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 11:41:38 | 利好高考网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古代科举制与高考的异同的相关内容。
相同点:
其一,都是人才选拔制度。 两种制度都是我国不同时期最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
其二,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由于官僚的身份不是世袭的,而一个官僚在退出仕途之后,在传统中国约定俗成的财产继承方式的制约下,他的田产又在数个儿子中均分,这样,其后人则很容易在二三代以后又下降为平民。而平民又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而取得功名,从而再次进入上述地主、士绅与官僚之间的精英循环过程。对于高考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上基本是照搬苏联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从1951年开始,实行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来选拔培养人才。
其三,二者都是竞争性的选拔考试。 采用公平竞争考试,择优录取的考试原则,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在封建社会,存在严重的等级制度,科举制的出现,给一些平民和知识分子提供公平竞争进入官僚系统的机会。而如今的高考,被认为是最公平的考试制度之一,在高考面前,只要分数达到一定标准即可继续深造。
不同点:
其一,考试目的不同。 科举制主要是为国家和君王选拔官员和政治人才,是为社会政治服务,科举制在当时成为许多学子跨入政府官员的主要途径,也为一些学子们毕业和具有一定资格的途径。也就是说,科举制不仅是教育制度,同时也是人事选拔制度。但高考主要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一个门槛,不受政治的影响。
其二,报考条件、考试内容不同。 科举制的报考条件非常严格,尤其是在进入三年一次的考试时,必须由官员和有身份的人推荐,否则不准参加。而高考制度下,报考条件限制较少,只要达到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可以参加考试。科举制考试内容狭窄,四书五经是主要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也通常比较呆板,主要就是写文章,文章写得越有文采,越能博得阅卷老师甚至是最高统治者的青睐越好,同时还必须了解一些官场上的不成文的规矩,否则即使是优秀的文章也不一定能达到最终统治者的手中。而如今的高考制度,考试内容诸多,涉及文、理、综合,同时还有体育、实验考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考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试、机试、实验、体育测试,部分专业还对考生的身高、视力作出特别要求。同时,高考的考试内容紧跟时代步伐,理论联系实际,十分注重考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其三,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科举制在当时社会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要比当代高考地位高。由于科举录取的人数规模小,如状元、榜眼、探花各一名,在明清时代,录取比例不到1%。而如今的高考制度下,虽然每年报考的人数非常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每年录取规模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至少很少有比例下降的年份,部分省录取比例达到60%。就二者作用而言,科举制主要是选拔官员,而高考培养人才,因此,科举制在社会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高于高考。
其四,考生在通过两种考试后的社会地位不同。
作为古代的科举制,每三年进行一次,只要考生考中了就成为官员,只不过是职位高低不同,每年所拿俸禄不同,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官员,都比普通百姓的社会地位高。而如今的高考,高考考生毕业毕业之后都是普通劳动者,不管是考入名牌大学还是普通大学亦或是高考落榜,考生们的社会地位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谁凌驾于谁之上。而且,就算是考入名牌大学的考生在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比那些高考落榜的人更好的工作,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并不只是会读死书的“书呆子”。
其五,性别要求不同。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报考者均是男性,没有女性。所以当出现“女驸马”时,朝阳内外会引起强烈影响。这与中国古代男权至上是分不开的,只有男性才有权力去学习知识,即出现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当代的高考制度,男女均可参加,甚至很多时候,女考生比男考生更优秀,不得不承认:时代的发展为女子带来了希望,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利好高考网
在古代,考个秀才有多难 拿科举制度最成熟的明清两代来说,秀才考试每三年举行两次,人口大县有录取名额三四十个,中县二三十个,小县十余个(见《清会典》)。 扪心自问:放在当今,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统一考试,哪位朋友确定有把握考进前三十、四十名吗? 而且这个前三四十名,可不像咱们今天中考高考,只是和同一级学生加上少数复习生同考,人家那是考多少次只要没考上的,都可以来。 近代史上,大家都知道曾国藩,
2015年北京文言文高考 1.2015高考文言文17篇 《明史·李东阳传》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住京城。 四岁能写直径一尺的字,景帝召见考核他,非常喜欢,抱来放在膝上,赐给果品钱钞。后来两次奉召讲解《尚书》大义,符合皇帝心意,奉诏命进京学习。 天顺八年,十八岁,成为进士,选为庶吉士,授官编修。积功晋升任侍讲学士,充任东宫讲官。 弘治五年,朝廷因旱灾征求意见。李东阳摘
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成长优秀作文 今天要跟大家讲一个跟边防有关的故事,故事都是真实的,但出于保密,部分信息采取了模糊化处理,先申明下。 上个月周末正在株洲吃着火锅的我收到李中尉发来的消息:我下午两点出发到长沙,高铁。 一看时间,一点了,于是狠狠心跟李老师说,下午不去逛街了,吃完饭我就回长沙。 一年多以前,因为公众号的缘故认识了远在西藏某边防的李中尉,他关注了十年心,问我可不可以听听
古筝要弹到什么程度高考时才能加分? 古筝类的高考不加分啊。你是艺术生么?加分的是:高中阶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的、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及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
从科举到高考从古至今人才是怎么选拔的 有本质的区别。科举与高考,分别作为传统教育与当代教育的代表,二者的对比研究,对当代教育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两者都是竞争性的公开选拔考试,只认成绩不认人。因此,科举和高考都可以选拔出文化素养较高的人才。另外,科举与高考都是国家考试,由国家举。还有,两种考试都有严密的考试程序,这些都为当代高考沿用。科举调动了民间学的
山东省华南理工大学综合素质评价分数线 684分。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官网得知,2022年华南理工大学综合评价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684分,录取分数线排名全省前10%;历史类684分,录取分数线排名全省前10%。华南理工大学(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简称“华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当今高考形如过独木桥,那古代“高考”到底有多难? 相信我们大家都知道,高考被称为独木桥,高考也是几乎可以称之为最公平的检验一个人的知识成果的一种考试形式,今天就来说一下古代“高考”到底有多难? 科举制兴起于古代唐朝的时候,这也是高考的一个前身,这也是古代人俗称的“高考” ,相信我们很多看过古装电视剧的人都知道,古代考试是要几天都在考场里面的,由考官进行监考,可谓是非常艰苦,特别是对于
黄文秀本科在哪所大学 黄文秀 大学本科时就读的山西 长治学院 , 黄文秀同志生活上十分简朴,不讲究吃穿,为人随和,平易近人,在百坭村担任 第一书记 一年多,大家对她的印象大都是生活简朴,乐观开朗。 她自己生活很简朴,却对村里的贫困户非常大方,每当贫困户有困难需要她在经济上援助时,她都慷慨相助,还经常自掏腰包慰问村里的孤寡老人和 留守儿童 ,对她们嘘寒问暖。她还帮助考上大学的贫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