总数减少的情况下,部分省(区、市)较去年却有所增加。因近年来普及高中教育、扩大高中招生数量等原因,广东高考报名人数“逆势上扬”,且“报名热”这一趋势还可能要持续几年。此外,山东在继2009年出现四连降后,出现首度止跌回升;四川则因当年生育高峰期等原因,高考人数近年来持
艺术生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很低,原因是什么?专业课考试有什么要求呢? 肯定地说公平!我虽然对“存在即是合理”并不很赞成,但使用这儿仿佛更准确。 考艺术生文化课的同学和考造型艺术的学生正常情况下是两种比较独立性的系统软件。艺术生文化课学生的争夺的对象是他们自己而不是艺术考生,由于每一个艺术生文化课技术专业招生的配额和美术课技术专业招生的配额是相互之间独立性的,压根算不上谁侵吞了谁的配额,或不公
高考第一志愿滑档影响第二志愿吗什么原因造成滑档 按正常来说,第一志愿滑档对第二志愿录取是没有影响的。造成滑档的原因可能是有的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只看高层次大学,只报热门专业,而忽视了自己的高考成绩这个志愿填报的基础。 第一志愿滑档影响第二志愿吗 按正常来说,第一志愿滑档对第二志愿录取是没有影响的。 但是从录取情况来说,如果你第一志愿没入到的话,会影响到第二志愿,如果你的第二志愿录取分数和第
大多数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是什么? 在以前的社会中能够考上本科成为一名大学生那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如今的本科生已经很常见了,可以说一抓一大把。于是在大学中的很多同学都把目光放在考研上面,从刚入学的时候就给你自己定下了目标那就是要考研不断的提升自己。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考研无非就是就是这几点原因。 一:竞争压力大。 现在社会中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大学生一抓一大把,所以自己就没
以中考体育放弃。别的原因。一般有多少分? 二十八分。 因为在当时没有参加考试成功,则需要申请参加缓考,在缓考的时间段参与中考体育考试,成绩依然记录到中考的总成绩当中,如果不能参与中考。则必须要提交免体证明,提交免体证明的则按及格分给予,也就是二十八分。 中考体育免考的分是哪里决定的 中考体育免考,只有特殊情况才能免考 一是学校和县级以上医院出具证明(残疾人须持《残疾证》),因残疾丧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