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5 22:24:15 | 利好高考网
新高考也做出了根本性的改革,而且新高考采取的是负分制度,根据选课产生不同的赋分制度。很多人都不了解新高考为什么要实行赋分制度,有人认为新高考的赋分制都是不公平的,其实新高考实行的赋分制度也是维护高考的公平。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讨论一下新高考赋分制这个事情吧。
因为新高考已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而选择不同组合的学生在报考某一个大学的统一专业,是可以通过不同的科目的难度来进行对比,所以实行赋分制度也是做到了相对公平。而且为了弥补一些弊端,通过负分制度也可以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毕竟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新高考采取赋分制度,可以弥补实体难度不同而引发的不公平,但是无法弥补学科难度不同带来的不公平,但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而没有绝对。
不同省份的赋分规则都是有差别的,但是招生计划也是为省市为单位的,所以也并不会给不同省的学生带来不公平的情况,而且赋分制度也是根据学习的策略而产生的根本性的影响部分制度的初衷是好的,因为学科之间是具有难度差的,所以需要根据学科难度来进行赋分。而且在新高考的赋分制实施过程中,也会有一些缺点暴露出来。但是新高考的赋分制度意味着成绩也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也能够让学生享受到高考的公平性,而且如果有一些具有特长的学生也是有利于自己全面发展的,所以新高考的赋分制度还是值得发展的。
对于新高考的赋分制度,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有人同意有人反对,但是我个人认为:高考的制度应该保证公平性,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而且高考是考察学生的整体水平,只要稳定发挥就好。
四川新高考等级赋分制是指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个科目设立等级性考试,规则如下:
赋分规则: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采用赋分制,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物理类/历史类)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
排序中,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共A、B、C、D、E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2%。
等级分的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从A至E每个等级按照1分1档的分数间隔对各个等级进行连续赋分,各个等级的等级分赋分区间在17到10分不等。
实行等级赋分制的原因:
等级赋分制是为了解决以上弊端而生的。它有效克服了由于考生群体不同、试卷难度不同,通过规则换算成等级分,以名次为标准,让不同科目具有可比性。不再以分数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单科成绩在总排名中的名次为标准。
高考新政策之等级赋分制的利弊:
优势:
1、首先高考改革之后,学生选科有多种组合,因试卷难度不同,考试内容不同,原始分不能相加,就像不同币种的货币不能相加一样。赋分后不同科的成绩可以比较,也可以相加了。
2、赋分制更直观,如果两次考试的难度不同,单看分数会没有办法比较,但是用赋分制就能够比较好的体现学生的排名和水平高低了。
弊端:
1、学生进行功利性选择,“弃物理”现象容易出现。
2、赋分制后,高分段考生赋分分数可能远低于原始分。低分段考生赋分分数可能远高于原始分。
3、考生分数差可能缩减或拉大。
高考不分文的优势:
1、极大地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
2、高考改革推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改革,促进学生们从小全面发展。
3、以兴趣为引导,利于人才的成长培养,也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促进教育公平等等。 利好高考网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赋分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规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一、新高考赋分制是什么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
二、新高考赋分制的利弊
个制度有利肯定有也有弊,新高考实行赋分制确实是为了实现相对的公平,但是肯定也有不可避免的弊处,小编就在本文为大家分析一下新高考赋分制的利弊。
1、赋分制的利:有利于缩小学科间的难度差距
因为新高考实行的是“3+3”和“3+1+2”的选科制度,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时也是看所有科目分数的总和。
如果不使用赋分制,那么选择了难度较大的学科的同学分数必然会低于其他人,对这部分同学显得不公平,所以使用赋分制让大家从原始分数的比较变成了学科排名之间的比较,从而将学科之间的难度差距缩小,就让所有的同学处于同一起跑线,实现了录取时对总分进行位次排名的合理化。
2、赋分制的弊:难度教小学科换算后分差变大
赋分制是用单科排名来计算单科的换算分数,举个例子,某考生在政治科目的原始成绩是75分,在等级排列中属于B等级,假设划入B等级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绩区间为82~61分;那么,根据等级赋分转换公式和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将该考生的原始成绩转换成等级成绩后就为80分。
但是根据单科排名来换算分数对于一些选择难度较小学科的同学来说,分差就会变大比如说小明的生物学科考了80分。
但是选择生物学科的同学实力都很强,所以小明被排在了E等级,换算后的分数只有42分,而小刚生物学科考了95分,被划分在了A等级,换算后的分数就为92分,本来小明和小刚的分差只有15分,但是换算后的分差却变成了50分。
以上就是你是如何看待新高考的赋分制这件事的?对于这件事有哪些好的见解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你是如何看待新高考的赋分制这件事的?对于这件事有哪些好的见解? 因为新高考推行了与传统模式不同的自选科目模式,自选科目模式,它本身的分数并不能完全等同,因为不同的科目难度不一样。 所以就要推行赋分制,对不同的科目进行一个名次的排布,然后赋予它该有的分数。 这个赋分制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这是一种在新高考模式之下各个学科难度不同所造成差异,要弥补这个差异的一种模式或者
如何看待高考志愿填报这件事情? 对于当年填报的志愿,我曾经有过一些疑虑和担忧,但从未真正后悔过。以下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 首先,填报志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需要慎重考虑。在填报志愿之前,我需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便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收集信息、咨询专家、考虑各种因素,这个过程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让我更加自信和确定自己的选
你是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取消本科这件事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已经快20年了。其前身是清华大学传播系和中文系编辑教室,成立于2002年4月21日。第一任院长是范景毅,前《人民日报》主编,当代著名记者。01停止招聘不是取消。清华大学校长前往新闻与传播学院调研并提出要求:2020年5月14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进行现场和远程在线操作并召开会议。 清华大学这两个专业从20
马嘉祺高考分数365分,是否会被中戏录取? 马嘉祺高考分数365分,他这个成绩是会被中戏录取的。 马嘉祺属于娱乐圈中比年纪比较小的明星,他不管是在唱歌方面还是在跳舞方面,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从而让他在小小的年纪就拥有了大量的粉丝。我觉得他的这个分数可能不会被中戏录取,因为中戏属于艺术生们最向往的大学,在这里不仅仅对学生的艺术分数要求很高,同时也对学生们的高考分数要求很高。学校不会因为明星
如何看待高考志愿填报失误这件事? 高考志愿填报失误是一种常见的情况,不必过分担忧和沮丧。以下是一些待高考志愿填报失误的建: 1.接受现实:认识到失误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犯错。不要过分自责或指责他人,要接受现实并准备应对。 2.寻求解决方案:如果发现了志愿填报失误,尽快采取行动。与相关学校或招生部门联系,咨询他们的政策和处理方式。有些学校可能提供重新填报的机会,或者可以调整录取专业。
国乒女子颜值排名 国乒女子颜值排名:白杨、车晓曦、刘诗雯、王添艺、陈梦等。 1、白杨 白杨,女,1984年出生于河北,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5岁开始打球,1994年进入省市队,1997年入选国家队。白杨曾是中国女子乒乓球的希望之星,后因雅典奥运会前与马琳恋爱而被蔡振华开除出国家队,马琳也随即离去。白杨曾被称为中国乒乓球队的第一美女。2007年底,国家队公派白杨到克罗地亚。 2
如何看待新高考的赋分制?这对学生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如何看待新高考的赋分制?这对学生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1.新高考的赋分制是公平的。现在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甚至是考生,“成绩”都很重要。好像不跟成绩挂钩,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但由于各省高考难度不同,各科难度也不同。导致考生成绩差距很大。所以在新高考中,为了避免考生因为选择难度大的科目而导致分数低的情况,评分制度正好解决了这样一
你如何看待职业本科将纳入现有学士学位体系这件事? 我认为这样可以让更多职业本科学历的学生获得足够好的工作机会。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学历普遍不太认可,大家普遍觉得职业教育的学习水平不如本科教育。也正因如此,职业教育的学生在社会上很难获得足够好的工作机会,很多人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基础劳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个人比较看好这些本科纳入学士学位体系。 一、职业本科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